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瞿清遥救了一条命
现在训练场上正在进行基础的手枪射击训练
新兵们站成一条水平线,双手持枪,两腿张开与肩同宽,两眼目视前方。
装弹、上膛、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
子弹自弹道射出,高速旋转后击中目标靶。
此起彼伏的射击声在耳边响起,瞿清遥的视线从训练场上扫过,落在左数第三个小兵身上,瞳孔不由一缩。
连开两枪,枪声滞涩,且开第二枪时枪支后坐力明显有所增加。
有炸膛风险!
缺乏经验的小兵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
一按一压,就在他第三枪即将上膛射出时,一截短锯状枯木裹挟着风声朝他袭来。
士兵只觉得虎口一麻,等反应过来时,手上的枪支已经掉在了地上。
“杨拖生,你怎么回事!”教官梁立斌注意到这里的情况,怒斥道。
军人的枪就是命,掉了枪跟直接把命丢了有什么区别!
正被矫正握枪姿势的另一个新兵被扔下,梁立斌大步朝着杨拖生的方向走了过去。
杨拖生被吓了一跳,也知道自己大错特错,连平时脾气好得不能再好的梁教官都发火了。
当即立正站好。
“报告教官,我错了!”
“错在哪?!”
“报告教官。“杨拖生神情严肃,一点都没有为自己辩解,“我不该让枪从我的手里掉下去,人在枪在,人亡枪亡!”
身为军人,做错了就是做错了,只看结果,不讲原因。
别说什么这也未免有点太苛刻了。
战场上生死一瞬,敌人不会对你宽容!
梁立斌冷冷扫了他一眼,看向了地上掉落的枪支。
离枪支不远处,就是那截“罪魁祸首”。
根据圆木的掉落方位,可以判断是从左后侧投掷过来的。
梁立斌的视线看向场外,就看到了三个人。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一个年轻姑娘,还有军事科科长,他的搭档刘杭青。
距离超过十米,还要越过两人精准击中目标,而且凶器还是一块不算起眼的圆木头,难度用大都不足以形容。
中年男人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年轻姑娘更不可能有这个本事,梁立斌无奈地看向刘杭青:
“刘上尉,你要是对我的训练方式有意见,就你自己来吧。”
新兵难训得要命,一连训了三年,他早想撂挑子不干了。
刘杭青可懒得接这个苦事,他来武装部两年,跟梁志斌搭档了一年八个月,能不知道他的脾气性格?
抱怨是真的,护犊子也是真的。
今天回宿舍他就得骂自己闲得没事干祸害他的兵。口水带唾沫,会骂什么他都能想得到——
“你也就是兵龄熬上去了,刚当兵的时候说不定还赶不上他们呢,得瑟什么得瑟。”、
“要给他们整出什么心理阴影来,看我向不向政委告你的状!”
天地可鉴,那木头还真不是他扔的。
刘杭青没时间理梁立斌,看向瞿清遥的眼神不复之前的友善随和。
瞿父更是疑惑,好好的,遥遥为什么突然砸人家新兵同志?
他心中惊涛骇浪,却相信女儿不是会乱来的人,她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理由。
果然,下一秒,瞿清遥就轻声开口道:
“刘同志,首先,我为刚才的事道歉,情急之下来不及告知你,只能擅自这样做。”
“刚才那位小同志的手枪似乎有点问题,最多再有一枪就会炸膛,建议你们检查一下。”
一旦炸膛,枪支报废事轻,使用者的双手乃至其他部位都会被炸得血肉模糊。
人命关天的事,刘杭青自然知道轻重缓急。
只见他神色一变,对瞿清遥他们说了句稍等,就大步走向了训练场。
瞿清遥也没乱跑,十分听话地和瞿父一起安安静静在原地待着。
往重了说自己这是袭击军人,肯定得把事情查清楚。
瞿父看了看里面,又看了看女儿,相信归相信,紧张还是紧张。
除了那些新兵蛋子,这里可还有两个经验丰富的军人,他们都没发现的事,遥遥竟然发现了。
“遥遥,你确定那枪有问题?”
女儿对枪有了解这件事他一点也不奇怪,学校里就有学工实践活动,遥遥读书的时候参加过好几次,甚至还学过怎么使用迫击炮。
但就算遥遥再聪明,光凭几次实践活动,绝对到不了这个程度。
“确定。”
瞿清遥也没藏着掖着。
“枪声和后坐力都不对。”
“以前三舅带着我玩的时候,这种情况我见过两次,一直记在脑子里,一下就反应过来了。”
这一点瞿清遥确实没说假话,只不过除了记忆之外,更多的是靠她自己前世玩枪的判断力。
这么说瞿父就懂了,满仓就是当兵的,当年他们带着遥遥去探过亲。
须臾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
当时遥遥才多大,还是个女孩儿,满仓说带着她玩,竟然是去玩枪了?
怪不得每次回来的时候遥遥手上都会多不少口子,满仓跑得比兔子还快!
被瞒了近十年,一朝得知了真相的瞿父心情复杂得直想原地转圈。
妻子说得果然不错,梁满仓,你个不靠谱的!
瞿父憋不住话,回家就把送锦旗发生的事跟瞿母说了,嘴一秃噜,连带着这事也给不小心倒了出去。
气得瞿母给他写信的时候特意提溜出来骂了几句。
梁满仓都无语了。
他都三十六,这顿骂还是给遭到了头上,果然是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刘杭青进到训练场后,就把瞿清遥的话跟梁立斌说了。
经过一番检查,果然跟瞿清遥说的一样,枪支膛压增大,至多再有一枪,就会炸膛。
枪支炸膛这件事不算常见,而今天也可以排除人为,就是枪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低概率事件。
只是这样一个低概率,落到人身上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刘杭青和梁立斌面色冷肃,心里不由得一阵后怕。
可以说,今天要不是有瞿清遥,杨拖生就会在他们俩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事故,而他们却毫无办法。
安全起见,拆检完这支手枪,刘杭青和梁立斌让所有人把枪放下,一一检查了一遍。
最后确认唯一一个既倒霉,又幸运的人就是杨拖生。
倒霉在没上战场就差点受伤,幸运在正好遇到了瞿清遥。
瞿清遥救了他一条命。
训练并不会因为这一个堪称惊心动魄的插曲而暂停。
梁立斌给杨拖生换了一把枪,下令道:
“没什么事,你们继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