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约书亚记(一)
《约书亚记》是旧约圣经第六卷书,但是看圣经译本,这卷书像是第五卷书的续集。头五卷是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申命记》这卷书最后记载了摩西的死,乍看之下,《约书亚记》只是记载接下来的故事,约书亚是接续摩西来带领上帝的百姓。所以这卷书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犹太会堂每年诵读的经文不包括《约书亚记》,却包括《申命记》呢?
从我们的圣经译本来看,这卷书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继续谈下面的故事。但是对犹太人来说,《申命记》和《约书亚记》却大不相同,《申命记》是摩西律法的一部分,但是《约书亚记》不是,这卷书很不一样。如果仔细比较看看会发现,《申命记》有许多律法,有上帝的许多律法,但是《约书亚记》里面没有记载任何律法,后面的书卷也都没有律法。我们等于已经走出了律法,等于已经是走出了这个国家的根基,现在要来看这些律法的运作情形。
所以,圣经的头五卷书是以色列民的基本宪法,那是他们的根基,旧约圣经接下来都是在讲这些律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所以《约书亚记》是头一卷没有记载律法的书卷,放在头五卷书的后面,从中可以看出很大的差别。
我做了这个图表来说明,摩西五经之后的这六卷书(指《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纪上下》这六卷书),是我们所谓的历史书。但是,其实犹太人不是把这几卷书称作历史书,而是把这几卷书称作先知书。但是我们太多把它当成历史书,认为是记载接下来的故事。
当你读完了头五卷书,再读下面的六卷书,就会看出两者的差别了,这是律法,是犹太教的根基。他们通常称头五卷书为律法书,意思是“指示”,每一个犹太拉比都要研读这五卷书,每年都要读过一遍。但是在犹太经书中,这几卷书称作“前先知书”,我们根本不会想成是先知书,下个单元会谈到为什么称作先知书。
律法书是上帝给以色列人的应许,但前先知书是这些应许的实现,上帝怎样实现祂的应许。在这里,上帝说祂会这样做;而这里,上帝果真做到了。感恩的主题再度出现,在头五卷书中,上帝的恩典很明显,在接下来六卷书中会看到很多感恩,但还是不够。
这里讲救赎,这里讲称义;这里是摩西的律法,但是这里是把律法应用在生活中,如何把律法行出来;这里应许他们说,顺服必要蒙福,在《约书亚记》中,当他们顺服的时候确实就蒙福了,他们照上帝的指示去做,耶利哥城墙就倒塌了。虽然上帝的指示很奇怪,好像不相干,没有用,他们还是照着去做,上帝就赐福给他们,他们因为顺服上帝就得到了那块地。
但是在这几卷书中,也有一些相反的例子,他们因为悖逆就受到了咒诅。不幸的是,虽然《约书亚记》告诉我们,他们如何得到那块地;《列王纪下》却告诉我们他们如何再度失去那块地。
整个故事可以说非常的悲哀,当他们顺服就蒙福,当他们悖逆就受诅咒。其实这几卷书告诉我们这些应许如何实现,他们先蒙福,蒙福了之后又再受到咒诅。从《约书亚记》到《列王纪下》是个悲哀的故事,讲他们到了应许之地,后来却又失去。
《约书亚记》主要在谈顺服,但悖逆的种子已经出现。他们顺利攻下耶利哥城,但他们因为悖逆,就攻不下第二个城市——艾城,所以害他们失去那地的悖逆种子已经出现,但是还要再过很多年,他们才会彻底失去那块地。所以律法书里描述上帝和以色列民立约,而前先知书则描述以色列民如何遵守律法,所以头五卷书是因,接下来的六卷书是果,也就是这六卷书所描述的结果,原因就在前五卷书,所以《约书亚记》是进入旧约圣经的另外一个阶段,可惜从圣经译本看不出来,因为没有标题来区分,只有一卷又一卷的书名,希望你们可以看出落差来,从这卷书开始变得很不一样。
这几卷历史书最常引起的疑问是:这些都确有其事吗?现代的圣经研究有一个很危险的趋势,就是认为圣经的真理不是表现在历史以及在科学上,而是表现在道德和宗教上。这点我要解释一下,很多人相信圣经中有许多真理,不过哪一种是真理呢?说这是道德和宗教的真理,而不是历史和科学的真理,这种说法很没有说服力。抱持这种想法的人等于是把圣经里面的故事看成神话或是传说,认为是否真有其事并不重要,可是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可以教导一些真理。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吗?
