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天幕直播历史,古人都震惊了 > 第10章 太子们,辛弃疾,靖康之变

第10章 太子们,辛弃疾,靖康之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禁感叹道:“太宗皇帝天纵英明,却累于多情,总是在亲近之人身上犯糊涂。虽然朕不曾亏待过你们这些皇子,但是若论起来,你们是万万不能越过太子去的。有多少前车之鉴啊,你们万不可乱了长幼之道。”

    刘彻感到诧异,这个太子如此荒唐,最后甚至意图谋反,然而李世民也只是将其废为庶人,发配黔州。看来天幕所言,李世民情感丰富,确实如此。

    【鹬蚌相争,李承乾与李泰两败俱伤,最后被立为太子的却是李治。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李世民选择让柔善且跟哥哥们没有冲突的李治来当太子。

    【由于李治年龄小,李世民吸取了大儿子的教训,把李治放在身边亲自抚养长大,李治十六岁了依旧住在太宗的寝殿旁边。】

    【虽然李世民已经极力想要培养太子李承乾,但最终结果来看,李世民对太子的教育是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子老师虽多,但大多都是兼职,平时还要忙着朝中事务,对于太子的教育自然不够投入。

    【其次就是他们对于太子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不够关注,贞观年间百废待兴,皇帝与官员确实都十分忙碌,长孙皇后的去世更是阻断了李承乾与亲人交流的道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储君与皇帝的身份,也是他们天然的隔阂。李承乾不方便和李世民完全交心。面对自己的天性,李承乾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是觉得羞愧,在这种每日挣扎中,李承乾表现出一些表演型人格的倾向,人前他是完美太子,人后他喜好声色玩乐。

    【从时间的维度来说,储君也是君主。正所谓国无二君,皇帝与太子之间难免涉及到权力交锋。而权力只会转移不会消失,他们既是君臣又是父子,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下,人性也会变得扭曲。】

    【其实李世民的处理方式已经是非常有人情味的了,抛开那些个登基前走个形式立的太子不谈,早早被立的太子,大都经历不顺。

    【经统计最后能够顺利登基的太子不足三分之一。作为太子,太优秀了显得扎眼,太无能了地位不稳。不仅会成为兄弟之间的众矢之的,若是遇到多疑神经的君主,恐怕连呼吸都是错的。】

    【至于有的太子,那就是工具人中的工具人,比如汉景帝的太子刘荣,就是为了打消梁王想做皇太弟的野心而立的,在刘启有真正想立的继承人之后,刘荣被果断废除了。】

    【其实景帝刘启原来也是个工具人,文帝刘恒在登基之后,为了皇位稳固,展示国家后继有人,立刘启为太子,不过刘启这个太子立住了,笑到了最后。】

    汉景帝时代,刘启听到天幕说自己是工具人,只是毫不在意地笑笑,工具又如何?有的人连做工具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整个唐朝,都处于这种立“嫡”还是立“贤”的争论之中。毕竟玄武门大舞台,有梦你就来。太子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平均每一个皇帝都要至少经历一次宫廷政变。】

    李建成深感不妙:“玄武门大舞台是什么意思?你们在宫门口做了什么”

    李世民:“我大唐的太子之位究竟还要经历多少波折?”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之后,皇帝的神圣性受到严重打击。唐太宗李世民用自身能力与人格魅力,重新解构了皇帝形象。从“君权神授”变为“民贵君轻”,从此明君的解释权从神明落到了人的手中。】

    【嫡长子象征着天生正统,但是如果由人来解释何为正统的话,就会给其他皇子留下解释的空间。最好的例子就是李世民,虽然我不是嫡长子,但我是个好皇帝,想要冲击太子之位的皇子就可以以李世民为例。】

    【几百年乱世,储君制度被严重破坏,太子之位没有什么权威性。虽然皇帝们竭力想要恢复到正常的皇位传承状态,然而唐朝前中期最重要的三位君主:李世民、李治、李隆基,他们的皇位传承都发生了混乱,没打好头,后面自然更难做了。至于唐朝后期的皇位混乱,还是和皇权没落与宦官当政有关。】

    李世民忧虑不已:“大唐的宦官干政,甚至能够影响到皇位更迭,大唐也步入汉室旧尘了吗?”

