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世民的“多情”
【其实唐太宗的谏臣也不是一直猛烈批评他的,连魏征也有夸赞太宗的时候。毕竟君臣之道嘛,总得张弛有度,得罪了君王也不利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李承乾被过度批评,确实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李世民揽过几个孩子,之前天幕讲过太子的事,他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现在他会抽空亲自教育孩子,观音婢也增加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现在高明肉眼可见地开朗了许多,不再像从前小大人似得了。
【欧阳修曾评价李世民“牵于多爱”,作为君主感情有点太丰富了。李世民确实是一个感情非常热烈的人,所以长孙皇后去世之后他有些不知所措,后来把满溢的感情投注到了他们的孩子身上,李泰就是因此才越来越受宠。】
【其实多爱的不只是李世民,他的臣子和妃嫔对他的感情也很强烈。毕竟在古代社会,帝王就是高高在上的天,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对你投注热烈的信任与欣赏,当时的人很难不迷糊。】
【比如太子李承乾,他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偏激,除了严厉的谏官和身体的残缺,很难不说也是因为嫉妒李泰比他受宠。他的一些自暴自弃的离谱过激行为,也有可能是为了吸引李世民的关注。】
长孙皇后摸了摸李承乾的头,李承乾的脸不好意思地红了。
李泰悄悄别过脸,就算自己不可能争储了,他也要做父皇最喜爱的儿子!
【李治更不用说了,父子两个黏黏糊糊的,李治十六岁了还住在太宗身边,臣子们都忍不住催促让太子“出阁”,以免耽误李治学习。后来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父子两个都舍不得彼此,出征前抱头痛哭。】
臣子们:!陛下父子亲情固然令人感动,但是亲征高句丽能不能细说啊,原谅他们这些经历过隋末乱世的人,对于亲征高句丽真的有心理阴影了!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那几个月,龙袍都穿破了也不换。大臣们看不过眼,劝李世民换一件衣服。李世民则表示:这件衣服是我和稚奴分别时穿的,我和他约好了,只要不见面就不换衣服。】
【后来李世民返回途中,李治前去迎接他。李世民得知消息后,直接快马加鞭跑到潼关,李治将新的龙袍交给他,李世民这才换下来。】
【还有就是著名的两度帖,也是亲征高句丽时写的:两次收到皇宫的信,没看到稚奴你的,爸爸总是担心你会死掉,今天收到了你的亲笔书信,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以后只要你头风发作,就要立即告诉我。哪怕是小病也要一一禀报,爸爸现在想你想得快要死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大臣们大臣们搓了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忍不住看向襁褓中的李治,没想到九皇子这么受宠,难怪天幕说他们父子黏黏糊糊了。
【以及活在回忆里的杜如晦,杜如晦身体不好,贞观四年就去世了。杜如晦死时,李世民大哭不已,三日不朝。后来每每想到杜如晦,都忍不住哭泣,他经常和房玄龄一起追念杜如晦,某种意义上来说,杜如晦是大唐白月光的白月光了。】
李世民大惊失色,贞观四年,那克明的寿数不多了啊!连忙令人请孙思邈医师过来。
【李世民曾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想起了杜如晦,哭着对房玄龄说:“你们曾经一起辅佐我,现在我却只能赏赐你一个人。我听说鬼神害怕黄银,我再给你一条黄金带,你拿到杜如晦的灵房去吧。”】
【有一次李世民吃到一种很甜的瓜,想到杜如晦吃不到,就将房玄龄叫进宫来。房玄龄见到李世民在哭泣,听李世民说本来想赐给二人尝尝,结果现在只有房玄龄能吃到了,房玄龄也伤怀不已,于是将剩下的瓜放到杜如晦墓前。】
杜如晦为陛下和房玄龄的情谊很是感动,但听天幕讲述别人是如何怀念自己的,总感觉怪怪的,好像自己还活着就要被送走了。
【房玄龄也很偏爱李世民,比如遇到威胁李世民的事情,一向温和的房玄龄杀心最重,第一个主张不留后患。还有就是经典的“陛下兼众美而有之,靡不备具,微臣深为陛下惜之重之,爱之宝之。”可以说是滤镜非常厚了。】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去世,临终之前,李世民亲自到病床前跟他诀别。之后又为他废朝三日。】
【初唐的功臣们大多比李世民年龄大,这虽然避免了主衰臣壮的事情发生,但这也意味着,李世民要亲自一个个送走那些曾经共同奋斗过的臣子们。李世民又是个很念旧情的人,总是时常怀念,伤怀不已。】
李世民忍不住要哭了,妻子儿女父亲臣子都先后离自己而去,光是想想就觉得孤寂。
【贞观二十三年,在经历了无数离别之后,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含凤殿,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的谥号一开始是文,但是后来李治觉得单字怎么能概括我老爸牛掰的一生呢?于是将李世民的谥号追谥为文武圣皇帝。】
众位臣子本来为李世民的寿数大惊失色,陛下您怎么才活了五十二岁啊!房乔那个家伙都活到七十岁了。又被后面李世民的谥号干沉默了。
谥号这种东西吧,不是越多越好的,有时候多了就不值钱了。你听听文帝、宣帝、明帝之类的多简洁好听,一个字就能道尽皇帝的毕生功绩。这个文武圣皇帝吧很难评。
李世民也沉默了,稚奴啊,你的心意耶耶心领了。你的出发点很好,但先别出发。
【后来李隆基也追谥唐太宗,天宝八年,加谥为文武大圣皇帝。好家伙大圣,感觉要成仙了。天宝十三年,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这个大广孝是非加不可吗?
太上皇李渊:好一个大孝皇帝,孝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