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司农寺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辛弃疾郑重抱拳。
“有幼安在,朕心甚安。”刘备欣慰的点点头,随即转向刘禅。
“阿斗,你也需时常关注此事,从中学习治国之道。”
“儿臣定不负父皇期望。”刘禅重重点头。
望着眼前的稻田,刘备心中涌动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天色已晚,我们回宫吧。”说着,刘备迈步朝马车行去。
辛弃疾与刘禅紧随其后。
回到宫中,刘备召见了许靖、李严等重臣,商讨关于占禾推广的具体事宜。
要让占禾真正惠及百姓,还需克服重重困难,制定周密的计划。
直到深夜,各项细节逐渐敲定。
“推广占禾不仅注重技术传授,更要关注民间。”
“确保种子、农具等物资能够及时、充足的供应给百姓。”刘备看向台下众臣。
“陛下放心,臣等定会妥善安排。”许靖、李严等人齐齐躬身行礼。
众人离去后,刘备独自坐在书房,心中思绪万千。
自己从少时的织席贩履,再到如今的一国之君。
这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唯独不曾改变的便是,那份为百姓谋福祉的初心。
“占禾,或许就是大汉中兴的希望之一。”刘备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的叩击着桌面。
翌日清晨,刘备再次召见辛弃疾。
详细询问了占禾的生长周期、预计产量以及可能遇到的难题。
辛弃疾一一作答,继而面向刘备躬身行礼。
“陛下,臣认为,若要占禾推广顺利,还需设立专门的农事机构——司农寺。”
“负责技术指导、种子分发以及后续跟进。”
刘备点头:“言之有理,不知幼安觉得这司农寺由何人来统领较为合适?”
“臣认为此职非太子殿下莫属。”
“太子”刘备心中有些犹豫。
虽然刘禅眼下的确有所成长,但农事乃国之根本。
看出刘备的顾虑,辛弃疾微微躬身。
“陛下,若是由太子殿下担任此职,一者让百姓看到陛下对此的重视。”
“再者便是可以使太子殿下从中得到锻炼,进而明悟治国之道。”
闻听此言,刘备不禁若有所思,片刻后,看向辛弃疾。
“好,便依幼安所言!”
“不过,此事还需由汝在旁辅之。”
“臣领命!”辛弃疾躬身行礼。
随后的日子里,辛弃疾忙碌于组建司农寺。
以及在益州各地设立试验田,推广占禾种植技术,并派遣有经验的兵卒前往指导。
这一举措得到了益州百姓的热烈响应。
他们开始学习占禾种植技术,并在自己的田地里进行实践。
刘禅跟随辛弃疾左右,学着处理司农寺的事务。
夏去秋来,占禾在益州的试种取得初步成功,产量较比去年足足增长了一倍有余。
刘备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脸上的笑容从未断过。
这日,御花园内。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铺满了金黄色的小径,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刘备身着华服,步伐稳健,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度。
漫步于园中,不时抬头望向那飘零的落叶,眼中似有无尽的思绪流转。
行至一处凉亭旁,刘备停下脚步。
扭头看向一旁随行的辛弃疾,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微笑。
“幼安,此情此景,落叶纷飞,秋风送爽。”
“汝可否即兴赋诗一首,以记今日之雅兴?”
“那臣便献丑了。”
辛弃疾凝视着飘落的落叶,缓缓开口,声音清朗:
“秋风落叶飞,御园步徘徊。
思绪如云起,豪情未曾消。”
刘备听后,鼓掌笑道:“幼安之才,果然非凡!”
“此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真乃佳作也!”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一名侍卫匆匆而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礼道:“陛下,紧急军情!”
刘备神色一凝,示意侍卫起身,并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侍卫递上一封密信:“这是从宛城传来的急报。”
“就在不久前,夏侯霸率军突袭西鄂城,西鄂城不敌请求关将军派兵驰援。”
“没想到夏侯霸竟在途中设伏,原本关将军凭借荆州军亦可不惧。”
“可是夏侯霸利用一种名为神臂弓的弩箭,击退关将军援军。”
“不仅如此,关将军在撤退途中被冷箭射中左臂。”
“神臂弓你确定夏侯霸所使用的弩箭,名为神臂弓?”辛弃疾看向侍卫,急声问道。
“回辛将军,确实如此!”侍卫抱拳。
“幼安识得这神臂弓?”匆匆扫了一眼书信的刘备,有些不解的看向辛弃疾。
“禀陛下,臣此前也曾悟得一种弩箭名为神臂弓。”
“因担忧雍凉战事,故而将神臂弓的制作之法,派人送与丞相。”
“望能助丞相一臂之力。”
“却不曾想,如今夏侯霸竟也研制出了神臂弓”
“幼安是怀疑有人走露了消息?”刘备出言问询。
“臣不敢断言,或许只是重名而已。”
“毕竟丞相做事一向谨慎,不可能会出现此种情况。”辛弃疾回道。
“幼安所言有理。”刘备轻轻点头,但眉宇间仍有一丝忧虑未散。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需查证,确保无误。”
“只是眼下夏侯霸来势汹汹,且云长受伤,宛城群龙无首。”
“幼安,着汝将手头上之事交接一下,即刻返回宛城主持大局。”
“臣领命!”辛弃疾郑重抱拳,继而快步离开御花园。
出了皇宫,辛弃疾径直前往司农寺。
将手头之事交接后,收拾行李,与榔头踏上归途。
辛弃疾与榔头骑马疾驰,心急如焚。
宛城的局势刻不容缓,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沿途,辛弃疾看着不断后退的树木。
心中隐隐感到,此次魏军军中出现神臂弓,或许并不是自己的图纸泄露。
又或者是名字相同的弩箭。
而是魏军中,出现了一位同他一样,来自后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