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给秦始皇修长城 > 第43章 想出此策

第43章 想出此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现场一时寂静,这确是最佳方案。

    &34;然而,此法可行否?&34;

    一位先前持异议的修士提出疑问。

    &34;不如,我将此事公示于网络,听听民众之意如何?&34;

    吴局长试探性地提议。

    在所有专家默许之下,灵文局尝试性地推行变革,将计划公布于网络,静待全民讨论。

    &34;好了,泥土已悉数挖出,杨教授,长城顶部似有兵俑,我们不敢轻易触碰,还请劳烦您……&34;

    此时,长城的挖掘工作已近尾声,五百丈的挖掘进度迅速,唯有万里长城中央尚余些许泥土。

    &34;顶部竟有兵俑?&34;

    杨教授闻言面色一沉,带着专家团队直奔长城之巅。

    此处的兵俑数量稀少,仅两三名簇拥一处,显然是记载着某个特殊事件。

    &34;大家小心些,切勿损坏了这些兵俑。&34;

    杨教授皱眉,随即开始工作。

    清理工作迅速,泥土轻易从兵俑身上剥离。

    显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组人物雕像,与秦始皇陵内的兵俑截然不同,雕像工艺精湛,神情庄重。

    每个人物凝视远方,眼神深邃,充满自信与智慧。

    &34;这是蒙毅、蒙恬,这两人是何人?&34;

    杨教授首先认出了蒙恬和蒙毅兄弟,毕竟在兵俑中,他们出现次数最多,印象极深。而他们身旁的两人,他却不识。

    此刻,蒙恬与蒙毅手持长卷,似乎正向中间两人展示着什么。

    中间一人侧耳倾听,脸上满是满意之色,而旁边之人滔滔不绝,仿佛讲述着美好的愿景,连蒙恬和蒙毅也听得如痴如醉。

    &34;扶苏,叶修?&34;

    看到两人的名字,杨教授面色微变,瞪大了眼睛。

    扶苏他知晓,大秦帝国第二代帝君,叶修这个名字他曾在驰道的碑记中见过。

    &34;叶修,来历不明,主持修建万里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安置城及驰道,助帝国建立水泥工坊,改良冶炼技艺……&34;

    如同兵俑一般,每尊雕像背后记载着他们的事迹与功勋,但叶修的身后几乎全是功绩,似乎没有多余的空间记录他的生平。

    杨教授瞪大双眼,惊讶地看着这一切。

    &34;嘶,这竟是万里长城的设计图!&34;

    转身一看,原来蒙恬和蒙毅兄弟手中的正是万里长城的设计图,虽只局部,却异常详尽精确,甚至误差范围都标注得极为完整。

    显然,这已是国宝级别的文物。

    &34;杨教授,您看这里还有一块石碑!&34;

    突然,一名考古人员对杨教授说道。

    雕像前,一块巨大的石碑矗立,碑上满是文字。

    &34;留给后世的警示?&34;

    看到石碑上文字的标题,杨教授面色一变,瞪大了眼睛。

    &34;吾等修建万里长城,并非示弱之举,非惧匈奴之凶,蛮族之横,亦非傲慢之举,一意孤行,断绝四方交往,妄自尊大,皆非吾等初心。实为自保之策,高墙耸立,抵御外敌,减战争之伤亡,保华夏安宁。长城可聚百万雄师,进可攻,退可守!然万里长城虽坚固,进退无敌,吾等亦知故步自封难发展,诸多灾祸源自内部,强敌非高墙所能拒。故留警示予后世:万里长城立于疆域,却有门通达天下,心有壁则无法感知差异,长城终有消逝之日,然吾辈能以血肉筑起比万里长城更宏伟的长城!——叶修!&34;

    读罢这段文字,杨教授停顿片刻,感慨地望着石碑,望着万里长城。

    对于修建万里长城,世人有多种解读,有人认为是因惧怕匈奴而避战,有人视其为大秦帝国封闭的象征,科技与文化发达的大秦不屑与其他蛮族交流,最终走向衰败。

    然而,目睹此景,杨教授不禁发出感叹。

    万里长城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大秦人眼中,它是战争利器,可聚集百万雄师,亦可固守疆域。他们明白长城会带给华夏强烈的依赖,但也努力克服这种依赖。

    在亚洲大陆,大秦帝国犹如璀璨明珠,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故筑起万里长城,向四方展示力量,同时军队并未懈怠……

    &34;万里长城终有不在之日,然吾辈能筑起血肉,建起比万里长城更宏伟的长城!&34;

    这是何等豪情壮志之人所说之言?

    杨教授发出如此感叹。

    很快,长城考古现场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许多人关注着万里长城的发掘,消息一出,引来众人围观。

    尤其是石碑上的文字被译出后,现场的人们激动不已。

    &34;万里长城犹在,民族浩气永存!&34;

    一位网友看完后留下这句话,众人见状,纷纷留言表示赞同。

    的确,万里长城如同中华民族,生于天地之间,和平时是风景,战时是前线。和平时是隔阂,见证文明交融;战时是屏障,竭力守护一切。

    看着长城上的留言,网友们纷纷留下心声,此刻他们对大秦王朝的热爱更深了……

    “各位道友,你们可曾听说,古宝司考古署的最新通告!”

    此时此刻,古宝司的讯息在灵网上流传开来,迅速吸引了所有修士的瞩目。

    “若将万里长垣分段交付各州府挖掘,诸位以为如何?”

    古宝司的公告栏上,赫然列着这个议题,无论官网、灵微或是其他传音符平台,皆是此言,显然古宝司正竭力推广此事。

    “此言当真?”

    修士们的首要反应是怀疑是否遭到了灵网黑客的侵扰,毕竟挖掘万里长垣,如此重大的事,岂能轻易外包?

    “千真万确,家兄在古宝司任职,他说如今古修学府的弟子都不敷使用,竟征召古文系弟子协助,以长垣之浩大,若交由古宝司,恐怕难以胜任,故此想出此策!”

    很快便有人站出来解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