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功勋流传
然而,文官们的眼神似乎不对劲!
陛下尚未回过神,已被官员捆绑,随后出城向隋军投降。
攻打高句丽王城之战结束得极快,一半军队还未进入隧道,战斗已结束。
他们军队毫无抵抗之意,见隋军,领军将军直接跪地投降,士兵早将兵器丢在一旁,无意战斗
在这片辽阔的疆域中,隋军虽只以半数兵力出征,却已令敌军望而生畏,以至于他们仅是瞥了一眼,便不敢再轻易交锋。
“陛下,战事已毕,王城已被我军占领,敌国之主已被擒获,此刻众人正恭候您的驾临!”
宇文成都迅速传来捷报。
隋炀帝本欲安寝,闻言顿时精神焕发:“竟如此迅速?”
宇文成都亦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他们原以为,高句丽凭据城池之利,即便战况顺利,也不可能速战速决。
“确实,城门之战几乎无损,只有几人在争夺功勋时互斗受伤,其余并无重大伤亡……”
来者简洁地汇报了当前状况。
“走,我们亲自去看看!”
隋炀帝得意洋洋,随即携宇文化及穿越秘道,向高句丽王城进发。
“这秘道真是奇妙,为何我并未感到呼吸困难?”
隋炀帝好奇地望着眼前的秘道,向宇文化及询问。
两人行于秘道之中,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
“或许是这些黑石在加热后产生了奇特效应吧!”
宇文化及猜测道,随即向隋炀帝解释。他们缺乏现代化学知识,无法知晓高锰酸钾受热后的反应。
眼前的秘道令二人惊叹不已,坚固异常,长达千米却未见丝毫崩塌迹象。行走在其中,他们甚至感到一种莫名的抗风之力,仿佛自身也变得更具攻击力。
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他们开始相信,这场胜利或许得益于这秘道的神秘力量。
果然,叶修的实力强大无比,不愧是修筑过长城的强者。
“这就是高句丽的王城?开什么玩笑,比大隋的一个县衙还小!”
原本隋炀帝满心征服强敌的豪情,但眼前的王城让他颇感失望。他未曾料到,高句丽竟如此弱小,而自己竟败得如此惨烈。
原本征服异族的雄心壮志,瞬间变为征服弹丸小国,这让隋炀帝心中不悦。他的万世功业在此刻成了笑柄,率大军攻打高句丽竟落得如此境地,岂非天大的讽刺?
“这可能是他们的临时王城吧?”
宇文化及皱眉安慰隋炀帝,他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高句丽的王城的确简陋。
“罢了,先去看看这些人究竟如何!”
隋炀帝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无论如何,高句丽已被他攻下,现在必须面对他们。
“陛下,高句丽之主已擒,王城已被攻克!”
宇文成都于城门前迎接隋炀帝,单膝跪地禀告。
“嗯,做得好,朕封你为天地无敌大将军,今后要再接再厉!”
隋炀帝点头,对宇文成都说道。
“谢陛下!”
宇文成都闻言,兴奋地向隋炀帝叩头致谢。
进入王城,步入皇宫,虽然宫殿富丽堂皇,但隋炀帝仍不满意,这里怎么看都显得寒酸。
“你们的君主何在?带出来,竟敢让大隋不快!”
坐上皇位,隋炀帝淡然地看着众人说道。
“陛下说笑了,我怎敢在陛下面前自称君主,我只是个小国之王……”
高句丽国王苦笑,跪在地上,淡然回应。
“是吗?知错了吗?”
隋炀帝淡笑,随即问道。
“知错,知错,我不敢挑衅天朝威严,自掘坟墓!”
闻言,高句丽国王连连点头。
“不错,杀了吧,找个地方埋了!”
隋炀帝点头,赐予其痛快的结局。他来高句丽并非为了听其认错,而是要占据北方领土,确保日后北方不再有其他国家侵扰。
“隋炀帝,这家伙的尸身交给我处理,我要给高句丽后世送上一份礼物!”
叶修淡然对隋炀帝说道。
“送礼?”
隋炀帝皱眉,好奇地看向叶修,不知他有何打算。
“没错,我会这么做……”
叶修随即向隋炀帝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高句丽官员闻言面色骤变,脸色苍白,看向叶修的目光充满恐惧。他的想法太过可怕,是要将高句丽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大隋官员则一脸兴奋,纷纷问: 这也能行?
“哈哈哈,不错,不错!如此一来,既恶心了那些家伙,又让大隋王朝的功绩流传万世!”
隋炀帝兴奋起来,高兴地对叶修说道,显然他已同意了叶修的提议。
随后,叶修持隋炀帝的旨意离开,找到被屠杀殆尽的高句丽王室的尸身。命令士兵,叶修拿出罗盘,找到指定坐标,吩咐士兵在此挖掘。
挖出一座巨大的陵墓后,叶修将尸身尽数投入深坑,同时让他们每人背负一块石碑,皆呈跪姿。接着,他又将一些高句丽的历史文物一同丢入,最后覆土掩埋。
此处正是后来高句丽考古学家发现所谓“叶修墓”的位置,如今,叶修让他们在此处见识高句丽皇室的陵墓!
实际上,高句丽并非今日高丽的祖先,其活动范围在现今的黑龙江一带。因历史上赫赫战功,与隋唐均有交战,并多次获胜,故被高丽人视为祖宗。
真正的高丽祖先是新罗和百济,但这两国实力弱小,根本不是唐朝对手,至今在高丽仍有他们向唐朝称臣的历史证据。
你们既然钟爱高句丽,我就用高句丽恶心你们,让你们日后听到高句丽之名便感厌恶,看你们还敢不敢篡改历史!
言罢,叶修转身走向秘道入口……
此番,他欲于隧道之首镌刻烙印,以昭示此乃大隋王朝之伟迹。
&34;大隋大业五年,此隧洞开凿,直指高句丽皇都,一役定乾坤,高句丽灰飞烟灭!&34;
叶修迅速将辉煌战绩铭刻于隧道入口,字迹苍劲,威严无比。
另一侧,叶修令隋炀帝诏令高句丽遗臣在此立下“圣李赵”功德碑,颂扬隋炀帝荡平高句丽之功,同时于隧道内刻下群臣之名,以示纪念。
隋炀帝见状,心满意足,此举方能彰显功勋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