当然圣经上有一些叙述并不是真有其事,像耶稣的比喻上基本就是寓言。我们可以不用管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浪子,重点在于这个故事所要传达的真理,了解吗?耶稣的比喻显然不是真有其事,祂只是想出一些故事来教导祂的真理。但是如果你说整本圣经都是寓言,这可就另当别论了,各位了解吗?
如果你说像耶利哥城这样的圣经故事有几分真理存在,但是它其实并不是真有其事,只是一个神话,而这个神话里有几分真理存在。这种想法迅速地传开,开始把整本圣经都当做寓言,可以了解吗?
他们认为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神话,只是为了传达道德和宗教真理,就像伊索寓言一样。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虚构,但故事中都包含一个真理,你如果读过就会知道。他们从十九世纪开始把这个想法套用在《创世记》上,说亚当和夏娃都不是真有其人,说这只是一个神话,要用故事来传达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就是:人类天生就喜欢叛逆,你越禁止他,他越想要去做。他们说那就是《创世记》三章的真理,了解吗?
我不是在鼓吹这种想法,我只是在解释那种想法。所以他们首先把亚当和夏娃的故事看成寓言,说亚当并不是真有其人,而是每个男人的代表;伊甸园也不是真有其地,而是各个地方的代表。虽然不是真有其人其地,却能够从中撷取真理。但是撷取这个真理之前,必须要先拿掉神话的部分,把故事拿掉只要留下真理就好。很快的,这个想法开始套用在别的故事上。下一个就是诺亚,说诺亚时代的洪水其实不曾发生过,说洪水的故事只是要传达道德和宗教的真理。于是圣经不再是历史书,而是讲“价值观”的书,这是现代人最喜欢用的词。有价值观在里面,只是道德和宗教的真理,而不是历史和科学的真理。
接下来这种想法开始套用在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身上,再来约拿的故事也被视为神话,虽然《列王纪》中记载了他的家谱,约拿还是被当成虚构的人物。现在连新约圣经也遭到波及,教会中有很多人开始质疑童女生子是否真有其事。认为这个故事包含一个真理,传达出一个价值观,但不是确有其事。
最后这个想法也套用在耶稣复活的这个事件上,甚至有主教说,即使耶稣的尸骨现在还躺在坟墓里面,也不会影响到复活的故事。他说这个故事所包含的真理就是耶稣死后仍然继续发挥影响力。
这种理论尤其被人套用在《约书亚记》还有耶利哥城的故事。说穿了,这个理论其实是为了帮助科学时代的人可以接受圣经。因为套用这种理论,就可以把神迹当做故事来看,而不是当成一个事实。这背后的动机是很明显的,这有什么不对吗?因为你看《约书亚记中》记载了很多科学家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耶利哥城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整本书最大的问题就是太阳和月亮停住一整天。如果不是太阳和月亮停住而是地球停止自转,那么为什么在地球停住的那一瞬间,人类没有被抛进太空呢?所以他们就因此说这是神话,而当中所包含的真理是:上帝要帮助我们打胜仗,但是这并不是真的历史事件。
各位,希望我解释得够清楚了,今天这个想法很普遍。所以当你读《约书亚记》,看到河水枯干、城墙倒塌、日月停住,科学要怎么样解释这些事呢?假设这些事都是虚构的,都只是传说而已,我们得从圣经上删掉这些神话,这样圣经还剩下什么?如果你把圣经上的神迹全部都删掉,剩下的就只是人类的历史。那你干脆读西藏的古史就算了嘛,我相信你可以在里面找到一些真理。可是,这很严重,如果你一旦删除神迹,认为那些事太离谱,不可能发生,那样做就等于是把上帝从历史上删除,剩下的部分就只有人的历史。
研究三千年前的人类历史有什么用处呢?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用处,那倒不如去研究中国历史还来得有意思一点。所以没有上帝的圣经是跟我们毫不相干的,因为说到底,神迹是圣经历史中最根基的部份,如果删掉神迹,剩下的部分根本就不值得一读了。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地来看看,《约书亚记》里面所描述的都是真实的人物和地点。确实有约旦河这个地方,你可以亲自去看看,我曾经在那里为人施洗;真的有耶利哥这个地方,我曾经站在那座城的废墟上;真的有耶路撒冷这个地方,你可以去站在那里的街道上;并且真的有迦南人这个民族,有考古证据可以证明;以色列民族也是真实存在,今天还有他们的后裔。而且《约书亚记》说,这是亲眼见证的人写的,是以第一人称复数写的,“我们”前进到耶利哥。里面说“我们”到过那里,亲眼见证那些事情。但是很不可思议的是,现代人为什么会认为二十世纪的学者,比当初亲眼看到的人知道得还要多呢?各位,你们会不会觉得这种结论实在很奇怪?实在是一种偏见。
