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顽固的族老
“此次多谢诸位出手相助,我许某无以为报,感激涕零。”
许诸面容悲戚,朝着刘璋重重下跪,那诚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刘璋眼疾手快,连忙伸手将他扶起,温声道:
“许壮士,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只可惜,未能救下你兄长,实在令人惋惜。”
许诸听后,眼眶泛红,连连叹息,片刻后说道:
“战争向来残酷,生死无常,这也是命数。
只是此次牺牲的,偏偏是我的兄长,我……如今能做的,唯有让他入土为安,以了却他的身后之事。”
许诸深吸一口气,稳了稳情绪,接着道:
“诸位先在我这处安心住下吧,其他事宜,待我兄长下葬之后再议。”
“那就有劳许壮士费心了。”刘璋客气地应道。
与此同时,远在冀州战场的董卓,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双手颤抖不止,怒目圆睁,破口大骂起来:
“想我董卓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竟落得如此下场,与那卢植有何分别!”
不出所料,董卓很快便被官吏押解着踏上了返回皇城的路途。
而冀州的战事,则交由乌恒中郎将宗员接手,他本是卢植的副将,在此等待皇甫嵩等人的到来。
然而,汉帝刘宏却不曾料到,他的这一决策,在原本对汉室忠心耿耿的董卓心中,留下了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这也成为董卓日后祸乱京城,把持朝政的重要伏笔。
从这次事件中,董卓深刻地意识到,无论自己的官职有多高,在皇帝面前,不过是一句话便能决定生死荣辱。
唯有自己真正掌握了实权,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几日之后,许诸将兄长许定以及在战斗中牺牲之人的后事处理妥当,便将刘璋等人邀请至府中。
“几日不见,许壮士的脸色竟是如此憔悴,还望你多加保重身体,莫要让逝者难以安息。”
刘璋刚步入大厅,便瞧见许诸那形容枯槁的模样,不禁满心担忧,出言劝解。
“多谢将军关怀,这几日实在繁忙,竟还未来得及请教将军大名。”许诸声音略显沙哑。
“哦,倒是我的疏忽,忘了自我介绍。
我乃平叛将军刘璋,此次奉命前往冀州征讨黄巾首领张角,偶然路过此地,见你们深陷困境,自当拔刀相助。”刘璋赶忙说道。
“多谢刘将军仗义援手,若不是将军,我许氏一族不知要遭受何等劫难。”许诸满怀感激地说道。
“对了,我心中一直有个疑惑,不知这群山贼究竟是如何发展壮大到如此规模的?
竟有近万人之多,当地官员难道对此不管不顾吗?”
刘璋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疑惑。
犹记得上次途经此地,山贼不过数百上千之数,他与孙坚当时并未放在心上,未曾想如今竟已发展至此。
许诸长叹一声,解释道:
“此地原本仅有上千草寇,可近来其他郡的黄巾贼军纷纷溃败,那些余孽四散逃窜。
这山寨的大当家颇有远见,趁机将这些残兵败将收拢。
起初,地方官员并未重视,等他们势力坐大,再想管时,却为时已晚。
这群山贼在附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我大哥无奈之下,带领附近村子的幸存者以及我们许氏族人,在这小村庄筑起防御工事,以抵御山贼的侵袭。”
“原来如此,这群山贼实在是罪大恶极,早知如此,前几日就该将他们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于禁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地猛捶桌子,大声吼道。
“好了,于禁,稍安勿躁。
如今山贼的大当家已死,剩下的不过是些残兵败将。
若无人将他们重新聚拢,想必也难以掀起什么风浪。”刘璋出言安抚道。
“刘将军,您说要前往冀州抗击黄巾贼军,不知我能否跟随您一同前往?
我大哥虽死于山贼之手,但归根结底,还是黄巾之乱所致,我定要为他报仇雪恨。”
许诸目光坚定,满是愤恨地说道。
“许壮士,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你兄长临终前将许氏一族托付于你,倘若你随我们离开,那许氏一族又该如何?
当初被你们聚拢的那些壮士又当何去何从?
你切不可意气用事,还是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吧。
我会在此停留几日,待你们商议妥当之后再说。”
刘璋虽然对许诸的请求心动不已,但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能做出有违道义之事。
毕竟许诸是许氏一族如今的顶梁柱,若将他带走,无疑是将许氏一族置于不义之地。
于是,当天夜里,许诸组织召开了一场族会,就家族未来的去向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许诸率先将白天与刘璋的对话在族会上详细讲述了一番。
此时,族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第一种是以许诸三叔为代表的,他们支持许诸的提议,主张跟随刘璋北上冀州。
另一种则是以一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为代表,他年事已高,思想保守。
他认为,如今华夏大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在这种局势下,保住性命才是重中之重。
如今他们好不容易击溃了这一带的山贼,若能在此地安居乐业,方为上策。
他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年长且早已丧失斗志之人的认同。
许诸见此,赶忙劝解道:“族老,如今大汉王朝深陷战火,危在旦夕。
我们身为大汉子民,自当挺身而出,为国而战。
倘若大汉亡了,我们又岂能独善其身?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许诸的三叔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族老。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安稳,而不顾国家的存亡啊。”
然而,族老却态度坚决,死活不同意许诸的主张。
其实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老一辈历经沧桑,见惯了世间的苦难,早已消磨了血性,他们一心只想将许氏宗族的血脉传承下去,不愿再涉险。
而以许诸为代表的年轻一辈,满怀热血,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不休。
最终,经过长达半个时辰的激烈争辩,双方相互妥协,达成一致。
决定由族老带领老弱妇孺以及部分族人在此地休养生息,隐姓埋名,远离尘世的纷扰。
而许诸则率领年轻一辈跟随刘璋奔赴冀州,建功立业,他们立志有朝一日能够凯旋而归,重振许氏一族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