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弃暗投明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关羽动兵,奇袭洛阳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关羽动兵,奇袭洛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阳城县,属于颍川治下,地处后世登封市境内,此地乃是洛阳门户轘辕关所在。

    此地在东汉以前,都属于比较荒芜之地,直到东汉末年汉灵帝以洛阳周边郡县设下八关。

    因此地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轘辕关。

    而就在秦瑱进攻南阳之时,一支打着曹军旗号的兵马却正在沿着山道前进。

    此时,徐庶正坐在一处巨石之上,就着水啃着麦饼,而在其周围,士兵都在默默地进行着补给。

    忽然之间,只见远处的林木一动,便见邓展从中钻出,上前拱手道:

    “徐相,我等已经探明前路,从此往西三十里,便可行过嵩山,抵达轘辕关。”

    “此关关上兵马不多,防备甚为松懈,只要夺取此地,我军便可进入洛阳!”

    听着邓展之言,徐庶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手绢擦了擦嘴,灌了口水道:

    “从此往西三十里?若皆是这等山道,我等岂不是尚需两日才可尽关?”

    而他一问话,邓展便笑着摇了摇头道:“不须两日,若是今夜赶路,明日便可抵达!”

    “因是现在天气尚寒,林木不丰,过了此地,山间有一小河,沿河道而进颇为省力。”

    “就是我军车马不能行过,须得挑担而进,不然今夜恐怕就能抵达关口!”

    面对邓展给出的结论,徐庶细细算了算时日,便下令进军,如果时间赶得快的话,他们或许可以在六月之前抵达洛阳!

    没错,此时徐庶这一支兵马目的地不是别处,正是曹军的心腹之地——洛阳!

    事情如此,还得从秦瑱出兵之时说起,却说三月中旬,秦瑱起兵,他便将自己的意图发给了关羽。

    彼时关羽和徐庶已经来到了平舆城内,虽然兵马未曾调动,可汝南、陈国、沛国,却有整整十二万大军。

    这是因为中原之地防守困难,故而关羽、徐庶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扩大军队。

    而这十二万大军,又以关羽为最,本部兵马就有六万之多,一直都是防备曹操的主力。

    别看刘备带着兵马征战四方时后方显得很平静,但实际上关羽和曹仁却是摩擦不断。

    毕竟,之前刘备军和曹军在中原的领地便是犬牙交错,形势复杂多变。

    再加上曹操迁都之前许昌屯有重兵,战争一旦打响,关羽所在的汝南首当其冲。

    这就决定了关羽必须要有独自防守曹操的能力,所以关羽的本部兵马甚至超过寿春的常规驻军。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衣带诏时,关羽一听天子求援,便有意直接动兵的原因。

    无他,他有这个实力直接一举打到许昌,端了曹操的老巢,差的只是刘备的命令。

    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衣带诏事件并未让刘备下定决心和曹操开战,关羽也只能按兵不动。

    没想到这一等,便又等了两年之久,眼见秦瑱大杀四方,关羽自是看得眼热。

    多次上书请战,刘备皆尽不允,只言时机未到,关羽无奈,只得继续操练兵马,收纳贤才。

    本来听说刘备取了荆州,他便准备再次上表,不料这时,却收到刘备的任命,让他担任淮南都督。

    关羽心想自己在汝南还有战机,若迁至淮南坐镇,那哪里还有机会带兵出征?

    于是其人执意不愿,幸得秦瑱写信相劝,关羽方才不情不愿的前往接手淮南。

    而让他没想到是,把调到淮南,乃是秦瑱轻敌之计,他抵达淮南仅仅五个月,秦瑱就发来密信叫他准备动兵。

    收到此信之后,关羽自是大喜,直接开始筹集粮草,装作货物先行发往平舆。

    就这样整整准备了半年,他终于收到秦瑱密信,言说即将全面进攻曹操,可先行赶往平舆。

    随后关羽便马不停蹄,调令徐庶、阚泽、朱治、徐琨、蒋钦、朱然、潘璋、关平等人北上。

    如此在平舆等待至三月份,关羽又收到了秦瑱之信,言说他将北上吸引曹军注意,让其伺机而动。

    别看关羽一心求战,可他却知道这一战关乎天下局势,非同小可,不能大意。

    所以收信之后,关羽就在不断探查敌军动向,直到曹昂增援之时,他便知时机到来,准备出兵。

    可就在这时,徐庶却将关羽劝住,直言道:“军师用兵了得,非是曹昂可挡。”

