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回90:超生检查到我家 > 第112章 新房建设(上)

第112章 新房建设(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方承枫重生到方家建新宅,时间正好是一年。

    短短的一年,不仅是方家,整个三阳镇都改变了很多。

    以前的村霸吴麻子倒台,连带着一群镇里人也都灰溜溜的没了公家饭。

    可以说三阳镇风气顿时一变,似乎又回到当年吴队长那时期。

    方家也从一个被人喊打喊追的超生户一跃成为三阳镇首富。

    当然方承枫相信等过完年之后方家也是全国有名的富豪了,只不过没人知道而已。

    不说改变大势,最起码改变了方家的历史。

    大姐也考上了重点高校,其他哥哥姐姐也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至于方承枫,就算现在什么都不做,也够他不愁吃喝一辈子了。

    这个年代虽然和后世相比有太多的不便,但是也有数不清的机会。

    你可以大字不识几个,只要胆子大,就能成为万元户。

    你可以昨天还是国企员工,说不定明天厂子就倒闭了,不要以为这是开玩笑。

    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

    历史是一个轮回,现在国企中有门路的都下海搞副业去了,三十年后大学生却拼命的想考公。

    九十年代初是一个思想转变的年代,每天都有不同的思潮冲击这这块神州大地上的人民。

    双轨制、计划内和计划外,这些都是在行进的路上不停的试错。

    “三征五提”已经开始了,这也是为什么吴麻子被扳倒那么多人拍手称赞的原因。

    其中固然有吴麻子伸手贪污的原因,但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庞大的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养活。

    不禁有人就问了,基层工作人员不是我们咱妈养着的吗?

    的确,从58年公社开始基层人员都是咱妈养的,只不过收支都在公社上面。

    公社退出历史舞台,土地的属性依然是集体所有,但是经营权却在个人身上。

    这费用自然也转嫁到了农民身上。

    公社时期大家过的都不好,干部也都是干实事的,大队上没钱没物资,你也变不出来。

    现在不一样了,个人联产承包后,那些勤劳的有想法的人很快就富裕了起来。

    盘子总量没变,但是盘子更值钱了。

    那些人就开始动歪心思,想着从这盘子里捞食。

    所以这费用就一涨再涨,很快就超过农民的承受极限。

    先将吴麻子收拾了,相信那么人就不敢明目张胆的继续伸手。

    但是终究改变不了大势,基层人员的膨胀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钱去养活。

    那些沿海或者位置好的地方还可以发展工业,可像三阳镇这样的山区来说就行不通。

    大家都是靠着双手在地里刨食。

    方承枫不想看见三阳镇或者上阳村重复上辈子的悲剧。

    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变成养老村,没有几个年轻人。

    等到那笔钱到手,自己就开几个工厂。

    反正这年头的工厂只要机器开动起来,就不愁这卖不掉。

    况且方承枫也没打算靠工厂挣钱,只要能让十里八乡的年轻人能留下来就行。

    等到中国加入世贸,方承枫有一百种方法让上阳村成为淮省的“华西村”。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

    父亲也没忘记去年答应大伯的事情。

    一到秋天,方承枫就带着太子和大伯一家人直接出发去龙眠山深处。

    去年的野枣林、柿子林,还有竹林,甚至就连去年自己都没去过的一些地方,方承枫都一一带着大伯一家跑遍了。

    龙眠山不愧为十万大山的称呼,可以说遍地是宝。

    大伯一家子一一记住位置,方承枫又带他们来到去年的小茅屋和自己搭建的房子。

    看着那破败的茅屋,大伯心里也是心酸,自己这侄儿出生后估计待在这里的时间比家里都多。

    不过现在终于老天爷开眼了。

    特别是那木屋,只要备好柴火和食物,冬天完全可以在山上独自生活。

    太子看见小木屋更是远远的叫唤起来。

    想当初除了那颗大石头,它小奶狗的日子都是在这小木屋里度过的。

    和大伯交代好,方承枫除了去年教给大伯的那些制作手法。

    如果大伯开发新的美食,可以去方家火锅店里拿调料包试试,说不定还能开发出新的吃食呢。

    譬如黄鳝、河蚌,除了美食,还可以卖干货啊。

    龙眠山那么大,各种各样的美食,笋干就不错。

    大伯被放承枫这么一指点,似乎彻底想通了。

    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

    去年弟弟家第一次做山货生意就有不少的模仿,今年不用说,肯定更多了。

    做生意就要不停地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吸引顾客。

    不是方承枫看不上这里的利润,其实这种最早的山货模式如果发展壮大的话。

    整个龙眠山申请一个品牌,做的就是龙眠山的生意,那也是很恐怖的。

    后世那些打着各种山品牌的产品还少了?

    更不要说再过几十年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什么绿色、富硒、健康这些词现在谁看的上?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大伯听从方承枫的建议,打算今年除了先规划好的山货之外,打算做鱼干。

    为此大伯拿出家当去市里订了一台烘干机,趁着大家还没发现这个赚钱的门路的时候。

    当然,村里自古以来就有这玩意,最大的区别最多就是口感的问题。

    方承枫的想法是这批鱼干先供应火锅店,自从火锅店开业之后,各种之前不敢想的食材都敢放进火锅滚一滚。

    别说,除了最早的肉食火锅,现在各种水产火锅也是店里的一大特色。

    菜子湖每年产出几百万公斤的淡水河鲜,每个品类基本上都可以放进中药火锅。

    方承枫现在有点把握不住了。

    总感觉这个不经意间想出来的点子,原本是给家里改善条件的。

    但是恐怕这玩意未来的成就不在自己规划的那些东西之下。

    我们中国老百姓最讲究的就是衣食住行了。

    就在这样日子里,方家的新房就像拧紧了发条一样快速的前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