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百姓们迷茫了,究竟谁才是国贼?
李二皇帝有自己的计划。
他要大周西王先派兵支援解决西戎麻烦,再去考虑后续帮助西王夺权的问题。
当然,如果西王能在大周郑太师的讨伐之下活下来,他倒是不介意帮一下西王。
因为郑太师的存在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个威胁!
最好换一个不是那么强势的君主当邻居,大唐才可以发展的更加安心。
...
西王。
原本西王计划好进京献礼。
但在听到郑善良有百万灾民当军队时,他选择不硬碰硬,给母后的生辰礼全部丢掉。
将大军借给大唐,继续当他的西王。
...
焦州刺史府。
郑善良在大厅中商议要事。
京城来的圣旨他看到了,让他继续平定藩王之乱,还要调他前往璋州,直面四国联盟的四十万大军。
至于军队,朝廷希望太师自行解决。
“小皇帝定是被控制,你们可有良策?”
“太师,我们可以采取远交近攻的计策,清国地大物博,四国联盟都是由清太后牵头,若是我们可以联合百越去攻打清国,危机自解。”
荀彧的办法很实际。
问题是百越答应出十万人,就说明清太后给出了更多丰厚的报酬,才能驱使百越敢对大周出兵。
没有人知道清国究竟多有钱,清国四万万百姓,大周才刚到一万万,人数上就是四倍差距。
就算如此,大周明面上的税收也是六国中最高的。
注意,是明面上,清国一直没有公布税收情况。
从最朴素的对比方式来看,人口是大周四倍的清国所拥有的财富,不会比大周少,甚至还会多。
郑善良认同这个办法,他思索道:
“要想瓦解四国联盟,必须让他们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
“百越作为出兵地方,想来百越王心中定有不满。”
“鹑首、鹑火、鹑尾,你们三人回京,找到百越使者童陀。”
玄字号杀手鹑首、鹑火、鹑尾出现,领命之后消失在大厅中。
郑善良必须见一眼百越王!
“荀彧,焦州重建进行的如何了?”
“回太师,学生已经将灾民进行合理划分,粮食完全够用,在抄家之后,从焦州官府和商贾府中合计搜出十万万斤粮食。”
“太师,焦州百姓三年前的数据为三百万,三年大旱后,登记在册的灾民只有一百万人。”
领取赈灾粮的都会做户口登记,收集数据并不是难事。
三百万人,变到一百万人。
三年时间,死了两百万人,太惨痛了。
“焦州需要休养生息,不能再将灾民当作士兵,但我们可以招兵买马,留下百姓开垦荒田,在招收十万灾民为将士不行,从零开始练兵速度太慢。”
郑善良手指点在桌面的大周地图上,最好的办法是一名老兵带一名新兵,他看向北方。
猛然握拳,沉声道:
“镇北军该南下了。”
藩王之乱开始,就算镇北军无诏,抗旨也必须南下。
镇北军的作用之一本就是对付藩王,今有藩王作乱,必须出动镇北军。
他开始写信,传回北境。
...
北境有郑善良传授的知识,工业水平发展的极其迅速。
磨刀不误砍柴工。
经过三日学习,还有矿产资源分布,他们已经可以掌握“蒸汽机”的制作。
在今天,就是蒸汽机投入使用的时间。
霍去病站在一旁,他看着庞然大物发出“轰鸣”之音,冒出滚滚浓烟,立刻将蒸汽机投入到生产当中,打造全新的兵器和铠甲。
兵工厂出现了。
哐当——哐当——
无数工匠热火朝天,赤膊上身,锻造新装备。
这时,有士兵跑来。
“将军,焦州来信。”
霍去病拆开信一看,是太师的信,信中说藩王作乱,需要调动镇北军南下平叛,可能会遇到百万清国大军,还有宣王阻挡。
“百万大军,何惧之有。”
他攥紧密信,高声道:
“点将,南下!”
北境动了起来。
开始点将。
霍去病安排十万人,由他亲自带队南下平定藩王之乱。
这些人全都安排上崭新的装备。
章寒忠于太师,留下来继续盯着蒸汽机运转。
清国商人带来火铳,火铳射程很短,准心等不到保障,本意是想拿鸡肋的火铳换取大周商品。
怎料匠人们在看到火铳的那一刻,想到了书中内容,得到灵感启发,居然开始尝试制造火铳。
不是那种传统火铳,打一发,还需要重新塞火药,并且还要压实火药,换弹一次好几分钟的那种。
而是制造出弹丸模式的火铳,可以连发!
霍去病带上好一些刚研制出来的火铳,组成百人的火铳兵,跟随十万大军南下平定藩王之乱。
...
镇北军一动,天下哗然!
宣王收到消息后,不敢耽搁,立刻催促清国发兵。
清太后和倭国商议完毕,居然真的从宣州借道,将百万旗兵带入大周,百越方向也出现四十万大军。
加上宣王的十万大军,一共一百五十万大军出现。
一百一十万用来阻击镇北军。
四十万用来伏杀郑善良。
...
京城。
丞相府内,董丞相坐立不安,他儿子传来来说,西王和大唐联合了。
这一刻,他心中无比后怕。
他好像错了,如今天下纷争四起,郑善良一死,大周很可能会被环伺在侧的诸国合围!
可事情已经做了。
丞相真的是老糊涂了,他聘礼已经收下,相当于宣告天下,相府千金嫁给宣王,他已经被打上宣王标签,无法回头。
一步错,步步错,也只能将错就错。
小皇帝已经被软禁。
禁卫军被百官设计,联合畿卫军坑杀了半数禁军,如今那些禁军纷纷逃命,想要离开京城。
但京城已经走不掉了。
之前想着运粮来京,大赚一笔的其他州粮商一进入京城,就如肉包子打狗一样,有去无回。
他们的粮食被克扣,畿卫军上位,把控朝廷。
甚至畿卫军带队攻破太师府。
好在管家有着比狗还敏锐的嗅觉,早早带着太师府众人离开。
人挑选的都是心腹,以及太师美妾三人。
一路朝着焦州而去。
京城沦陷,不得不跑。
大周局势瞬间发生巨变。
那些畿卫军在城内为非作歹,肆意妄为。
一时间,百姓们茫然了,看着这些收取保护费,还爱贪小便宜的畿卫军,都分不清究竟谁才是国贼。
这一对比,好像郑太师才是大周肱骨之臣,一心为了大周。
而其他人更多是为了一己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