    “今其人出兵两万增援,必不是军师对手,吾料曹昂必败,敌军定还要增援。”

    “此战君侯身负重任,能否全胜,全在君侯此处,务做奇兵,不可轻动!”

    要说徐庶也和关羽搭伙许久,对于这种创业元老的意见,关羽也不会忽视,索性继续等待。

    如此到了四月下旬,他们便收到了消息,言说曹昂兵败,曹仁再度增援南阳。

    得到此信之后,关羽便召集众人前来,商议进军之策,想要一举夺取陈留、颍川二郡。

    众人纷纷提出意见,诸如主力进军,先取许昌,亦或是分兵北上先取雍丘,夺取陈留。

    但就在众人商议之计,关羽却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战略,先取洛阳,断绝曹军南北联系,全歼中原曹军!

    此略一出,众人皆是大惊,即是惊讶于关羽的胃口,也是惊讶于此计的狠辣!

    因为此时曹军的麾下领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南北分为关内和关外,有群山阻隔。

    洛阳就是曹操联结南北的中心枢纽,一旦洛阳丢失,便如一根针插入了曹军的心脏。

    不禁曹操的南北两军会被阻断,颍川和陈留两郡的曹仁、程昱也会被彻底截断退路。

    到时候这些兵马要想撤军,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抢回洛阳,要么从南阳经过武关回军。

    而这两条路一边是他们兵马,一边是秦瑱兵马,两头堵死,直接就能困死中原的曹军。

    众人一经思虑,便觉此计效果斐然,可这一条计策却极有风险,一个不慎,奇袭洛阳的兵马便是全军覆没。

    然则此时关羽却表示,这一次他亲自领军北上,奇袭洛阳,依照他的原话便是:

    “此战乃是我军能否迎回天子之战,眼下大哥正在汉中鏖战,军师亦战于南阳。”

    “若某未受命便罢,今得此重任,自当竭尽全力,某岂敢不效死命以报大兄?”

    “此战吾自北上扮做曹军兵马,沿路过卡,若能夺取洛阳,则大事可成矣!”

    而他话音刚落,众人便连道不可,言说关羽主将,不能轻易涉险,徐庶亦是出列道:

    “诸位所言不差,君侯身为主将,岂可以身犯险?此战当由庶亲领兵前去。”

    “一则眼下曹仁、程昱皆惧君侯之威,有君侯在此牵制,可保彼等后方无备。”

    “二则君侯身居要职,乃为三军之首,彼等若知君侯至洛阳,必要全力猛攻。”

    “彼时,君侯在洛阳,便如人质,我等见之岂敢不救?此乃坏大事之举也!”

    关羽闻之,也知现在的自己今非昔比,以往他可以任意施展,但现在随着刘备地位拔高,他和张飞也水涨船高。

    若是敌军知道他孤军深入其后,还真可能会直接死命进攻,想了一会儿,他索性应诺徐庶之请。

    就这样,徐庶在得了关羽允诺之后,便带本部兵马九千余,带领邓展、傅肜等将扮做曹军北上。

    因为关羽这边还未动军,中原方向并未防备,徐庶押送粮草北进,沿路遇哨卡,皆言奉命押送军资。

    曹仁显然也想不到关羽会直接对洛阳动手,沿路哨卡见其皆是己军旗号,便都放行。

    使得徐庶一路畅通无阻,竟然绕过许昌直入阳城境内,至五月初八,便进入了嵩山山道。

    又行十余日,抵达了轘辕关前,此时听得邓展之报,他心知成与不成就在此处,下令继续进军。

    如此又行了一夜,终于抵达了轘辕关下,只见此地立于群山峻岭之间,关口乃是木制城寨。

    他们刚一抵达关口之下,关上便即问话,徐庶依照之前惯例,让邓展上前答话道:

