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自请罢官,流放永州
剩下的时间永宁侯府众人都在紧锣密鼓的修炼,自从萧以玫的事情以后,二房和三房的人也开始习武了。
不同是只有大房是学习修仙,二房和三房是修炼的内力。
资源有限,自然是紧着自家人先来,这也是老爷子最终的决定。
-------------------------------------
东济国 163年5月28日
永宁侯府 清风苑
一大早永宁侯府就被大量的官兵包围起来,整个侯府的人都只能进不能出。
这次负责抄家的是镇国公世子,虽然有猜想,但是看到张景睿还是不免松了一口气。
永宁侯府内很安静,所有的下人都已经提前转良籍离开了,整个侯府都静悄悄的得,只有萧家人一家人在前厅用膳。
张景睿进来就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自来熟的坐下来一起用膳。
“侯爷生活不错啊,正好饿了。”
“世子不嫌弃就好,粗茶淡饭味道也不错。”萧鸿波客气的说道。
一顿饭吃完,萧以蓝知道该出去接旨了。
香案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等萧家人都准备好以后。
张景睿才打开大门,让宦官进来宣旨。
萧家人身着素装,齐聚一堂,神情凝重,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忧伤。
他们知道,今日将有重要的旨意降临,而他们所能做的,唯有恭敬地等待。
大门之外,张景睿静静地站立着,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
终于,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府邸的宁静。
宦官们身着华丽的官服,手捧黄绸圣旨,神态庄严地来到门前。
他转身面向萧家人,深深地看了一眼众人,然后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宁候对江山社稷有功,但无领兵之才。自请罢官,成为庶人。圣上念其功绩,特准许萧家前往永州定居,钦此。”
声音在府邸内回荡,萧家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有人面露失落,有人眼中闪过坚定,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萧鸿波领旨谢恩,家眷纷纷跟着谢恩。
随后,萧家人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前往永州。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是心中还是充满了不舍与感慨。
在离开之际,萧鸿波站在香案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香案之上,香烛仍在燃烧,青烟依然袅袅升起。
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家族的荣耀与变迁,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更迭与演进。
萧家的大门缓缓关闭,留下了最后一抹落日的余晖。
张景睿站在门前,目送着家人们渐行渐渐远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慨。
萧家人对现在的结果还是满意的,从抄家流放到自请罢官。
不管怎么说,再也不是以犯人的身份前往永州。
也不用受官差的威胁,只要按时到达永州就行了。
但还是有护送的官员,正是刘明和他的好兄弟们。
萧一和萧二在城外候着,一共停了五辆马车。都是现代定制好的车厢,外面看起来和东济国的马车一般无二,内里实则大有乾坤。
不仅空间更大,更舒适,还有很多暗格和可以储物的地方。
马车的分配是各房一辆,祖父祖母是单独一辆马车,最后一辆马车存放的都是粮食和水。
负责押送的官差和萧一萧二都是骑马前行。
别人抄家流放的路上,脚底板都磨出水泡了,萧家人坐在马车里太阳晒不着,雨夜淋不着的。
不仅如此,在离开京城30公里的时候,萧以蓝就从空间中拿出十个冰镇的西瓜。
四个马车各一个,其他的都是护卫和官差分着吃了。
夏天和冰西瓜是绝配,本来因为燥热的天气,烦闷的心情因为冰西瓜都消散了。
整个队伍除了萧家14人,官差十人,护卫两人,一共26人。再无其他人,而且官差都是服用了忠心丹的萧家人。
所以一路上很自在,相当的悠闲。
在萧以蓝看来,和郊游差不多。
萧一给祖父祖母的马车赶车,刚才来领西瓜时。萧以蓝看到萧一热的满头大汗。
这才开始赶路半天,就已经黑了一个度了。
萧以蓝就在空间仓库中一顿翻找。
最后找到了下单购买的遮阳帽,还自带小风扇的那种。
小风扇都是充电款,所以她找了26个遮阳帽,有男款女款,还有儿童款,都是充满电的。
萧鸿波看着女儿拿出来的东西,眼前一亮。
这东西好啊,实用。
还不等箫以蓝说话,萧鸿波就已经拿着帽子去给大家讲解了。
教会以后才一人发了一个遮阳帽。
遮阳帽早上太阳没有那么毒的时候就正常戴着,中午热的时候就将风扇打开。
傍晚没有那么累的时候在戴一会,晚上统一交给箫以蓝充电。
然后第二天再接着使用,如此往复。
因为永州即将大旱,怕路上遇到流民,到时候怕是不好脱身。
萧加的队伍每天都是全力行驶,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就这样全力赶路3天,才赶到雍州的边界。
过了雍州,就是蕲州,最后才是永州。
萧家人的目的地是永州的边境,和固蒙国的接壤处。
永州地处西北,常年干旱。所以百姓都以放牧为主。
因为和固蒙国接壤,很多习俗都相近,民风也相对彪悍。
这才到雍州,如果骑马不分昼夜的前进,也要20天的时间,要是驾驶马车可能要一个月。
因为时间紧迫,萧以蓝建议白天坐马车,晚上开山地越野车赶路。
所以今日大家进雍州的坛渭县补充一下物资,然后找个客栈好好休整一晚。第二天开始就没有这么舒服的日子了。
一行人走到城门口,萧以蓝看着城墙上“坛渭县”,有一种历史额的沉淀感。
原来这就是古代的城池,萧以轩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起和萧以蓝把脑袋伸处窗外看,不仅看到了城门口的景象,还看到了门口排队的形形色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