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天幕直播历史,古人都震惊了 > 第103章 八柱国

第103章 八柱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宇文泰假托周礼,设立六军,由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位柱国大将军各领一军,宇文泰总领六军,宗室代表元欣只是名誉头衔。】

    【六位柱国大将军之下,设有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有两个府,一共二十四个府,这就是府兵的系统。】

    【杨忠就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六位柱国和十二大将军之间相互制衡,“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宇文泰对军队进行整合,吸纳汉族士兵进入军队。此时“反汉化”依旧是主流思想,于是宇文泰给各位将领赐复胡姓,麾下的士兵都改成一样的姓氏。】

    【将领和士兵同姓,是从部落兵吸取的经验,极大地加强了军队凝聚力。同时消解了门阀姓氏的影响,现在将士都是一个姓了。】

    不少世族忍不住皱眉,姓氏是他们的根,是身份的证明。只要一说“琅琊王氏”“清河崔氏”,大家就明白他们的身份了。宇文泰给勋贵们赐胡姓,营造的是一种“世族不重要,赐姓才高贵”的氛围。

    【宇文泰赐复胡姓,和孝文帝改汉姓,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促进民族融合。孝文帝照搬汉人士族门阀的理念,想将鲜卑贵族融入到门阀系统中。】

    【而宇文泰顺应了反对汉化的舆论,赐复胡姓,满足了当时人们的情绪,削弱胡汉矛盾。】

    【宇文泰雅好儒术,精通汉文化,但他并不是极端汉化主义者,而是博采众长,保留了一部分鲜卑文化的优点。比如勇武善战,与谈玄论道的汉人士族相比,更加朴素务实。】

    【这一系列改革,填补了孝文帝改革的空缺。民族融合,并不是完全舍弃本民族的特点,在鲜卑人壮大的客观事实下,生硬的汉化改革只会引来反扑。】

    【胡化并不意味着退化,但对于中原政权来说,汉化与封建化才是最需要的。因此,宇文泰用儒学摒弃胡人愚昧落后的习俗,打压谈虚语玄、崇佛论道的社会风气。】

    【设六军,封八柱国,赐胡姓,这种种举措看似简单,但实行起来考验的是宇文泰的政治手段。】

    宇文泰脸上噙着笑意,落笔的速度更快了,抄未来自己的作业,这再合适不过了。

    高欢也学到了很多,宇文泰确实有资格做他的对手。

    但是宇文泰那边鲜卑士兵少,自己这边大部分都是六镇士兵,他们对于反汉化的呼声是最强烈的,自己只能使用一些理论和手段,但是不能照搬。

    他把高澄拉过来一起看,高欢忍不住叹气,别的不说,汉化的官员确实好管啊,他手下的胡人军官,不少人贪污暴敛,连他都管不了。

    【胡姓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杨坚下令恢复了汉姓。这也挺好,虽然“独孤”“贺兰”“宇文”之类的胡姓挺好听的,而且有辨识度,但是有的胡姓确实拗口不好听。】

    【其中就有一些喜闻乐见的例子,比如普六茹忠、普六茹坚、大野虎、大野渊、拔拔无忌什么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避讳“虎”字,不如就叫“大野武”或者“大野兽”吧。】

    贞观年间,众人直接把口中的茶喷了出来。举例的这些人他们再熟悉不过,但是这么写出来还是让人很难绷。

    李世民摇了摇头,想把那个名字踢出脑海。他姓李,他出生前就恢复汉姓了

    长孙无忌握着茶杯的手剧烈颤抖,比起李世民,他受到的冲击更强烈。因为长孙氏以前真的是拔拔氏,还是辅佐拓跋家创业的重要力量。

    但史书是孝文帝改革后编的,长孙出现的频率更高,长孙无忌也觉得自己本来就姓长孙。而现在,“拔拔无忌”这个称呼在他的脑海回荡

    【恢复政治秩序很重要,五胡十六国匆匆建国又草草灭国,虽有雄主建立基业,却难以传给子孙后代。】

    【这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沦丧,不是单纯的胡人好内斗。南朝刘宋是个纯粹的汉人王朝,但发生了很多奇葩突破底线的事情,刘裕和刘义隆都是少有的正常皇帝了。】

    【孝文帝非常向往汉文化,在接见了南齐的使者之后,感慨“江南多好臣”,大臣李元凯不高兴了:“江南多好臣,一年换一帝。江北无好臣,百岁换一主。”】

    【江南确实多好臣哈哈,宋齐梁陈都是下克上,权臣上位的。】

    【百岁换一主太夸张了,拓跋家能活到四十岁就高寿了。】

    拓跋焘自从戒了寒食散,情绪就稳定许多,见此只是冷哼一声。宗爱已诛,自己肯定活得比原来久。

    刘义隆则是陷入深深的怀疑当中,辅政大臣们杀了他大哥二哥,迎立他做皇帝。江南多好臣?真是讽刺。

    【在周惠达的引荐下,宇文泰见到了苏绰,发现了他的才能。他与苏绰彻夜谈论治国之道,越听坐席靠得越近。】

    【苏绰重视地方官员的品德,草拟了《六条诏书》: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还制定了户籍记账方法,要求“朱出墨入”。】

    【在宇文泰的大力支持下,百官必须学习这六条内容和记账法,否则不许做官。还专门开设学校,让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

    【《西魏大学习》】

    【宇文泰对苏绰很信任,凡是他举荐的人,都能得到任用。有事外出,会把签好字的空纸给苏绰,紧急的事情也可自行决断,宇文泰只是事后了解一下而已。】

    【苏绰勤俭质朴,总是日夜思虑国事。最终积劳成疾,四十九岁就去世了,令宇文泰恸哭不止。】

    【苏绰的葬礼,为了保护他的品格,只用一辆白布车运送,宇文泰和百官公卿步行送至城外。下葬时,宇文泰用太牢之礼祭祀,亲自撰写悼文。】

    宇文泰握着苏绰的手说:“我欲与卿共定天下,你怎能舍我而去呢?”

    苏绰认真答道:“公之心意,我都明白,一定保全身体、为国自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