所以约书亚这卷书是记录当时所发生的事,有一句话在这卷书中常常出现,就是“直存到今日”,所以大家可以去那里查证这卷书中所记录的事。把书中的内容看成是神话实在是很傲慢的举动,除非有很好的证据。不过考古证据不断在印证《约书亚记》内容是千真万确的,等一下我会谈耶利哥挖掘出来的考古证据。
但是以色列人还攻下其他几座城,比如夏锁、还有拉吉,另外还有其他几座城市。考古学家在这几座城市进行许多挖掘工作,他们发现一件事,这些城市的文化在短短五十年间彻底改变,变成比较简单的生活方式。这些城市都十分进步繁荣,都有自己的文化,但是这些城市却不可思议的在短短的五十年间彻底地被摧毁了。在原址重新盖了新城市,有不同的文化。各位,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考古发现,而发生改变的年代正符合《约书亚记》的描述,他们在五十年间占领了那些城市。当然考古学确实不能够证明神迹,只能够检视神迹发生后的结果,无法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考古学能够找到倒塌的城墙,但不能够找到推倒城墙的人。所以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巧合,城墙刚好在那一刻倒塌;另一个可能就是完全不是巧合,那是上帝在当时所动的工。而推倒城墙对上帝来说是小事一桩,根本是小事一桩。
另外《约书亚记》中还有一些类似的事件,比如,约旦河在涨潮事情会定期枯竭。这听起来很矛盾,我来解释一下,约旦河在流下约旦河谷的途中有多处蜿蜒曲折,而在涨潮的时候,河水的转折之处经常造成决堤,一直到今天仍然有这个现象。这个时候河堤会溃决倒塌,暂时堵住河水,等到河水高过障碍物,这个时候才能够再度流通,有的时候会堵住四、五个小时之久。所以这种情况不只发生过一起,而是好几次,而且大建筑物也可能倒塌,英国就有很多教堂的尖顶或塔楼突然塌陷下来。我并不是要否认神迹的发生,但是这样的事件并非只发生过这么一次而已。
《约书亚记》中的事件意义重大,是因为刚好就在上帝说会发生的那一刻发生,也在他们最需要的那一刻发生,所以就算要解释成自然现象,也不容易。重点在于上帝有没有介入这件事。如果你删掉了超自然的事件,就等于删掉了上帝的作为。圣经就只是记载人的作为,跟其他历史书没有什么两样,比如中国的古代史,跟我们的救赎毫不相干。圣经并不是一部以色列的历史,还有许多史实没有记载,并不是以色列完整的历史。
《约书亚记》涵盖了40年的历史,但其间还有很多事没有记载。光耶利哥城倒塌的事,就用了三章的篇幅。如果圣经是以色列史,这种篇幅实在不成比例。圣经其实是在记载以色列这位神的历史,所以圣经记载的不是以色列的历史,而是以色列的上帝从古到今的作为,删掉上帝的作为就会删掉大部分的内容。之所以有些事用很多章来形容,有些事则没有记载,这是因为圣经的焦点在于上帝的作为,其他的时候就是不重要的。圣经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来选择记载什么,因为每部历史书都是择要记载事件,是按照史学家认为重不重要的标准来选择。在圣经史学家的眼中,上帝的作为才是重点。因为这不只是以色列神的历史,而是上帝和以色列的历史,是记载两者之间约的关系,记载两者如何互相亲近,也记载两者如何互相疏远;记载上帝对他们的行为有什么反应,这是上帝和以色列的历史。记载上帝的一言一行,祂才是这整出戏的主角。