    【康熙五十二年,由于诸位皇子的倾轧与康熙本人的教育失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被第二次废除,而下一位皇帝雍正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度,至此,持续了几千年的储位传承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朱棣不解:“这名字听起来就不像汉人,难道我大明之后竟又是一个异族王朝吗?”

    【如何保证皇位的有序传承?这个问题皇帝们探寻了上千年也没有得到答案。或许这就是家天下的弊端所在,权力还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如果仅仅因为他是嫡长子,就可以无条件地成为统治者,想想也是挺可怕的吧,比如晋惠帝司马衷,一个傻子成为皇帝,官员还得夸圣质如初、淳古之风。】

    【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我们下次见啦,拜拜!】

    康熙震惊:“朕怎么会废了保成的太子之位呢?还有这个雍正皇帝是谁?”

    其余阿哥们互相打量,心里默默猜测最后究竟是谁登基了。

    武德年间的李渊依旧在纠结,天幕说做了皇帝的是二郎,而且做得相当不错,自己真的要因此废掉大郎吗?自古以来废太子鲜少有善终的。而且二郎若做了太子,自己这个皇帝之位真的能坐得安稳吗?

    李承乾听到天幕说未来的自己做了那么多荒唐错事,惴惴不安。

    李世民把李承乾叫到自己身边,摸了摸他的头说:“无论天幕怎么说,你都是耶耶(爹爹)最属意的太子。之前忽略了你的心情,耶耶也有错,但是现如今天下初定,百姓多艰。你既然享受着天下万民的供养,也应该学着为他们做些什么。”

    李世民登基以来,危机感从未消散。几百年的乱世,隋朝的灭亡,谁知道唐朝会不会是昙花一现所以他一直严格教育太子,只是如今看来,揠苗助长也不可取。

    长孙皇后把李承乾搂到怀里:“天幕说你的脚以后可能会有问题,而我的身体也不太好。刚刚陛下将孙医师请回来了,你和娘娘(妈妈)一起看看吧,娘娘会一直陪着你的。”

    李承乾抽了抽鼻子,点点头。

    一个仙风道骨、疏目长髯的人被领进殿来,行了个礼。

    李世民连忙道:“孙医师不必多礼,当初朕想授予你爵位,你因为想为天下百姓治病拒绝了朕。现如今皇后和太子有疾,还得需要你来看看,劳烦孙医师奔波劳累了。”

    孙思邈沉稳回道:“医者治病救人本是天职,皇后和太子有需要,臣赶回长安也是应当的。只是,若是久居深宫之中,不利于臣专研医术,而治病救人、著书立说才是臣心之所向。”

    李世民感叹道:“孙先生真乃有道之人。”

    嬴政揉了揉额头,天幕举了那么多太子的例子,他也没有头绪,似乎无论怎么做也无法避免皇位继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不过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有一个更急迫的问题需要解决。

    在天幕告诉他赵高他们做的事情之后,赵高已经被他下狱,胡亥被幽禁在皇宫之中,李斯对他还有用,暂时被革去职位,为他处理天幕文字以及太学相关的事情。

    但是,这样就结束了吗?胡亥登基仅三年,大秦就灭亡了。现在的大秦也不安稳,但是胡亥做了那么多荒唐事,宗室里、官员中,竟无一人可以阻止他!