    “乃因袁绍攻河内甚急,陈留阻道,曹仁将军令我等由此北上增援河内。”

    关上兵马闻之,便即下令开启寨门,岂料寨门一开,邓展与傅肜便挥军杀入寨内。

    寨内仅有三百兵马驻守,如何能是徐庶对手,不多时便被徐庶完全夺取。

    进入寨后,徐庶问及洛阳军情,方知洛阳以曹操麾下心腹王必镇守,仅有六千兵马。

    听得洛阳详尽,徐庶即不再犹豫,继续带着兵马朝着洛阳方向奔袭而来。

    却说王必其人乃是兖州名士,亦是曹操元从之臣,虽然名声不显,却深得曹操信任。

    在原本历程中,王必一直是曹操麾下从事,吕布死前向曹操求情,就是因为王必劝阻,方才身死。

    后来曹操升任丞相,王必便是其长史,督许县军事,率兵护卫天子,极受信重。

    直到耿纪、吉邈叛乱,王必身受重伤而死,曹操因此迁怒,便将反贼全部斩杀。

    而在这个时间线上,随着曹操在迁都之后,便以王必镇守洛阳这一重镇。

    王必自上任之后,就是兢兢业业,凡是过往兵马皆要查看文书,不敢丝毫懈怠。

    结果就在五月二十七日这一夜,他已经睡下,却听城外士兵来报有兵马至于城下。

    王必闻之,急忙起身询问对方有没有携带令书,士兵闻之,直接摇头道:

    “彼等言说因是军情甚急,只有曹将军口头调令,未见彼等有令书。”

    王必一听此言,暗忖就是军情再急,难道曹仁还差写一封令书的时间?

    “除城外兵马之外,可见各处有异动传来?四境可有兵马急报?”

    士兵听着,自是再度摇头,莫说急报,他们这洛阳,外来兵马都少见。

    毕竟周围八关拱卫,敌军要是打过来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王必见状,自是一脸疑惑,随之继续问其详尽,结果却听这支兵马带着辎重。

    辎重这对判断一支兵马是否是来诈城,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为一支兵马诈城,大多数时候,是不会携带大量辎重作为累赘的。

    “彼等有多少辎重在城外?”王必又问了一句,想要判断城外兵马身份。

    “彼等辎重极多,足有上百大车,其上满载粮草、帐篷,应该不下万石!”

    士兵又答了一句,顿时让王必陷入了疑惑之中,带着万石粮草,这显然是随军军粮。

    在洛阳周围关口没有陷落,曹仁没有交战的情况下,敌军可能绕过这么长的道路抵达此处?

    可为什么这支兵马未带调令?想到此地,他便来到了城墙上观察。

    一眼望去,只见城下皆是身穿他们军服的兵马,旗号也是他们的旗号。

    想了片刻,王必便让城下领军之将出来答话,随之便见一人出列道:

    “王先生,曹将军麾下路招,因是北边告急,将军令我等北上增援。”

    “真是将军未与令书,实非我等不欲出示,实无此物,别无他法!”

    “我兄弟一伙连日赶路,疲惫不堪,还望先生开城放我等入内歇息一夜!”

    “若是先生实在不愿开城,与些酒食,让我等兄弟解解乏也好!”

    路招乃是曹操麾下小将,王必倒也听过此名,此时见他说得可怜,不由心生恻隐。

    又想着四处确实没有异状,这支兵马从南边来,怎么可能是敌军?

    于是沉思片刻,他便对城下言道:“尔等入城也可,不可叨扰百姓。”

    一番言罢,他便下令开启城门,而随着城门开启,城下兵马便即涌入了城内。

    不一会儿时间,一阵突如其来的喧闹之声,瞬间让王必的脸色变得煞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