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 > 第38章 陕西民变(一)

第38章 陕西民变(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到乾清宫已是午时,用过午饭,又在东暖阁接见同样刚刚抵达京师的新任兵部侍郎洪承畴。

    洪承畴今年三十四岁,他是福建泉州人。自幼家境贫寒,曾经辍学帮母亲卖豆干维持生计。因为天资聪慧,受同族举人洪启胤的资助才得以继续学业,最终不负众望高中进士。

    洪承畴在天启年间政绩卓着,基本上都是两年一升官。被擢升为兵部侍郎前,洪承畴才晋升为陕西督粮参政没多久。

    对郭可阳来说,洪承畴可是大名鼎鼎啊!此人纵横于明末战争中,屡建奇功。后来在松山战败投降满清,又为皇太极、多尔衮出谋划策,为满清最后入主中原起了重大作用。

    毫无疑问眼前跪在地上的这个瘦高个,是有着经国济世之才的人物,关键就看皇帝怎么用了。

    洪承畴操着一口福建口音的官话向皇帝问安。郭可阳听到这口音便极为熟悉。因为读军校的时候,郭可阳的宿舍里就有福建泉州的同学。穿越的那一天,就是因为帮一个扭了脚的福建兵放电话线,自己才不慎跌落山崖的。

    给洪承畴赐座后,郭可阳饶有兴致的问起他家中情况,与其拉起了家常。这也是郭可阳前世工作中的习惯,与士兵谈心时总是先从拉家常开始。

    聊了一会儿,见洪承畴也从初见皇帝的紧张中放松下来。郭可阳突然问道:“洪爱卿虽在陕西督粮参政任上不久,但是想必对陕西当下民情还是略知一二的,洪爱卿据实给朕讲讲,陕西当下百姓生计到底是何状况?朕要听实话。”

    听闻此言,洪承畴刚刚脸上还浮现着得笑容瞬间消失,人也僵在了那里。

    郭可阳一看洪承畴的反应,立刻心中大叫不好,最害怕的事莫不是已经发生了?

    数息之后,洪承畴一咬牙从座位上起身,跪在地上向皇帝拜道:“臣不敢欺君。回禀陛下,陕西百姓当下犹如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陕西局势更如干柴烈火一般,且更令人心惊的是,星星之火已然出现。”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郭可阳并不太记得陕西农民大起义从何时开始的,只模糊记得是崇祯初年。但是没想到现在还是天启七年就已经开始了,看来天启给自己留下的可不是个一般的烂摊子啊!

    郭可阳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着急道:“洪卿快起来,速将陕西情况详细给朕讲讲。”

    原来陕西的民变,其实从天启五年就有了。不过起初都是小规模的,拦路抢劫、打家劫舍形同强盗。只是把富户做为对象,还没攻城杀官的举动,所以地方官也并不重视。

    但是后来逐渐猖獗,天启六年八月,陕西南部有一股变民窜到四川北部,这已带有“流寇”性质。

    所谓“流寇”,顾名思义,是四处流走而居无定所的盗寇。

    灾荒之后,众多饥民为了寻找食物,流浪各地,便产生了大批的流民。这种流民便是流寇的前身。他们为什么要成流动的性质,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官军,地方官为了自己辖区的稳定往往会驱逐流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到灾荒较轻的区域寻找食物。

    天启七年年初,陕西发生灾荒,有些严重的地方甚至米贵到十两一斗。

    澄城知县张斗耀又严催赋税。

    三月,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有一个叫做王二的灾民纠集了几百个活不下去的灾民,用墨涂面,聚集山上,煽动道:“谁敢随我杀张知县?”

    众齐声应道:“我敢杀!”

    遂打入县城,击杀了知县张斗耀,而后抢劫粮食聚集在洛河以北的山上为寇。

    当地官军进山围剿,因为不熟悉地形,反被王二所败。后来王二等众又招收因长期欠饷而逃离军营的逃兵,开始攻掠周边各县,并与官军周旋。

    这还是上半年的事,郭可阳听到此处,打断洪承畴问道:“为何朕没有听到陕西巡抚上报此事?”

