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帝年幼我掌权,女帝掌权我隐退 > 第63章 龙凤柱击杀工部尚书

第63章 龙凤柱击杀工部尚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百官情绪无比激动,一副不把郑善良杀死向焦州百姓赔罪,他们就罢官不干的姿态。

    小皇帝还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呢,她用着萌萌哒的大眼睛看向老师,眼眸盈盈宛若秋水,纯洁清澈。

    在那双眼神中有着茫然与无措,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低声求助。

    “老师,帮帮我,他们好吓人。”

    “陛下别怕。”

    郑善良温柔安慰一声,面向百官,他将信从工部尚书手中接过,快速看了一眼。

    确实,信中所说,焦州多地灾民暴动,都在用绝食来抗议为什么朝廷要用有沙子的赈灾粮,这不是瞧不起人么。

    而且此轮抗议已经导致灾民大片死亡,灾民要求朝廷交出幕后真凶,换成好的赈灾粮。

    不然就算是饿死,死外边,也绝对不会吃朝廷一口东西。

    看到内容后,郑善良都忍不住笑了。

    饿着肚子的灾民绝食抗议?

    这是他今年听到过最好笑的笑话了,他真的是被气笑了,当即举起信件,用力一抖。

    “真是笑话,焦州大旱三年,你们是觉得他们有体力去抗议,去大喊大叫,还绝食抗议,你们是不是以为灾民喜欢饿肚子?”

    “用沙粥赈灾,确实是本太师一人所为,这样做,自有一番道理,何不让箭矢多飞一会,或许会有意外发生呢。”

    工部尚书据理力争道:

    “下官不才,但也是工部尚书,知道箭在射出去之前,必须要先有靶子,郑太师的箭矢连靶子都没有,飞多久都会空靶!”

    主人都把事情安排到这一步了,他必须好好表演,说不定会得到主人看重。

    “况且箭矢能飞多远,100米,还是200米,时间转瞬即逝,想来郑太师的箭已经坠落了吧。”

    工部尚书感觉此刻便是他的高光时刻,在百官面前怒怼郑太师,将郑太师怼的哑口无言。

    郑善良一点都不着急,且不说禁军在门外候着,他昨日用飞鸽传信询问赵云焦州灾情进展,回信也快到了。

    就是这时,信使及时赶来。

    “报,焦州急报。”

    八百里加急的信使一夜未眠,总算是赶到了。

    小皇帝看到信使又来,心中有些好奇,她开口了,声音清脆:

    “念。”

    信使连忙拆开信,看了一眼,勃然大怒,他强忍怒火,开始念信。

    “草民赵云,得太师看重,成为太师府门客,领太师之命,前往焦州赈灾,天不遂人意,焦州三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

    “经查,焦州灾情隐瞒不报之事,乃焦州刺史从中作梗,且在朝廷赈灾之时,联合兵部尚书截断第一批百官捐献的赈灾粮。”

    信很长。

    很快,信使念到最让人生气的部分。

    “焦州灾民众多,偏偏有商贾家仆伪装成灾民领取赈灾粥,还故意闹事打砸闹事,草民无法根除,只抓到一些,附上家仆认罪书,和十万灾民血书一封!”

    一份是认罪书,一份是血书。

    在此刻形成了鲜明对比。

    认罪书中,赤裸裸的揭开了商贾因为赈灾粮掺入沙子,心怀不满,让家仆故意闹事的详细经过。

    而血书,则是灾民一字一句,都是用血所写。

    ——焦州五百万灾民,叩谢郑太师赈灾之恩,还请朝廷莫要怪罪沙粥一事,饥饿三年,连泥土和草根都能吃,粥中有沙,有何吃不得。

    再次感谢郑太师给了焦州灾民一条活命,望朝廷不要断了赈灾粮,不要听信奸人对郑太师的中伤,让心系大周百姓的郑太师寒心。

    ...

    信念完了。

    工部尚书愣住了。

    不是,那可是掺了沙子的粥啊,这些灾民真的吃的下去?

    他不相信,失态的跑向信使旁边,夺过信件,查看起来。

    这一看,不得了不得了。

    信使所说都是真的。

    灾民真的用血书写了感谢信。

    这可是民意啊,历代君主都很少有人受到如此多的百姓感谢。

    却在大周权臣身上看到。

    工部尚书转头看向凤椅旁站着的郑善良,又看了眼懵懂无知的小皇帝。

    他苦涩一笑,假臣真君,真君无能,究竟谁才是大周之主?

    莫不是二圣治国。

    他输了,输的很彻底,还在朝堂上将郑善良彻底得罪,代价是什么,他早已经想清楚。

    为了不落到一个被折磨致死的下场,工部尚书看向龙凤柱,用力撞了上去。

    砰——

    工部尚书头破血流,他感觉世界都变的恍惚,眼前一片黑暗,身体重重的倒在地上。

    (龙凤柱击杀工部尚书)

    死了,工部尚书死了。

    郑善良挥挥手,让禁军把尸体拖下去,宫女和太监立刻清理血迹。

    “本太师射箭,从来不看有没有靶子,自然会有人冲上来当靶子,诸位觉得,是与不是?”

    “是是是,太师所言极是。”

    “太师金口玉言,定是有其中道理,下官无法领悟,是下官无能。”

    百官怂了,怂的很是彻底。

    没想到这种郑太师连这种逆风局都能翻盘,特喵的太不是人了吧。

    现在没有人在敢拿赈灾粮说事了,纷纷当起了缩头乌龟。

    六部尚书,已去其三!

    剩下的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有种唇亡齿寒之感,他们看着光洁如新的龙凤柱。

    不知为何,他有种预感,以后的他也会死在撞柱上面。

    他们是理解工部尚书为什么要死。

    不死的话,会被郑善良折磨,折磨到死后,还会被烧成灰,给家里人送去。

    不对,是全家都会被烧成灰。

    现在提前寻死,或许可以保全家人。

    要说为什么这样想的话,实在是户部尚书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宛若昨日刚发生的一样。

    郑太师才回京多久?

    一个月不到,除掉一半的尚书,还干掉了畿卫军指挥使佟安,闯入过太皇太后的祈年殿。

    老天爷何其不公,为什么不派个人治一下郑善良。

    ...

    这时,丞相继续完成之前被打算的事。

    “陛下,既然事情已经解决,那圣旨该下达了。”

    “老臣觉得,五经博士出走,大周不可一日无师,应封郑太师为天下之师,传授天下学子学问。”

    “礼佛卿不知佛真意,佛不察民生疾苦,大周的佛不能保护焦州百姓,那佛便无用了。”

    “相反,佛无用,太师却能保护焦州百姓,陛下可准许天下百姓立太师长生牌,享受香火供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