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解决失业的手段
经过几日的商讨,究竟是否要进行大规模的修复河堤还有疑问,但是一件事情上,却是达成了共识。
七月初四日,赵祯以河北水灾,令州县募饥民为军。
募民为军,北宋惯用的手段,这才是被贯彻地最彻底的祖宗之法。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一致同意此法。若是不将他们招进军队里面用军饷养起来,而是任他们流落在外成为流民,后果难以想象。
只是这天下,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事,国家的财政因此又增添了一笔负担。前不久刚刚削减下去的兵额,因为一场千年一遇的水灾,比之宋夏战争时期还要多,直接增长了二十余万。
而且这批兵力,根本无法投入战场,就只能够拿来巡河修路。可是宋朝厢军人数本就不少,基本上就是吃着财政饭,让他们不要出去祸乱社会而已。
通过征兵,强行降低社会失业率。和后世提高考研招生人数,以降低社会失业率的手段相比,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是以财政补贴降低社会失业率而已。
赵祯看着增长的兵额,头又忍不住大了起来,不时地唉声叹气。赵昕在一侧看见,道:“这批厢兵,父皇可让他们南下来开封,正好儿臣手下缺一批人。眼下田土部购地日多,人手短缺,自开封附近招募,又多为地痞无赖,不堪任使。”
赵祯看向赵昕,问道:“你要多少人?”
赵昕给出要求,“只要良家子!”良家子,即身份清白之人。北宋军队延续中晚唐的募兵制,大多是流氓无赖,坑蒙拐骗,奸懒馋滑,无所不为。赵昕要的是肯办事的员工,又不是大爷。
赵祯道:“此番入伍之人都是庄稼汉子出身,朕保证都是良家子。”
这一刻,赵祯哪里有天子的仪容仪表,简直和地摊上讲价的商人一样。
“约摸万人,大概是能够吃下的。”赵昕根据手下几个部长给自己的消息,说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赵祯伸出五个手指头来,道:“五万人!收下五万人来,河北被这一闹,眼下灾民以数十万计,若是能办成此事,百姓会念着你的好。”
“儿臣不过是有一家小公司罢了,目前四个部门加起来也没有万人,现在一口气收下五万人,莫不是直接倒闭关门。”
“四万人,今年那六万贯息钱便不收你了。”赵昕开医药公司,是空手套白狼,自己一文钱没有出,赵祯在这里面有百万贯份子钱。
北宋哪怕是最基层的小兵,一年下来,不算衣物鞋帽,光是粮饷至少有十贯,零零碎碎加起来至少是二十贯。一万人,那就是二十万贯,路上再有些损耗之类,赵祯这笔买卖大赚呀。
“要不然父皇您将这笔钱收回去?”赵昕小声道。
赵祯脸上不悦,和自己儿子讨价还价,也太没有面子了,传出去他怎么当皇帝,“朕好心为你寻功劳,你自己将功劳往外推是几个意思!”
“儿臣并无这偌大的本事,倘若将事情办砸了,到时候丢人更大,不若不管。”
赵祯收敛几分怒火,道:“三万人,并免息钱。若是再不答应,便休想要一兵一卒!”
估摸着是赵祯最后的底线了,尽管有些难度,赵昕还是答应了下来。这可是难得的劳动力呀,赵祯拿着烫手,自己正缺呢。
赵昕以为自己赚了,赵祯也是这个想法,心中狂喜,只是脸上还是一片正色,道:“若是出现灾民饿死的事情,朕拿你是问!”
接下来,赵祯打开兵籍,让赵昕挑选人马,反正都是厢军,都是国家的沉重负担,赵祯其实不在乎这些。
赵昕对这些根本不了解,便选了最新招揽的灾民。若是当厢军当久了,很多人自暴自弃,便是拿鞭子驱赶,他们也不愿干活了。
总而言之,赵祯卸下了身上的包袱,赵昕得到了紧缺的劳动力。赵祯生怕赵昕反悔,直接传诏枢密院,让他们尽快办成此事。
而赵昕同样需要筹划此事,直接乘车出宫,与各部部长商议此事。
行伍出身,想来都是汉子,能够安插的部门,主要就是田土部了,本来是庄稼好手,去种药田,采摘药物想来没有问题。
可是,光一个田土部,无论如何也无法吸纳近三万人的队伍,哪怕是加工部和门诊部收纳,照样收不下。
需要成立新的公司!很显然,这是必须要走的道路。但是成立什么公司好呢?赵昕的眉头紧锁,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这个时代的环境条件,又需要考虑盈亏成本。
最关键的是,得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坐在马车上,赵昕看着街道两旁的杂物,心中渐渐有了想法。
时间来到了七月,好事是不再下雨了,坏事是突然间天气变得极其炎热。积水一点点消退下去,老百姓被泡了好多天的房子,有不少倒塌,被洪水冲到街道上的杂物,清理了好几天,依旧没有清理干净。
整个汴京,此时此刻,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一个巨大的沼泽地,蚊蝇四处飞舞,原本运转地好好地各行各业,因为一场洪水,很多已经停摆,就比如定时收集百姓排泄物的粪行,已经连着一个月没有上班了。
所以,沟渠之中,随处可见的屎尿横流,不堪入目。
你以为赵昕是想要进军环保事业吗?不,他是想要进军建筑行业,这个想法之前在修筑葫芦娃主题公园的时候就出现了。
但是这一行,需要海量的人手,同时若是没有足够的订单,也很难运转起来。所以赵昕一直埋藏在心底。
这一次洪灾,汴京有不少房屋倒塌,许多人正好有着修建新房的需求,可以在短时间内吸纳这批劳动力。
有了思路之后,赵昕自己先回到东宫写了一个草案出来,然后交给太平院师生们,让他们帮助赵昕完善这个计划。
与此同时,赵昕也通过报纸,太平院学子回乡传播等手段,搜集百姓的建房需求。
不得不说,当初开办太平院之事,是赵昕最英明的决断。难怪后世无论是光头还是太祖,都喜欢当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