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回90:超生检查到我家 > 第2章 超生游击队(下)

第2章 超生游击队(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到这里,方承枫就想起那个没良心的二姐亲生父亲。

    二姐的亲生父亲原名叫什么,方承枫也懒得问,等后来自己长大了就更懒得打听了。

    只知道那个没良心的男人当年知青插队下来村子里的。

    那时候很多的学生没有继续读书的机会,为了养活自己,只能去插队。

    而自己的母亲就是这样背景下认识二姐父亲。

    当初那个男人长的一表人才,学识谈吐都不错,不然也不会吸引十里八乡长的最俊俏的母亲。

    哎,那时候的农村人真是心地善良,一点点谎言就当死心塌地。

    结果自然是悲剧了,等那段岁月过去,国家开始恢复稳定,那个男人偷偷的带着自己的户口本回到了城市。

    留下了母亲和三个娃,再也没了联系。

    在当时的农村,没有壮劳力可想而知生活会怎么样。

    加上别人的指指点点,母亲要强的性子受不了,一时想不开。

    也许是人善有良缘,正好被父亲碰到,出手救下母子几人。

    父亲当时家里穷,都二十好几了,也没找到婆娘。

    就这样的缘分,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一起组成新的家庭。

    之前四姐和五姐出生的时候,家里就已经很困难了,五个小孩子的的嘴想喂饱可不容易。

    本来夫妻俩还想生个儿子,毕竟那个年代讲究的是人多力量大,哪怕累点,但也充满了希望。

    本来就有三个孩子的于秀兰嫁给父亲之后又生下了两个姐姐,按理说肯定不允许再生育了。

    可爷爷一心想要个孙子,按照爷爷的老封建思想,三哥是别人的,自己可以把他当做孙子疼爱,但不是亲孙子。

    加上母亲想生个儿子,所以又偷偷怀上了,指望一举得男,没想到却生下了六姐。

    几十年以后讲究的是生男生女都一样,可现在在农村没有儿子,连头抬不起来。

    就这样,母亲虽然嫁给父亲又生了三个,但都是女孩。

    虽然父亲一直没说什么,但是于秀兰却咬着牙坚持要生一个儿子。

    可家里这么多小孩的家庭早就是重点关注的了,甚至大队、公社里都是挂了名的。

    甚至好多次,都要带着母亲去结扎。

    可于秀兰也是要犟到底的人,觉得当年带着三个拖油瓶孩子嫁给方承枫父亲,方承枫父亲却不嫌弃,一视同仁。

    于秀兰说什么也要生一个儿子。

    于是这几年就为了方承枫这个老七,开始了几年躲躲藏藏的日子。

    现在农村人的想法是“只要你没抓到人,就不算超生。”

    可怜的方承枫和六姐就是这种背景下出生的,两个人谁要是被计划生育办发现了,最起码几千的罚款。

    对于现在这个连吃都吃不饱的家庭来说,几千元那是天文数字。

    大姐、二姐和三哥那是嫁给父亲之前就有的,虽然母亲再婚,这三个都挂在父亲名下,那都是养子和养女。

    四姐和五姐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已经开始了,本来五姐按照道理来说应该都被警告过了。

    于秀兰还是怀上了五姐,农村里本来就讲究多子多福,五姐也就顺利的生了下来。

    结果还是没有等到传说中的儿子,加上国家政策逐渐真正的严实,适龄妇女都定期有人来检查。

    但是这些却难不倒于秀兰,六姐和方承枫就是在两口子精心的策划下出生了。

    说白了就是每年公社最忙八九月份农忙结束的时候怀孕,等到显怀明显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衣服穿的多一点,也没人在意。

    来年的四五月份的时候,于秀兰就找借口回娘家,然后偷偷回到这个山里,在这个简陋的小茅屋内生下孩子。

    说的很轻巧,但是过程却一点不简单,如果不是算好时间,那就很容易露馅。

    虽然这时候的妇女大多都是在家里接生,但其中的风险也不是一般人敢尝试的。

    村里的左邻右舍都知道六姐和自己,但也没人说什么。

    一来这年头,邻里关系可是比亲戚关系更牢固的存在,更不要说这个政策对农村人影响最大。

    今天你帮我,明天就轮到我帮你了。

    终于不负有心人,到了方承枫这个老七,终于生出了个带把的。

    后来父亲告诉方承枫,当年在生下自己的时候,因为查的严,没人敢来帮忙接生,是母亲独自生下自己,独自剪断了脐带。

    可想而知那时候的风险。

    可以说方承枫能出生真的是靠一定的运气。

    生下自己后母亲就因为营养不良而缺奶水,还是父亲抱着自己去一个个求村里生育过的妈妈们。

    就这样东家一口,西家一顿的度过了最初的几个月。

    这些都记在方承枫的心里,上辈子自己发家后,也在村里开了几个劳动密集型的工厂。

    不求别的,让村里的年轻人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比什么都值得。

    刚刚重生的方承枫迅速的冷静下来。

    现在不是纠结什么关系,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记忆。

    带领全家过上吃饱喝足的日子。

    中国人只要有个温暖的家,安定的工作,赡养老人、养育子女,他们就是最勤劳的人。

    赶紧想一想,就现在这年代,要怎么样才能养活自己这么多兄弟姐妹。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这年头大家 肚子里都缺油,个个都是大胃王。

    后世的人一顿饭能吃下一大碗那就敢说自己饿极了,现在?没个两三大碗米饭都不说自己吃饱了。

    这就是肚子里缺少油水,很容易饿,加上这年代大家都从事体力劳动,更需要吃饱才有力气。

    现在全家的吃喝问题都压在父亲和母亲的肩膀上,前面几个还好。

    特别是后面的四五六七,还没到能体力劳动的年龄,这四张嘴可以说是巨大的负担。

    更不要说父亲是村里少的特别重视子女教育的“顽固派”,不管是大姐还是五姐。

    家里只要适龄的,都被父亲要求上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