    洪承畴支支吾吾半天,最后红着脸说道:“回陛下,臣不敢欺瞒,陕西巡抚胡廷宴年老且行将致仕,所以每当州县有‘盗贼过境’之事报来,胡廷宴便不分青红皂白,先把报信人打顿板子。”

    “然后吩咐下去道:‘明年开春他们就会回去种田了!有什么大惊小怪!不许乱说。’对此臣着实看着心惊,臣知道纸包不住火,此事陛下早晚要知道的。”

    听到此处郭可阳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来将桌上的茶碗一把抄起,往地上摔了个粉碎,怒骂道:“该死的老匹夫,安敢如此欺朕!来人,速召林正过来。”

    宫中内侍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如此愤怒,包括王承恩在内,全都吓得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洪承畴亦吓得连忙跪下,心中哀叹胡廷宴这次是死定了。奈何这次皇帝是当面问及陕西民情,自己如果不照实汇报,估计过不了多久还是会让皇帝知道。到时候自己必然要给胡廷宴陪葬。与其如此,不如现在就将实情说出。

    胡廷宴是福建漳州人,说来还是自己老乡。自己赴任陕西督粮参政后,还曾多次参加过他的宴请。奈何这位老乡真是老糊涂了,如此天大的事都敢瞒报。自己在陕西时,每每看得是心惊肉跳。

    “洪爱卿快快平身,朕并无责怪爱卿之意。爱卿能够实事求是说出实情,如此才是朝廷的忠臣,朕稍后还要赏赐爱卿。”郭可阳缓和了一下情绪,安抚了洪承畴。

    又对王承恩道:“王承恩,速去召司礼监高时明和内阁众辅臣全部过来议事。”王承恩赶紧跑了出去。

    “陕西当下灾情及民变如何了?洪爱卿快告诉朕。”

    “回陛下,到七月之后,陕西的饥荒更加严重,加之疫病流行,百姓死于道路者甚多。臣来京的路上,在陕西境内便见到不少饿殍。臣,臣听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事情。”洪承畴低头道。

    郭可阳听后低头陷入了沉默,大殿中一时安静的出奇。陕西事态居然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郭可阳有些后悔,自己即位后,一心把精力都放在了处理魏忠贤这个身边最大的威胁上。并没有派人去探察陕西有无灾情民变的发生。想着如果有此类事件,地方官一定会火速上报。但是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如此胆大包天。

    “陕西当下局面该如何应对?爱卿可有良策?”郭可阳抬头问道。

    洪承畴稍一思考便答道:“回陛下,臣在陕西时亦常思索应对之策,得五法。

    一是赈灾,灾民嗷嗷待哺,皆是陛下赤子,请朝廷拨款予以赈济。

    二是减免赋税,灾民穷困,一因为天灾所致,二也是地方杂税摊牌甚众,催逼甚急。

    三是剿贼,如王二之流,四处劫掠,裹挟灾民,致使局势更加混乱,应派兵速剿灭之。

    四是兴修水利,自天启初年起陕西便多干旱,臣曾探察过,天旱少雨是其一,水利常年失修乃其二。如能兴修水利,则可大大缓解灾情。

    五是实饷,臣察得流寇中多有逃兵掺杂其中,逃兵危害远甚于灾民。而逃兵皆因为部伍常年欠饷,或者将领克扣,导致其无以为生才成为逃兵。如能补发欠饷并严查克扣,则逃兵之事立刻断绝。

    以上五法臣或有思虑不周之处,请陛下指正。”

    好一个洪承畴,果然是大才!郭可阳心中赞叹道。还好当初把他调到京城来,如果没有这次洪承畴面圣,不知道陕西局势会发展到何等程度才会被捅出来。

    “洪爱卿字字珠玑,真是大才啊!朕得洪爱卿,则陕西之事必然有救。来人,快拿纸笔给洪爱卿,爱卿将你刚才所说陕西应对五法,全都写下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