    嬴政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因为自己这个始皇帝有无上的权威,所以自己继任者的胡亥可以为所欲为。他开始明白为什么天幕说“家天下“可怕了,胡亥这样的人,因为是他的儿子,就可以肆无忌惮。只要身份合格,什么人都能成为皇帝。

    一直以来,嬴政对于继承人问题都不是特别上心。自己有那么多皇子,肯定不会后继无人。秦国向来也不是特别重视立储,毕竟公子们都很有主观能动性。他不想立皇后和太子,那只会分割自己的权利。

    现在他觉得,一个稳定的储君继承体系比多少皇子都重要。现在的大秦帝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秦国了,想要中央集权,中央就得先稳固,如何立太子也是中央能否稳固的一环。

    几天后,天幕再次亮起:

    【观众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文学家、词人,他就是号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和杜甫一样,在经历了动乱之后,他对于国家社会有了深刻的理解。】

    【他一生作词无数,但是如果可以,他一定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将领,带领南宋打跑金人、收复失地,而不是被排挤怀疑,心怀遗憾离世。】

    赵匡胤的精神顿时紧张起来,讲辛弃疾的同时天幕一定会讲大宋的事情。而天幕提到了“南宋”,令他如坠深渊。有东晋“衣冠南渡”在前,这个“南宋”的含义直白明了。

    赵匡胤一直惦记着收复燕云十六州,现如今燕云十六州没收回来,汴京倒是先丢了!

    【元符三年,年仅二十五岁的宋哲宗赵煦无子驾崩,这位北宋最后一位有能力有骨气的皇帝驾崩,对于当时的国家和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损失。】

    【由于向太后不是赵煦生母,不想立赵煦的同母弟登基。在一番政治拉扯之下,大宋喜提新的皇帝,那就是“轻佻不可君天下”的宋徽宗赵佶。】

    赵煦被这个消息劈了个措手不及,忍不住咳了起来。

    一旁的章惇十分担忧官家的身体,连忙让侍从去请御医过来。毕竟官家的身体可是关系着大宋的生死存亡啊!宋徽宗这个人他可还记得呢,不就是那位“五国城中雪更寒”的雪乡二圣之一嘛!端王真的不能做皇帝啊!

    【说起宋朝皇帝,除了赵匡胤之外,我们对他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弱”。要么体弱,要么神弱,要么势弱。神弱的皇帝,缺乏主见,胆小如鼠,只能任由官员争辩拉扯、相互攻讦。最后形成党争、朝廷分裂。】

    【势弱者,有心无力,有名无实。只能眼睁睁看着异族入侵,要么挣扎一下要么直接躺平。】

    【至于体弱,这倒有一些说法。据说北宋皇宫雕梁画壁,用了大量的朱砂以及有毒材料,所以北宋皇帝的皇嗣出生率低,有很多皇嗣都夭折了,活下来的身体也不好。】

    【反观宋高宗赵构跑到南方之后,虽然被金人吓得那方面不行了,但是却十分长寿,可能是祸害遗千年吧。】

    赵构手中的酒杯啪地摔到了地上,气得浑身颤抖,一些官员忍不住向他微妙的部位投去视线。

    赵构指着天幕道:“来人,把这个妖言惑众的东西给朕射下来!”

    官员们还想听大宋的事情呢,哪怕不关心国家大事,万一涉及到自己了呢?于是众人敷衍地阻拦道:“不可不可。”“官家不可。”“官家此乃神迹啊,不可触怒仙人。”

    北宋的皇帝们都陷入了沉思,难道皇宫真的有毒吗?不行不行,一定要想想办法。如果皇帝不住在皇宫,大臣们一定会进谏,但是事关龙体和皇嗣,还有商量的空间。

    【宋徽宗赵佶是个毫无治国理政才能的皇帝,他醉心文艺、宠幸奸臣。联金灭辽之后,金国转头就把目光投向了宋朝,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兵,宋徽宗选择禅让给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

    刘彻震撼了,“身为九五至尊,竟胆小如鼠至此?这宋朝也是无能,竟需要联合别的国家才能灭掉敌国。可这辽国一灭,宋朝也要唇亡齿寒了。”

    【靖康元年,金兵攻破汴京,劫掠一番后,带着两位皇帝、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贵族官员北上,至此北宋灭亡。】

    赵匡胤气血上涌,他知道大宋被异族入侵了,没想到过程竟然如此耻辱。这赵佶以为把皇位禅让给儿子,自己就能逃过一劫?就不是亡国之君了?真当后世人是傻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