第93章 行加冠之礼
时间匆匆来到几天之后,这天,邺县内热闹不已,尤其是刺史刘焉府上,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刘府的下人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而这件事,还要从几天前的一个晚上说起。
刘璋在安顿好一切之后,便找到了自己的父亲,与刘焉密谋了什么。
只记得那天晚上,刘璋让书房外的下人都遣开,并且让典韦、许诸二人亲自把守房门。
而这一幕,也恰巧被从外面借酒消愁回来的三公子刘瑁看在眼里。
而刘瑁之所以会去喝酒,也跟刘璋有关。
因为刘焉从小都对刘璋偏爱有加,小时候,大哥二哥两人文韬武略,长大更是在朝中任职,刘瑁没法与他们相提并论,也实属正常。
不过就自己这四弟,刘璋从小跟自己一样,是纨绔子弟,整天无所事事。
但是每次他闯祸都会被父亲责罚,而刘璋却不一样,刘璋一直深得刘焉宠溺。
这让刘瑁非常嫉妒,从小就看不惯刘璋,不过这些东西也只能放在心中。
因为他知道,他自己和刘璋一样,都是纨绔子弟,最终都是一样的下场,随便逍遥一生就行了。
想到这里,他就感觉平衡了许多,大家都一样,日后只能靠父辈蒙荫,兄长庇护。
可是,谁曾想,明明都是纨绔大少,而刘璋却偷偷进步了。
这次平定黄巾,听说自己这四弟立了大功,而且听说他在大殿之上,为了一个女子,得罪了河东卫氏。
但父亲却没有怪罪他,为他扛下这一切,前些日子更是亲自前往河东了一趟。
这些是刘璋所不知道的,但是刘瑁却都看在眼里。
对此,刘瑁感觉非常的嫉妒。
同样是刘焉的儿子,他刘璋,能够自己追求幸福,甚至得罪氏族,父亲都没有责罚;
可他呢,年纪轻轻就被家族安排联婚,联婚对象还是一个落魄的吴家,现在还只能依附他们家族而生存。
他真的搞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看上这么一个小家族,还让自己去联姻。
再看看刘璋,听说他的未婚妻是大儒蔡邕之女,蔡琰蔡文姬。
听闻此女文采音律双绝,其母亲更是出身太原王氏,并且他还有当今天子亲自赐婚。
而反观自己,要娶一个自己连面都没见过的女子。
虽然身在家族之中,自己也早已经做好这样的准备了。
可是如今跟自己四弟对比起来,心里顿时不平衡了。
所以在今日刘瑁得知刘璋带着两名女子荣归故里,心里更是不平衡,便外出找了个酒馆买醉。
谁知道他喝酒回来之后,刚好看见眼前这一幕。
他看到刘璋将下人遣散,并且进入父亲书房之中,更是一阵好奇。
但奈何刘璋留了侍卫在门口,他没办法上前偷听他们的谈话,只得躲在一旁偷看。
没过一会,刘璋便出来了,而且还是在父亲的陪同下。
只见刘焉脸上满脸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亲自将刘璋送了出来。
这让一旁躲着的刘瑁更是一肚子火气,他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自己父亲这么和蔼过。
而他刘璋何德何能,更是让父亲亲自给他送出书房。
刘瑁气愤不已,看着刘璋离开的身影,捏紧拳头,咬了咬牙。
不过最后还是荔枝战胜了冲动,他缓缓松开拳头,朝着自己房间走去。
而至于刘璋,明明白天才来过刘焉书房的他,晚上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原因是因为,刘璋在和丫鬟熏儿温存之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因此才在晚上来到刘焉书房,跟他商讨此事。
只听到书房中刘焉惊讶的问道:“什么?举行加冠礼?为什么要这么早举行,你不过才十多岁。【注】”
刘璋看着父亲惊讶的表情,也在预料之中,淡定开口道:
“禀父亲,这是孩儿深思熟虑的结果。
如今孩儿已经被封伯,日后封侯也并非不可能,所以加冠一事尽早进行也不是不可行的。
另外,我前几日从京城归来之时,更是听说羌胡族首领北宫伯玉在凉州起事,另外黄巾余孽更是不绝。
按照如今这个形势下去,天下即将大乱,我们身为汉室宗亲,更应该提前准备,不能让大汉败在我们这里。
所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凭借父亲目前的影响力,笼络冀州文人骚客,也好为日后做打算啊。”
刘焉闻言,更是惊讶,不过伴随而来的,是欣慰,自己这个儿子长大了,眼光看的竟然如此长远。
不过既然刘璋有想法,刘焉肯定也是支持的。
因此,刘焉担保道:
“璋儿啊,你爹我在冀州目前还是有点人脉的,而且我明年也要调离冀州,前往京城。
正好也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告别一下吧。
你的提议,我同意了。
另外,我儿的加冠礼,怎能如此单调,过几天,在举行加冠礼之时。
我们刘府,可为百姓提供三日免费的斋饭,正好也可以安抚那些因为黄巾起义流落在外的百姓。”
“这,,,父亲英明啊。”刘璋也确实没有想到这岔。
果然,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视的,刘焉不愧是上位者。
眼光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如今黄巾肆虐,流民遍地,他们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以此为理由,开仓放粮,免费发放饭菜。
那么刘焉和他刘璋父子两人的声望,绝对大增。
“好了,少拍马屁了。”刘焉摸了摸胡子,笑道。
“对了,你的表字是否想好,可需为父帮你取一个?”
“回父亲,孩儿在京城之时,师父便已经为孩儿取过了,叫‘季玉’,不知父亲认为如何?”刘璋恭敬的开口说道。
“嗯,既然伯喈兄已经为你取好了,那便就叫做‘季玉’吧。”刘焉满意的说道。
“是,父亲。”
随后,刘焉更是一番常态,亲自将刘璋送了出去,待到他看到门外的典韦、许诸二人。
更是笑骂道:“臭小子,你还挺谨慎的啊。”
刘璋挠了挠头,憨憨笑道:“防患于未然嘛。”
【注释】“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
(以及这里,刘璋为了日后的一些需要,提前行加冠之礼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