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狈村?这又是什么地方?
临时考古办公室里。
易国锐此时正在和团队的一众专家考古学者们,详细探讨关于史前遗迹的事情。
“易队,这些骸骨的硬度超乎想象,我们使用了各种常规工具,都无法在其表面留下任何痕迹。”
“我很好奇,在进行碳-14测定时,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随着一个科研专家的问题提出,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易国锐。
在这两日的研究中,他们尝试了所有可用的方法。
但令人震惊的是,甚至动用切割机,都无法在这些骸骨上留下一个印记。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些骸骨的骨密度如此之大,简直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那易国锐教授又是如何用碳-14,这种具备破坏性的实验,对其年份进行判定的呢?
“无法对骸骨进行测试,把试验样品换成陶罐不就行了吗?”
随着易国锐的话音落下,一众专家教授都愣住了。
他们面面相觑,随即不由笑出了声。
这个简单且直接的方法,完全可行。
这段时间被这些体型惊人的骸骨搞得有些魔怔了,都忘记这茬了。
“还是想办法赶紧继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吧。”
“以现在的进度发掘下去,希望还能找到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
易国锐的声音透着深深地疲惫,他揉着眉心,试图缓解连日来紧张工作带来的头痛。
这段时间,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赶工,力求尽快揭示这座史前文明遗迹的奥秘。
然而,岁月的痕迹已在他的面颊上显现,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显得越发憔悴。
如今,史前文明遗迹的重大发现如同一颗震撼弹,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一消息如同一股旋风,迅速席卷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而自己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突然间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成为了无数人瞩目的焦点。
他们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言论,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因为他们肩负着揭示这座遗迹真相的历史重任,这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随着名声而来的,还有沉重的压力。
如果自己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弄清楚这座遗迹的详细情况,那么他们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和批评。
这不仅会让学术界的期待落空,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可能因此让夏国在国际舞台上蒙羞。
就在这时,易国锐突然发现马唯唯还在低头看手机,不禁眉头一皱,对这个不知分寸的弟子有些失望。
马唯唯
“马唯唯!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看手机!”
马唯唯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了一跳,赶忙收起手机,神情有些惶恐地看着易国锐。
“啊……教授,我……”
马唯唯被易国锐的呵斥声吓得一个激灵,手机差点从手中滑落。
她抬起头,迎上易国锐严厉的目光,心里顿时一阵慌乱。
这两日,马唯唯沉迷于13号直播间的内容,被陆渊的剧情深深吸引。
她时刻关注着小不点石浩的成长,看到他摸索到强大的骨文奥秘,准备大发神威教训狈风的时候,这让她非常期待接下来发生的剧情。
正因为此,才会在开会的时候偷偷摸鱼,想要看看最新的进展。
然而,她没想到会被易国锐教授抓个正着。
她知道易国锐的严厉和认真,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
因此,情急之下,马唯唯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啊教授,我在查阅相关资料。”
易国锐看着马唯唯躲闪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声音,心中不禁感到失望和愤怒。
他知道马唯唯在撒谎。
但他更失望的是,这个他一直看好的得意门生,竟然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分心。
“查阅相关资料?”
易国锐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语气中已经带了几分严厉,
“那你告诉我,你在查阅什么资料?”
“是关于史前文明的吗?”
“是关于我们这次考古发掘的吗?”
易国锐一连三问,让马薇薇有些手足无措,她下意识吓回答道:“是关于狈村的……”
话一出口,她就意识到自己的回答似乎有些突兀。
因为“狈村”并不是他们考古学术语或者已知的历史遗址。
“狈村?”
易国锐被马唯唯冷不丁的回答搞的一头雾水,“这又是什么?”
马唯唯知道自己失言了,但面对恩师的追问,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解释“在石……”
意识到这可能会暴露她之前在看的小说内容,于是马唯唯连忙改口道:
“哦,不,我是想说,我们可以考虑在其周边数十里内进行发掘,说不定会有新的收获。”
虽然易国锐对“狈村”这个词感到莫名其妙。
但马唯唯后面的建议却引起了他的兴趣。
易国锐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个建议值得考虑。”
“我们可以在周边区域进行更广泛的考古调查,说不定真的能发现什么线索。”
蒙混过关的马唯唯长舒一口气,可旋即又不免开始惴惴不安起来。
这次考古发掘工作意义重大,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
如果按照自己的建议,整个专家组真的在周边区域进行发掘。
但最终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等到了那时候,
自己可该咋办啊……
……
与此同时。
“九州杯”长篇故事创意大赛评委室。
江齐涛连同主持人四人,正在各个参赛选手的直播间巡视。
一路看下来,他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选手,都侧重从物理层面的含义来切入“无敌”的主题。
朱素进不由蹙起眉头,“如果大家都这么写,那就太单调了,缺乏新意。”
“确实。”刘瑞鑫也点了点头,“同质化太严重了。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元化的解读和创新的思维。”
江齐涛叹了口气,“他们可能是被命题的题材给框定了思维,没有跳出固有的框架去思考。”
虽说其中11号选手写的抗战题材,与自己的初步构思非常贴切。
但其过于追求物理意义上的无敌,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含义。
以至于出现了诸如手撕鬼子的暴雷式剧情。
换而言之,这位选手写偏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倒觉得13号选手的创作思路比较新奇,算是一位有灵气的选手。”
能让刘瑞鑫这位义凌娱乐的台柱子如此推崇,着实罕见。
“刘老师,不好意思,我得插一句。”
朱素进突然插嘴道,
“你说的这个人,他的资料我看过了。”
“你说他创作思路新奇,选题大胆,这一点我倒承认。”
“但说实话,以他目前的表现来看,整个剧情同质化相当严重,同样也是侧重于物理层面的含义,甚至我不太能感受到市场价值。”
言外之意,就是在暗示他作为一个明星,可能并不懂得故事创作的真正内涵。
然而,刘瑞鑫并未被激怒,他微笑着回应道:
“人有千面,佛有万象。”
“且不说当前剧情透露出来的一系列设定。”
“敢在这么大的赛事上写玄幻小说。”
“单从这一点,就比其他选手聪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