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空间收好,农学大佬又成科研军嫂 > 第110章 复印件正确

第110章 复印件正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种什么,油,油茶?”刘双喜偏了偏头,疑惑道。

    “对。”瞿清遥解释道:“油茶也是一种经济作物,三年挂果,五年丰产,结的果子能榨油。”

    食用只是一方面,如果茶油林能大面积发展起来,后续的好处远不止于此。

    想种茶油,刘家大队乃至整个青山公社的地理先决条件是满足的,就是开这个头太难了,也承担不了这个试错成本。

    刘双喜明显很心动,最后却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瞿同志,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想,是条件不允许啊。”

    当初也有人提过栽别的,比如茶叶,或者经济林,至少大队能多一份收入,种东西可以用村集体的名义去申请,可最大的问题在于,干啥不要成本?钱从哪来?

    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找公社借钱吧,公社也没好到哪去。

    放眼整个青山公社,也就是沟把子大队走了狗屎运,种地的时候竟然挖到几袋子银钱,上交之后国家奖励了一笔钱,才种上了柑橘。

    大队长的反应瞿清遥并不意外,到处都看得差不多,她也没在这边多待,跟大队长告别后,就和臭蛋一块回去了。

    路上正好碰到借油回来的石头和石柱,两手空空,去的时候什么样,回来还是什么样。

    油没借到。

    两个小黑孩面色紧巴巴的,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年纪不大,却已经很知道日子的辛苦了,这会儿连脚步都显得格外艰难。

    “石头,石柱!”

    臭蛋十分不知愁地跳起来打了个招呼,一溜小跑过去,得知兄弟俩没能借油回来之后,脸色也跟着变得苦巴巴的。

    回去的路上都蹦跶不起来了,小心翼翼地蹭到瞿清遥身边,问了她一个问题。

    “瞿姐姐,你们在城里拿工资,是不是能吃到很多好东西?”

    瞿清遥想了想,斟酌着回答道:“东西还是有的,只不过要靠抢。”

    “抢?”

    “对啊,比如说粮食,天不亮就得去排队,市场里也有鱼和肉,不过要票才能买,还得早一点,稍微晚一点点的话,鱼鳞都看不到,还有很多人抢得打架。”

    瞿清遥绘声绘色地将那副场景描述了一遍,臭蛋听着听着,重新蹦跶起来,有点神气地昂了昂头。

    城里好是好,但也没有那么好。

    夏天的时候,他能在河沟里捞鱼吃,冬天大队还会分肉,都不要票。

    两人说着话,很快就回到了小院。臭蛋一脚踹开篱笆门,率先跑了进去。

    红姐见瞿清遥回来了,主动跟她说了一下安排。

    在刘家大队的这几天,她们俩就住在刘萍家里,和刘萍一家一块吃饭。

    红姐道:“这几天咱俩睡一个屋,诺,就那边那个,姐晚上睡觉有点打呼,小瞿你担待着点。”

    瞿清遥笑道:“红姐,我睡觉很沉,打雷都不会醒。”

    这话是假的,瞿清遥睡眠质量一般,但现在不是矫情的时候。

    “那我尽量在你睡着之后再睡。”红姐继续道:“吃饭的问题我问问你的意见,咱们自己开火或者跟刘家人一块吃都行。”

    粮食和油她们都带了,要是自己开火,就出点钱买柴火买菜,要是一块吃,她们带的东西肯定吃不完,剩下的粮食再添些钱,就当伙食费了。

    瞿清遥道:“一块吃吧,咱们跑东跑西的,忙起来没时间。”

    “行,刘姐正在给咱们铺床呢,等会儿我就去跟她说。”

    中午,刘萍的男人回来了,是个脸色黝黑的老实男人,跟她们打了声招呼之后就进了屋,刘萍解释道:“他就这样,话少,见到生人就不自在,一个大男人,不知道怎么这么拿不出手。”

    嘴上嫌弃,可脸上的笑遮都遮不住,可见心里是相当满意的。

    午饭是刘萍做的,一碗腌菜,一碗豆豉,再加上一个素菜以及三个鸡蛋。

    两个鸡蛋用来待客,分别给了瞿清遥和红姐,剩下的一个归臭蛋。

    臭蛋因为进门一脚把篱笆院踹歪了,被他妈收拾了一顿,跟前跟后地在他妈屁股后面献殷勤,又被收拾了一顿,这会儿老实到不行。

    鸡蛋盖到番薯饭上,臭蛋埋着头用筷子一分为三,先后夹给他爹妈,才捂住碗沿吭哧吭哧吃了起来。

    按照以往情况,要是不捂住碗的话,他爸妈肯定要把鸡蛋又给他夹回来。

    刘萍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臭蛋太皮了,让你们见笑了。”

    “哪有,臭蛋皮是皮,也懂事得很。”红姐摆摆手,“我家那小子要是有臭蛋心疼人的一半就好了。”

    两人都是当妈的,立马又就着孩子的事说了起来,你来我往,话密得别人没法插进去一句。

    刘萍的丈夫趁着她说话的空档,把自己那三分之一的鸡蛋夹到了刘萍碗里。

    瞿清遥转头看了看吃饭吃得嘴角黏上饭粒子的臭蛋。

    怪不得。

    只有原件正确,复印件才会正确。

    下午瞿清遥和红姐正式开始找粮种工作,相较于粮食,农户手里有优质蔬菜种的概率更大,走访一下午,两人收获甚微。

    红姐安慰瞿清遥道:“你头次下乡,以后经历多了就知道了,有时候颗粒无收都正常。”

    瞿清遥点了点头,“知道了红姐。”

    对于这件事瞿清遥早有心理准备,如果是容易的事,无数农业科学家、研究员也不会一研究就是几年几十年,才培育出一个新品种。

    刘家大队夹在另外两个大队之间,把刘家大队走完,瞿清遥对流程也差不多熟悉了,第二天吃完午饭,瞿清遥和红姐分两头去了山岗大队和阳岗大队。

    瞿清遥先找到了大队长,出示证件后说明了来意,很顺利地开展了工作。

    山岗大队的大队长姓孔,年纪跟刘队长差不多,据他的介绍,山岗大队总共有八百多户,除了小聚居的几百户之外,还有不少散住在山脚、河沿。

    这一下午,瞿清遥走了百来户,准备在太阳下山之前回到刘家大队,正走在路上,就听到有人在叫她。

    “瞿同志,你到我们大队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