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文豪1983:我和林黛玉做邻居 > 第49章 :改革大潮

第49章 :改革大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将两本书独立印发也是总编的无奈之举,希望你能理解总编的良苦用心。”在送张云桦下楼的时候,赵永平面露难色的解释道。

    对于年宏远选择将《走西口》和《闯关东》独立刊印发售,而不是在期刊上连载,倒不是不舍得那点杂志稿酬,实在是也有他自己的难处。

    上次《山楂树》半路接档《樱桃红》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这次要是再来一次半路接档,‘三连杀’的新成就估计能逼疯一批作者。

    搞不好还会有人亲自跑杂志社来要说法,而不是只打个电话发泄心中不满那么简单。

    作者写作,所求的不就是名和利么。

    刊登在‘人民文学’和独立发售所带来的影响肯定不能相提并论。

    赵永平担心张云桦心里有疙瘩,很隐晦的解释了杂志社的难处。

    “您放心,这事儿我懂。”

    若是其他作者被杂志社这般操作,大概率会心里不舒服,甚至换一家投稿。

    毕竟一个作者一辈子能写出几部脍炙人口的文章?

    他现在急需钱,但是与钱相比,人情更重要。

    能让年宏远记得自己一份情的机会可不多。

    和赵永平又说了几句话,两人便在楼下分开。

    “张同志~~~”保卫员站在门岗内小声的叫了声张云桦。

    “怎么了?有事儿?”

    “嘿嘿我媳妇和我妹妹都是你的忠实读者,您看能不能给签个名儿?”保卫员从抽屉里拿出《孽债》和《樱桃红》放在了桌上。

    “小事儿。”

    张云桦拿起桌上的钢笔,龙飞凤舞的写下了自己的笔名。

    在张云桦转身欲走之时,保卫员又扭捏的叫住了张云桦。

    “老富,有啥事你就直说呗,怎么跟个娘们似的磨磨唧唧。”

    “你你刚才说的是不是真的?”

    “我说的什么?”张云桦一头雾水没搞明白他想问的是哪一句。

    “就就是那啥不和谐,会造成家庭矛盾。”老富羞羞答答说道。

    “呦呵,老哥哥,不会真被弟弟说中了吧?”

    “你问这些干嘛,你就说是不是就完了。”老富被张云桦追问的有些恼羞成怒。

    见状,张云桦也不再拨弄他的情绪了,左右没看到有人,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事儿怎么说呢,就像是小孩子想要某样东西,大人要是不给,他就闹情绪。大人也一样啊,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情绪肯定会越来越差。情绪差了,必然就在生活中发泄出来。”

    “有没有你说的这么玄乎?”老富将信将疑的说道。

    “这可不是我信口雌黄忽悠你,这是国外知名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

    “越说越没个谱,哪個教授会吃饱了撑的研究这玩意,多害臊~”

    “你自己回忆回忆,我说的对不对就完了。”

    见老富陷入了沉思,张云桦笑了笑骑上自行车,只是从风中隐约听到了老富的嘀咕声:“真的要买点牛欢喜补补?”

    带着助人为乐的好心情,张云桦回到了南半截胡同。

    还没到18号院儿,就看到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聚在门口。

    不用猜,肯定是买了新书找上门来要签名的。

    见状,张云桦调转车头刚要走,却被身后的读者堵住了:“啊~白桦林,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堵在门口的读者也都围了上来,把张云桦堵了个严实。

    男读者还好,得了签名后说声谢谢就站在了一旁。

    女生就不行了,虽没有上手,可一个个都面色潮红,激动的问着各自想问的问题。

    “静秋和老三最终会在一起么?”

    “白桦林,我爱死《一只狗的回家路》。以后还会不会再写以动物为第一视角的小说”

    “您后续的文章会继续写爱情么?我特喜欢你写的《山楂树之恋》,超唯美的爱情。”

    “”

    叽叽喳喳各说各的,好在现在的读者还算是比较好满足的,在得到了张云桦的答案后,陆陆续续的便离开了。

    张云桦以为应付过去就结束了,谁知道这就像是冲锋号一样,刚送走一批,哗哗又来一批。

    前赴后继连绵不绝,搞得他想安心输出都不成。

    没办法,惹不起总能躲得起。

    因为李卫国的房子在为结婚装修,白天他就躲在那三家写小说,晚上等大姐确认没人再来了,再叫他回家口述让大姐和小妹代笔。

    这天张云桦正在写《闯关东》第十八集‘鲜儿和传武在秀儿婚房亲热’这一段,李卫国进屋后,拉了拉张云桦的胳膊,小声说道:“云桦,现在世面上越来越多人做生意,我是不是可以辞职,开个店专心做老物件回收的活计?”

    今年1月,那位老人南下并题词:‘深城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在他离开后的第二个月,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对外开放由点及面,形成了沿海全境开放的格局。

    更重要的是,这些举动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使得上下思想形成共识,不再动摇。

    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胆大之人纷纷下海。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李卫国能有这种想法实属正常。

    正式工作,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一个月才二十来块钱的工资,还没有一件老物件赚的多,赶巧了一件老物件能赶上他两三年的工资。

    而且收废品、送废品,占用的时间又太多。

    若是把现在的工作辞了,开个店,不光赚的多,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多舒服。

    可他们倒腾的老物件,现在国家还不允许个人买卖。

    直到1992年,由京城政府组织了一场文物拍卖会,才真正改变了文物模糊和自我否定的身份,允许公民个人收藏的文物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个人对文物的收藏权利才得到确认。

    现在那些隐藏在在旧货市场倒腾老物件的,还时不时的面临公安清缴的风险。

    李卫国若是敢开店做这个买卖,那就是老寿星吃砒霜。

    听到开店会被抓,李卫国顿时对开店的事情只字不提,也熄了辞职的念头,现在工作说出去虽然不好听,但再怎么说也是一道保护伞,不会因为收老物件被公安叔叔按脖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