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林朝阳陶玉书 > 第498章 怎么就不能便宜我?

第498章 怎么就不能便宜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去王濛家后的隔天,林朝阳来到了沙滩北街2号。

    位于农展馆南里10号的文联大楼虽说建完了,但因为规模较小,文协机关并没有搬进去,而是把地方让给了下面几个二级单位。

    机关仍蜗居在沙滩北街2号院的平房里。

    “朝阳同志,可算把你盼来了!”

    文协当家人唐达成一见林朝阳,表现的很热情。

    一阵寒暄后,林朝阳说:“我今天来,是想跟达成同志您还有文协的同志们聊聊关于庄重文文学奖的事。”

    “知道知道,老王前些天已经跟我们沟通过了。这样,我叫几个在家的同志,咱们一起探讨探讨。”

    唐达成叫了几个人,然后一群人聚在会议室,就庄重文文学奖的组织和评奖工作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讨论。

    在林朝阳的规划里,庄重文文学奖不能单纯依靠文协或者专家评奖,而是应该广大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作品的初步筛选和提名工作。

    “……现阶段国内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学社团或者是诗社,我们可以将一部分重点高校的文学社团吸纳进我们的评审组织当中来。

    大学生群体是现阶段中国的文学爱好者群体当中平均素质最高的一批人,他们有资格、也有能力担当起这份工作。”

    林朝阳说到这里,谢永旺问道:“朝阳同志,你这个想法理论上很好,可我们怎么保证大学生文学团体选拔作品的公平性呢?如果有人在初评当中诱导大学生呢?”

    “评奖没有绝对的公平。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评奖面向全国读者,以读者投票的形式评奖。

    看似公平,可实际每年的投票数不过二三十万张。

    大家也应该明白,这其中如果抛开文字工作者、各地文协工作人员、出版机构人员,真正的读者有多少?

    至于永旺同志你担心有人收买大学生,这恰恰是我最不担心的。

    大学生一腔热血、赤子之心,如果他们能被人收买,那么我们这些人又凭什么敢肯定自己不会被人收买?

    而且,我觉得这件事文协完全可以联系落下团委方面,如果做得好的话其实对于引导和团结全国的大学生群体是很有帮助的。”

    唐达成听到林朝阳最后一句话,眼前一亮,感觉这句话一下子就把格局给打开了,他越想越觉得这事有可行性。

    “评选的具体措施,我认为文协方面可以先与教育部、团委协调,选出若干所高校。

    这些高校应该满足两项基本要求,第一是拥有成规模的文学社团,第二是以人文学科见长。

    高校和文学社团选定之后,由文学社团负责具体的作品普选工作,文协可以动员省、市两级文协进行指导和监督。

    然后汇总初选名单报送全国文协,再由全国文协组织的评委会进行最终的审核、筛选。

    全国文协方面组织的评委会,除了作家、编辑和评论家这老三样之外,我希望也能加入来自各行各业的读者。

    大学生、工人、商人、文艺工作者等等……”

    当林朝阳说到这里,负责中华文学基金会具体工作的张锲开口问道:“朝阳同志,你想引入大学生、工人、商人、文艺工作者,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定他们具备担任评委的资格呢?”

    林朝阳反问:“需要什么标准?当评委又不是做学究,我认为只要这些人拥有基本的阅读量就够了。

    我有句话大家可能不太听,我一直认为文协的同志们在评奖方面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

    听到这里,在场众人就知道林朝阳要放炮了。

    尽管不爱听,可谁让林朝阳现在地位不同一般了呢,而且这次又是为了搞评奖的事来的,属于给文协送福利。

    “朝阳同志不妨直言。”唐达成脸色平静,声音沉稳。

    “之前搞茅盾文学奖、搞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大家总说要注重多样性,选出一堆作品来,这当然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来。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是,这种多样性更多的是从数量方面来决定的。

    你说歌颂改革开放的作品要鼓励,他说批判人道洪流的要鼓励,另一个人又说关注现实的作品我们要大力支持。

    世界是多样的,哪一本书也不可能写尽,难道我们每一次评奖都要照顾那么多人的想法吗?

