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嫡嫡道道,人淡如菊3
说实话,虞蘅现在是真的有些犹豫。
根据季砚复述的那段天命来说,无论是礼部尚书的嫡女,还是什么皇帝皇后王爷……这些人很显然是得在京都的。
而京都在南。
虞蘅原本是由东北方向走来,如今这个地界也算是中间腹地,只不过还是更偏北一些,灾情的影响显然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大。
值得吐槽的是,也不知道这个国家的皇家们怎么想的,疆域也算辽阔,不在中间定都也就算了,直接去南方定都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虞蘅:真的很想吐槽啊,简直槽多无口。
毫无疑问,在没有听到这个消息之前,虞蘅是准备一路向南的。
虞蘅:这不是废话呀,我还得把我家师妹带回来呀?!
只是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虞蘅多少有些犹豫了。
和流民前往南方有些风险,而且路上必然会被官府阻拦。天天在野外当野人也不是个事呀,又不是剑修。
没有diss他们的意思,但是修剑的那群人真的就是除了他们的老婆剑以外,其他的都不放在心上。
主要是造反的,用剑的,姓温的,三重要素叠加,是温庭玉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八十。
也不知道其他人在哪,能找到一个会合也是好的呀!
而且温师兄造反……实话说吧,修剑一流的其实都脑袋缺根筋,权谋这方面他们搞得懂吗?特别是温师兄,还是一个修太上无情的……
有点担心被坑,但是他反正也不会死哈。
虞蘅简单纠结一下,还是准备动身去往北方。
虞蘅:温师兄,我来找你造反喽!
当然即使搞事的心蠢蠢欲动,虞蘅还是得问过自己身边两个孩子的意见。
不过与其说是过问,倒不如像是一场单方面的通知。
在这样的境地下,再幼小的孩子也被迫成熟。
基本上是,虞蘅的话刚刚说出口,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扯着另一个跟着说道:“姐姐,我们跟你一起去北方!”
毕竟对两个孩子来说,跟着虞蘅活下去的概率至少有八成。而离开她,跟着难民活下去的概率就很难评价了。
所以哪怕是前往边关,其他人都人人嫌之的地方,两个小孩也义无反顾。
小孩:我是年轻了一点,但是我不傻呀!
小孩:之前跟不上村中的人,哪怕是那么近的关系都被丢了,相比之下,姐姐至少还愿意跟我说一声。而且她是真能养活我们啊!
虞蘅倒也想过两个小孩一心想要去京都的场景,那个时候就只能说他们两人的缘分尽了。
虞蘅:谢谢,仁智礼义尽了。
虞蘅:我又不是他们的妈。
就这样,在温庭玉不知情的时候,虞蘅早已痛痛快快的准备来跟他一起造反了。
然而我们倒霉的温庭玉真的在造反吗?
嗯……真的。
…………
时间再往前一些。
同其他人相比,温庭玉相当倒霉,从天而降一下降落到了当地县令的房中。
砸穿了瓦屋,砸烂了家具。
自然而然比起其他人来说,温庭玉清醒的也相当之快。
可是醒来了又有什么用呢?
他这波紧急迫降,在县太爷看来纯纯刁民!
县太爷:不是卧槽,你敢想吗!本官正跟本官的爱妾准备进行拉灯文学,从天而降一个刁民!
县太爷:不是我说,这刁民也太大胆、太恶毒了吧!老爷我金枪不倒,差点就没了个不字!
呃,这很难评。
所以自然而然从天而降,打扰了县太爷拉灯好事的温庭玉直接就被当成刁民处理。
主要是最近有小灾,所以这种情况下出点什么刺杀的刁民也很正常。
县太爷:反了你!欺天了,欺天了——
橘皮老登在线破防~
所以莫名其妙,温庭玉就落草为寇了。
温庭玉:主要是他们拿剑追杀我,下意识的就掏剑反杀了。
感慨一下,还好剑修都把剑当老婆,所以,自然而然,老婆肯定是不能住在储物戒里的。
就这样边打边逃,还没搞清楚事情的真相的温庭玉就这样直上梁山。
咳咳,梁山只是一个形容词。
毕竟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形里,哪里来的山可以跑呢?
摆脱了追兵的温庭玉,简单调理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就收到了来自季砚的炸裂消息。
剑修不懂。
剑修震惊。
人间玩的这么花吗?
太花了,我有点害怕。
知道了消息又有什么用呢?谁让自己一降落就降落在最北方,边疆的不能在边疆的地方。
还在被追杀,现在已经在挂画像了,鬼见了都得流泪。
…………
so,我们的剑修温庭玉果断的找了个时机反杀县太爷。
也不知道是不是橘皮老登太不得人心了,温庭玉莫名其妙的,杀完了,突然就发现有人推举自己为起义首领。
温庭玉:啊,我吗?
浅浅了解一下才知道,今年大灾,边疆军中的粮食已经很久没有送过来了。中原腹地不能送,也就只好把主意打到百姓的头上。
再加上前任县太爷,这个橘皮老登,非一般的智商,屁股决定脑子,那搞得叫一个天怒人怨。
就算没有温庭玉,这群人也打算找个时机弄死县太爷了。
所以你们选首领的理由还是挺草率的……
温庭玉如是想。
作为一个剑修,还是众多剑修中向来就是孤僻的无情道剑修,温庭玉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那么多热情的人打交道。
温庭玉:太热情了,我害怕。
众所或许不周知,纳头就拜,这种王霸剧情真的很难发生在无情道的修士身上。
热情的准备造反的反动分子……和,尴尬的,孤僻剑修。
挺好,怎么能不算是天崩地裂的开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