我要强调一个重点,当初要不是上帝帮助以色列人,他们根本不可能得到应许之地,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因为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他们原来只是一群奴隶,从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却要占领一块戒备森严的土地;要取代一个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要比他们先进的文化,这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如果你删掉了超自然的部分,删掉了上帝的部分,圣经的历史也就荡然无存,一点意义也没有了。这不是以色列的历史书,因为还有很多事没记载。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西奈山上的立约就像结婚,这婚约是在亚伯拉罕时代订的,上帝和祂的子民订了婚。在西奈山上,上帝和他们结了婚,在西奈山上的那段岁月是蜜月期。这蜜月期比原先的预期要长,因为新娘还没准备好要料理一个家,所以蜜月期延长了很久。
但是从《约书亚记》开始了婚姻生活,现在度完蜜月回家了,上帝和以色列开始经营一个家,这个家的所在地是上帝选的,祂要和他们在那里同住。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段婚姻生活过得如何?恐怕是很糟糕,但是上帝恨恶离婚,祂绝对不会让他们走,这是最棒的一点。上帝不肯和他们离婚,虽然祂有很多理由可以和离婚,所以这个故事很悲哀,婚姻生活不美满,但是过错都在妻子的身上。上帝从头到尾都称呼以色列为我的妻子,祂说:我是你的丈夫。当以色列去拜其他的神,祂说:你成了淫妇,甚至成了妓女。但是旧约圣经从头到尾都是用婚姻的词汇来形容。在西奈山上举行的是一场婚礼,但是婚礼和婚姻生活是两回事,蜜月结束之后展开的婚姻生活这才是重点所在,这才是挑战的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卷书的轮廓。我一向觉得,看整卷书的轮廓很有帮助,也就是整卷书的结构和大纲。一旦了解整个架构,就可以了解枝节部分。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常常只是读枝节的部分。你能不能想象一个人拿一本精彩的推理小说来读,但是每个礼拜只读十句?你能够想象那种读法吗?等你读到第八章的时候,是不是早就忘了第一章在讲些什么了。但是我们却是这样读圣经,这种方法实在很糟糕。读圣经最好的方法是,一次读完一卷书,我录这些讲道的节目,就是要帮助你这样读圣经。
每一句的含意,都跟那卷书的信息有关,都和前后文息息相关,断章取义的话毫无意义可言。如果你能够了解这一点,就可以了解我要讲什么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约书亚记》的大纲,它像是一个三明治,有三部分,外面两片薄薄的面包,中间的馅很厚。第一章,还有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章分别是三明治的两片面包,全都在讲约书亚这个人。序文在讲他从上帝领受呼召,结语在讲他最后一次讲道以及他的死亡和埋葬,所以说这卷书涵盖约书亚生命当中从80岁到120岁,总共40年的期间。有趣的是,这个时间刚好跟摩西一样,《出埃及记》、《利末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也是涵盖摩西从80岁到120岁,这40年的期间。所以这两个人的领导期间一样长,差别在于摩西既是领袖又颁布律法给以色列民,但约书亚只是领袖而已,百姓当时已经领受了律法。
从第二章到二十二章这中间的部分都在描述他们如何占领上帝应许给他们的那块地,因为那块土地本来就住着别的族群。
第二到第五章描述他们怎么进去,怎么样渡过约旦河,怎么样第一次踏入应许之地。很有意思的是,他们过了约旦河的那一天,天就不再降下吗哪了,他们第一次尝到了水果还有谷片,终于可以吃到正常的食物,这很有意思。一过了约旦河,上帝就不再给他们粮食,你们现在要自己找饭吃。但是上帝赐给他们一块流奶与蜜之地,这是第二到五章的内容。
六到十二章记载他们如何占领那地,他们的策略实在高明,这高明的策略就是各个击破。约书亚率兵从中间攻进应许之地,把敌军分成两半,大大削弱他们的军力,然后横扫北部,再横扫南部。很高明的战略,这是上帝教他的,所以他先征服了中央的部分,然后,呃……再来是南部、然后是北部,对不起,刚刚我前面讲反了。我们看见在十二章列出约书亚所打败的24个王,这些王不见得是帝国的君王,一个部落的首领也是王,或者可以叫做头目,不过总共有24个王。