    我认为评奖不仅是奖励过去的创作,更关键的是要激励未来的创作。

    我们与其在数量上妥协,不如将评委阵容丰富性提上来,选出更符合大众读者的作品。

    哪怕只有一部,但我认为这样的作品才更具代表性。

    另外,缩小获奖作家、作品的数量,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奖项的稀缺性和权威性。

    每一届30万元的奖金总数,我认为它应该有这个含金量。”

    林朝阳说完这番话后,现场沉寂了片刻,大家都在消化林朝阳的想法。

    “另外,我想重点强调一下评委的回避制度。”

    众人的眼神看向林朝阳。

    “庄重文文学奖每两年举办一届,我的想法是评委每届轮换一半,每两届评委会即以全新面孔担任。

    在我们的评委阵容中,作家、编辑肯定是少不了的。

    如果有评委的作品入围,该作品将被自动淘汰……”

    谢永旺蹙眉问道:“这样是不是太严苛了?能入围的作品肯定是有水准的,可不可以由让作家选择放弃评委身份?”

    林朝阳摇头,“不行。这样没办法杜绝人情成分,只有作品淘汰才可以。”

    在后世的茅盾文学奖上就曾出现过评委作品入围奖项的情况,当时有的评委是放弃了作品的参评资格,而有的评委则是放弃了评委资格。

    最后,放弃评委资格的那位,作品顺利拿了奖项。

    这两种选择最后的结果可大不相同。

    “除此之外,凡是评委作家,其作品在之后两届不得参评奖项。”

    林朝阳说的这一条还是为了杜绝人情,两届恰好是评委全面轮换的频率。

    这次连唐达成都忍不住开口了。

    “朝阳同志,这样一搞的话,所有参与评奖的作家评委相当于六年内作品无法参评奖项,恐怕没有几个作家愿意来当这个评委了吧?”

    林朝阳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但也不难解决,会忌惮这个规则的一般都是正当年的作家,我们可以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

    听着他的话,在场有人不觉笑了出来。

    什么“德高望重”啊,你是想说人家“才思枯竭”吧?

    大家都是文字工作者,深切的明白到了一定年纪,作家的创作欲和表达欲都大幅下降,再加上精力不济,步入老年阶段的作家鲜有一直出作品的。

    “除了老作家,我们还可以邀请获奖作家嘛。”

    按照林朝阳的想法,庄重文文学奖的各个单项奖只能获得一次,那些获奖作家也可以成为评委。

    说到颁奖的问题,林朝阳笑着说道:

    “之前我去法国参加勒诺多文学奖,他们在午餐的时候颁奖,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李拓这两年把我家那西院弄成了‘作者之家’,我看颁奖可以放在那里。

    吃顿饭颁个奖,做三道有寓意的菜代表三位中奖者。”

    林朝阳这个主意别出心裁,唐达成觉得倒是不错,这时有人问:“会不会简单了一点?”

    这话说的很委婉,真正的意思是“简陋”才对。

    “简单是简单,不过也节省了人力和财力。

    文协已经有茅盾文学奖和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了,总搞这种太大规模的颁奖,财政也吃不消。”

    林朝阳的话让唐达成不由得点头,文协清苦,能省一点当然是省一点最好了。

    但他想了想,觉得还有个问题,“这么弄影响力会不会打折扣?”

    “影响力的关键在于媒体的报道配合,这件事到时候还要再费心才行。”

    唐达成点了点头,不再纠结这件事,转而跟林朝阳聊起奖项筹备的具体实施工作。

    关于庄重文文学奖的讨论持续了一整天,林朝阳将自己的想法巨细无靡的传达给文协众人。

    尽管对于奖项的一些细节不太认同,但这毕竟是每届30万元的文学巨奖,最后唐达成还是认可了林朝阳的方案。

    评奖这事说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尤其庄重文文学奖还是全国性的评奖。

    不管林朝阳说的如何天花乱坠,但具体的执行主力还得是文协。

    光是协调教育部、团委、高校和大学生文学社团就是海量的工作,好在这种协调工作基本只要一次,以后每一届按部就班就可以。

    至于评委方面,唐达成提出让林朝阳来担任评委会主席,林朝阳却拒绝了,并且表明他的作品以后不会出现在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奖中。

    “评委会主席这个职务就由文协来邀请吧,我当个普通评委就好。”

    今天的讨论文协让步颇多,林朝阳最后卖了个人情,唐达成果然露出了笑容。

    “朝阳同志高风亮节啊!”