再来就是把土地分给一同去征服那地的其他支派。所以《约书亚记》中间分成三个简单的部分:进去应许之地、征服那地、然后分土地。这个时候他们全国一起玩彩劵,这个我等一下会再解释。是真的,他们全国一起玩彩劵,这我等一下会解释。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前,玩彩劵是合乎圣经的,过了五旬节之后,抽签就不合乎圣经了。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原因,记不记得他们也是用抽签来决定谁来取代犹大。他们抽签不是要由机率来决定,我等一下会再解释原因,反正他们就是用抽签来分土地。
现在你已经知道《约书亚记》的轮廓像三明治,首先是约书亚领受呼召和委派,这委派既是来自上帝,也是来自百姓,这点很有意思。再来他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占领那块地,然后再分给给个支派。然后他做了最后一次讲道,这是很有力的一篇讲道,“今日你们就要选择侍奉谁,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这是一个人临终之前的肺腑之言,那是约书亚的遗言。然后他们就安葬了约书亚。
看完这卷书的轮廓之后,现在来看看细节部分。这卷书的架构很简单,大纲也很明显。这里我要再一次的说明,目前圣经译本的章节,经常是断在不该断的地方,我真希望是由我来分章节,不过老实说,我认为圣经根本就不应该分章节,我真的认为圣经不应该分章分节,而应该整体来看,这样你才能够真正了解圣经。章节让我们只注意单节经文,好像上帝给我们一个盒子,里面是一节节的经文,我们可以随便引用一节经文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圣经变成了证明用的字句,可以引用经文来证明任何的论点。我可以用圣经来证明无神论,圣经有句经文说:没有神。就在《诗篇》,其实整句话是说“愚昧人心里说:没有神。”但圣经上确实有“没有神”这三个字。你可以引用圣经的字句来证明任何论点,但是上帝给我们很多卷书,不止一卷,而是很多卷,每一卷书各有它的特色。我们必须把圣经当作一本书来研读,才能够真正明白圣经的信息。
首先来看约书亚领受呼召,他当时80岁。这个呼召来自两个方向,我很喜欢这个做法,我们需要这种双重的呼召才能够持续忠于上帝。你需要上帝的呼召,也需要上帝百姓的呼召。如果真的从上帝来的呼召,上帝的百姓会看得出来,并且可以印证。很多人对我说上帝要他做某件事,但这件事并没有得到上帝百姓的印证。有些人则是被别人施压,才加入全职事奉,可是他自己并没有听见上帝的呼召。如果你有这双重的呼召,我现在四处旅行讲道,带着行李到处跑,是因为我当初直接从上帝领受一个预言,我拿这预言向长老们求证,长老们仔细衡量后说,这是上帝的呼召。所以我觉得很笃定。有了这双重的呼召,我知道自己做得到。你要看上帝和他的百姓有没有同时呼召你,这里上帝呼召约书亚,祂说:摩西死了……这约书亚当然知道。上帝说:摩西死了,现在换你接班,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这是上帝的应许。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你要带领他们进迦南。这两项任务都非常重要,上帝说:你的道路会亨通,凡事顺利。这不是指他会变得有钱,很多人误解了圣经上的“亨通”这个词,这个词的意思不是财富,但是很多人却因此以为相信福音会带来财富,亨通的意思是完成目标,亨通是指完成目标。这是个很棒的应许。
“愿属神的人凡事亨通”,不是变得有钱,而是要祝福他们要完成属神的目标。上帝说有两件事很重要,第一件事就是你们的士气。打仗的时候战略很重要,但是打胜仗的关键却在士气。
第二次大战的时候,蒙哥马利将军他扭转了盟军的劣势。丘而吉说他这个人在打胜仗的时候气焰嚣张,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但打胜仗的时候令人讨厌。不过他在北非打阿拉曼战役的时候,自信的大喊:我们一定会打败隆美尔这个家伙,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仗。二次大战时,驻扎沙漠的第八军士气就此重新提振,这场战是二次大战的转捩点,主要是靠士气赢的。
所以上帝对约书亚说,你的领导关键在于士气,你当刚强壮胆,你必须刚强壮胆,要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赢。你的勇气会带领大家打胜仗。这点很重要。
接下来第二个重点是品格。上帝对约书亚说,你必须遵守我的命令和律法。