    关于庄重文文学奖的讨论结束了,但奖项的筹备工作才开始。

    有文协出马,林朝阳只需要动动嘴就可以了,很符合他的定位。

    2月23日,大年初七。

    新h社电讯:中国影片《红高粱》在刚刚结束的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影片金熊奖。

    消息传回国内后迅速扩散,引起国内电影界的巨大震动。

    作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在国际影坛地位崇高,影响力卓著。

    多年以来,国内电影人曾经无数次冲击过包括西柏林电影节在内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但却颗粒无收。

    直到去年陈凯戈凭借《孩子王》摘得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才算是让国内电影界振奋了一些精神。

    在陈凯戈摘得银熊奖之后,许多电影人又开始畅想起国产电影摘得金熊奖的日子。

    大家乐观的认为,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八年,金熊奖一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囊中之物。

    其实也不一定非得是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都可以。

    只要是能扬名国际,为国争光,获得哪个奖项并不重要!

    大家之所以会这么乐观,主要是因为有了陈凯戈的这个银熊奖。

    不少人朴素的觉得即便没有别的导演出头,等陈凯戈成熟起来,也一定会为中国电影摘得国际性荣誉的。

    谁也没有想到,中国电影斩获国际性荣誉的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大家更没有想到,第一个为中国电影擒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竟然不是陈凯戈,而是名不见经传的章艺谋。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章艺谋是何许人也。

    而另一些人倒是知道章艺谋,但他们对章艺谋的第一印象是“陈凯戈的那个摄影师”。

    新h社的电讯第一时间引发了国内电影界乃至文化界的震动,但要说这个消息真正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还是因为24日的《新闻联播》。

    西柏林电影节是23日晚上闭幕的,第二天章艺谋乘飞机飞回国内,抵达燕京后便被蜂拥而来的记者围堵在机场。

    当天晚上7点15分,《新闻联播》播放了章艺谋在西柏林电影节颁奖典礼上身着西服领奖的视频画面。

    因为去年陈凯戈在西柏林电影节拿了银熊奖,所以今年央视对于章艺谋携《红高粱》参加电影节格外重视,直接派了两名记者去。

    也因此,央视记者王建宏拍下了章艺谋领奖、手捧金熊奖的珍贵画面。

    “从来与亚洲国家无缘的西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一只闪闪发光的金熊被影片《红高粱》的导演章艺谋捧回了燕京……”

    《新闻联播》报道《红高粱》获奖消息的新闻时间长达1分钟,这无意之间创下了中国新闻界的一个记录。

    在《红高粱》以前,还没有一部电影的公映或获奖获得过《新闻联播》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一夜之间,《红高粱》斩获西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章艺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也一举成名天下知。

    新闻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而来,章艺谋仿佛一下子成了民族英雄,受到的欢迎比去年林朝阳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时热烈了不止一筹。

    毕竟跟电影相比,文学还是小众了一些,勒诺多文学奖也没有西柏林电影节的名气大。

    在章艺谋回国的第三天,陶玉书也终于从德国回来了。

    章艺谋得了奖,拍拍屁股就可以回国,但她还得忙着版权交易的事。

    尽管心中抱有很大期待,但陶玉书着实没有想到《红高粱》竟然能够一举获得西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

    高兴过后,迎接她的是各国片商热情的笑脸。

    两天时间里,陶玉书连续签了24份海外版权交易合同,累计合同额947万美元。

    一尊金熊奖奖杯、近1000万美元的合同,不枉陶玉书在西柏林待了半个月时间。

    回到燕京的她,满面红光,春风得意。

    中国电影的第一尊金熊奖奖杯是由林氏影业捧回来的,即便不考虑商业因素,也足以让她骄傲了。

    回到燕京的第二天,陶玉书就成了电影局的座上宾,去做了一场报告会。

    报告会过后,陶玉书更是成为了国内数家电影制片厂领导追逐的焦点。

    去年一部《孩子王》得了银熊奖,成就了西影厂。

    今年一部《红高粱》得了金熊奖,成就了燕影厂。

    现在谁还看不明白,只要跟林氏影业搞合拍片,得奖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各家电影制片厂对国际奖项渴求到了极点,但陶玉书暂时还没有扩大合拍电影规模的想法。