士气和品格,这是上帝对领袖人物的两大要求,是不是很有意思?接着约书亚对大家说:摩西死了,现在换我来领导你们。结果百姓怎么样回答呢?百姓对他说:你要刚强壮胆。这正是上帝私底下给约书亚的吩咐,一字不改,这是多么有力的印证和见证,就出自百姓的口。你听到他们的回答可能会笑,但他们这样对约书亚说:我们从前在一切事上怎样听从摩西,现在也必照样听从你。你们都在笑,其实不应该笑,因为他们确实听从了。各位要记得这是新的一代,上一代没有听从摩西,但是这些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因为他们听从了摩西,就征服了摩押还有亚扪。所以这些人,这些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并不像你们所想的那样悖逆,他们讲的是真心话:我们当初怎么样听从摩西,现在也必照样听从你,但是你要刚强壮胆,我们可不要一个胆小的领导人,我们不要对这场战争有所怀疑的人,愿上帝与你同在,像与摩西同在一样。
现在我们来看这卷书的重点部分。约书亚率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征服那地,然后分土地,全跟那块土地有关,就是应许之地,那块土地是整卷书的重点。首先约旦河挡住了他们,当时是涨潮期间,水深20尺,没有桥,原先的浅滩都在水底下,因为正逢涨潮的雨季。
约书亚所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差探子进去窥探,但这次他没有差十二个探子,而是差两个,也许他想起当初只有两个探子回来报好消息,这次他只差两个、而不是十二个。要知道,信心不等于有勇无谋,耶稣就很强调:在打仗之前要先坐下来衡量代价,了解敌情。打仗以前先把情况搞清楚,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有勇无谋不是信心的表现,但这两者不容易分辨。有些人凭着信心去做事,其实很愚蠢,因为并没有事先的搞清楚状况,不明就里就往前冲。这并不是信心,信心并不是盲目,信心会衡量情况。
他差探子去看看情况如何,而且他想刺探的情报不是对方的兵力,他想知道对方的士气。他们的士气如何?敌人看见我们来了之后士气如何?两名探子在一家妓院落脚,结果遇到了妓女喇合。喇合成了耶稣的祖先,很不可意思的一个故事,她是个妓女,她接待他们、匿藏他们。当城里的人听说有探子来了,就前来搜索,但是喇合把俩个人藏在屋顶的稻草下。搜索的人走了之后,她吩咐探子往西走,她说:别往河边走,他们会去那里搜索,你们要往西走到山上,过几天再回来。她保全了这两个人,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说:因为我相信你们的神,祂要把这块地赐给你们,我想站在你们这边。那就是信心,极大的信心,结果新约圣经里有两位作者拿她作信心的榜样,不是称赞喇合她的为人,而是称赞她有信心。上帝在有信心的坏女人身上,比在没有信心的好女人身上能成就更多的事,我们常常会忘记这一点。这个妓女藏匿他们,救了他们的性命,两名探子想起了逾越节羔羊的血,于是就吩咐喇合在窗外系一条红绳,等我们攻进城里的时候会越过你家,是不是很有意思?后来喇合她就在窗外系了一条血红色的绳子,所以后来只有她的房子没有被毁。
各位,这是进去之前的事,再来他们怎么样过河呢?上帝让约旦河水枯干,抬约柜祭司的脚一碰到约旦河,河水就立刻枯干。没错,这表示上游的河堤溃决,暂时堵住了河水。但是为什么刚好在那一刻发生呢?圣经上有那么多的巧合,从机率上来看根本就不可能,不可能是巧合,绝对是神迹,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几乎是走干地过河。但是之前去的两个探子,应该是游到对岸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神迹呢?这新一代的百姓,当年没有看见红海分开,所以上帝再度为他们行了这个神迹,实在很棒。他们听过红海的神迹,但是他们真的相信上帝能够行这种神迹吗?这是全新的一代,现在他们终于知道父亲所信的神也与他们同在,这是上帝行这个神迹的用意,重新为新的一代行红海分开的神迹。
这个单元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先停在这里,下个单元还有很多要讲。各位,下一回我们再继续来谈《约书亚记》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