    哪怕是滕进贤找到她,希望林氏影业加强与内地电影制片厂的合作都不行。

    滕进贤还误以为陶玉书是在跟他讲条件,在几个月前的首届中国电影展上,滕进贤可是答应了陶玉书。

    只要林氏影业的合拍片能够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或者奥斯卡的最高奖项,这部电影就会票房分账的形式在国内上映。

    “这话我既然都说出来了,自然不会食言。这件事我们电影局和中影协调,争取尽快让《红高粱》上映。”

    陶玉书无奈道:“滕局,谢谢您还想着这件事,不过跟制片厂的合作确实不是一时就能扩展的。”

    “目前林氏影业跟制片厂合作的电影仅限于文艺片,算是开了个好头。

    但获奖这种事只是小概率事件,谁敢保证合拍的电影就一定能得奖呢?

    这种事不急于一时,日后肯定还有合作的机会的。”

    滕进贤怎么听陶玉书的话都觉得是托词,以为她是在为争取分账资格以退为进。

    他为此倍感无奈,这件事他要是能做主,谈一谈也未尝不可以,可惜他做不了主。

    连续三四天,陶玉书都在忙着应酬电影局和制片厂方面的邀约,直到月末才有空休息。

    这天她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但长久以来养成的生物钟让她刚到早上6点就醒了。

    她洗漱了一番后就开始为家里人准备早餐,难得吃到母亲做的饭,冬冬吃的发出了猪拱食的声音。

    “慢点吃!”陶玉书宠溺的擦了擦小家伙嘴角的米饭粒。

    “妈妈,真好吃!”

    冬冬表情夸张,语气真诚。

    林朝阳品了品嘴里的大米粥,没感觉出来。

    你小子,情商挺高啊!

    一家四口正吃饭呢,陶玉墨打着哈欠来到了厨房,身后还跟着陶希文、陶希武兄弟俩。

    见到妹妹,陶玉书本来慈爱的眼神冷却了下来。

    “你还知道起床!”

    就陶玉墨回京后的那些操作,自然瞒不过她的耳目。

    这会儿都快八点了,陶玉墨才起床,立刻就被她给盯上了。

    陶玉墨有点心虚但不多,镇定道:“我一天看这么多孩子,睡个懒觉怎么了?”

    听到这话,陶玉书差点气笑了。

    “你真说得出口……”

    “妈妈,妈妈!”陶玉书正打算火力全开,数落妹妹一番,就听到冬冬在叫她,她转过头。

    “干嘛?”

    “我吃完饭了,你陪我去抽冰尜吧。”

    陶玉书闻言犹豫,今天她休息只是不出门,不代表没事,她上午还约了陈凯戈聊电影的事。

    “妈妈又有工作吗?”

    冬冬见她的样子,脸上不禁露出失落之色。

    看到儿子那失望的表情,陶玉书心里愧疚不已,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就听冬冬又说道:“那小姨能陪我抽冰尜吗?”

    “没问题!”陶玉墨喯儿都没打,痛快的应下。

    “太好啦!”冬冬拍着手兴高采烈。

    说完这话之后,她还不忘挑衅一般的看了姐姐一眼,仿佛在说:看到没有,这个家没我得散!

    陶玉书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不过她也明白,以她的性格,是很难静下心来陪孩子玩游戏的。

    吃完早饭,陶玉墨带着几个孩子在院里玩闹。

    陈凯戈进院的时候看着这样的情景,会心一笑,又专门把几个小家伙叫过来每人给了一张压岁钱。

    “谢谢凯戈哥哥!”

    在陶玉墨的指挥下,几个小家伙异口同声的喊着。

    他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被最小只有三岁的孩子叫哥哥,陈凯戈的脸色略显窘迫。

    “凯戈,来了!”

    陶玉书的招呼声压下了他心中的羞耻之情,“婶子,过年好!”

    进屋后陈凯戈又给林朝阳拜了个晚年,等坐下之后,他又说道:“恭喜林婶!没想到《红高粱》能一举夺魁,拿下金熊奖!”

    “谢谢!”

    陶玉书道了声谢,眼神略微妙的看着陈凯戈,两人对视了一眼,陈凯戈不自然的避开了陶玉书的视线。

    《红高粱》获得金熊奖开了中国电影的先河,章艺谋名动天下,别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陈凯戈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

    在学校的时候,陈凯戈可是个风云人物,章艺谋则表现的平平无奇。

    工作之后,陈凯戈很快获得了独立执导的机会,而章艺谋却只能给他当摄影师。

    陈凯戈的电影拿了国际性奖项,章艺谋才刚刚筹备自己的第一部电影。

    在陈凯戈看来,章艺谋处处不如自己。

    可他想破头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人,竟然会先他一步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肯定。

    而且恰好去年他也参加了西柏林电影节,只拿了个银熊奖。

    前几天《红高粱》获得金熊奖的消息传回国内后,陈凯戈一宿没睡觉,他实在想不通,自己比章艺谋差在哪了?凭什么得金熊奖的不能是他?

    再进一步想,别人得奖也就算了,凭什么得奖的是他章艺谋?

    陈凯戈越想越郁闷,过年本来挺好的心情,一下子全毁了,连新交的女朋友出去约会都顾不上了。

    恰好这个时候陶玉书回国了,要约他聊聊新电影,陈凯戈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从《边走边唱》的剧本被陶玉书否了之后,他就一直在琢磨着《小鞋子》的改编,剧本都写出了初稿。

    只不过有了上次的教训之后,他打算再好好打磨打磨。

    章艺谋得了金熊奖,无形之中给了他巨大的压力。

    陈凯戈暗暗发誓,这次的新电影他只能胜,不能败,绝对不能让章艺谋踩在自己头上。

    “《小鞋子》的改编我是这么个想法……”

    陈凯戈正跟林朝阳阐述他对《小鞋子》的一些改编想法,院里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朝阳,你可真不够意思!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跟我们说一声!”

    人还没进屋呢,李拓的声音先传了进来。

    等他进屋,林朝阳才发现后面还跟着陈健功、郑万龙、张承治、祝伟四个人。

    这五人一进屋,大有一种穷亲戚来打秋风的豪横之感。

    “你说什么事啊?”林朝阳问。

    李拓不高兴道:“明知故问,庄重文文学奖啊!这么大的事我还是从文协那听到的,你可太不够意思了。”

    “哪儿都有你,评个奖也碍着你的事了?”

    “怎么没我的事?我听人说钱是你拉来的。

    30万呢!这好事你怎么能便宜文协呢?”

    林朝阳被他这话逗乐了,“不便宜文协,还便宜你?”

    李拓理直气壮的说道:“便宜谁都是便宜,怎么就不能便宜我?你这叫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说完,李拓察觉出不对,连呸了几声。

    “总之,你不够意思!”

    “少跟我这胡搅蛮缠。把你能耐的,这是全国性的评奖,你以为是你们刊物自己搞个自娱自乐的奖项?”

    硬的不行,李拓立刻放下了身段,说道:“我也是想为评奖尽一份力。不光是我,大家都想尽一份力。”

    他往后面示意了一下,郑万龙、张承治几人虎视眈眈。

    林朝阳头疼道:“你们这爱凑热闹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我们这叫古道热肠。”

    “说正事,想干嘛?”

    “我听说庄重文文学奖要在小六部口胡同颁奖,你这个思路很好,我觉得还可以再延伸一下,以后寻味斋文化沙龙就跟庄重文文学奖绑定了。”

    林朝阳觉得这个想法也不错,“可以啊,这事到时候你跟文协协商就行。还有什么事?”

    李拓有些扭捏的说:“既然沙龙跟评奖绑定了,那是不是得分我们几个评委名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