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上任西江
办好了手续后,江山便给黄海打了一个电话。
黄海问,“到了吗? ”
“到了!刚从组织部出来! ”
“你在什么地方?我派人来接你。”
江山看了看周围,说:“凯旋商场,”
“知道了,马上就有人来接你。 ”
江山马上进去了商场,去了厕所,从空间中拿出了烟酒。
商场中有,但是,这都是黔东南特色的东西。
送礼最少要送些有价值的吧。
出了商场门口,等了十分钟,一辆车子停在江山的身边。
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下了车,向江山走过来。
“你是江山江书记吧! ”
江山点头,“我是江山!”
那人伸出手,“我姓孙洪雷,是黄州长的秘书。 ”
江山马上伸出手,与对方握手。
孙洪雷说,“上车吧。 ”
江山上了车,坐车去了黄海的家中。
将江山送到了黄海家,孙秘书便离开了。
黄海笑着,看着江山进来。
嫂子也出来了,“妹夫,你来了!快坐! ”
江山将礼物递给了黄海。
黄海高兴地问,“这是在小利那打秋风的。 ”
江山送的烟酒,都是特供品。省部级的特供。
没说错,这烟酒都是小利送给江山的。
放在空间中,也坏不了。
到了今天,它们才有了用武之地。
黄海的家人没有过来。同玉瓶一样,也就夫妇二人过来。
见到江山,感到十分亲切!
嫂子炒了几个菜,便开桌吃了起来。
黄海介绍了黔东南州的情况。
相比较铜人,黔东南的经济发展,还要差一些。
全州辖凯里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个县,有28个街道,129个镇,60个乡(17个民族乡)。
自治州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
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811,其中苗族人口占430,侗族人口占304。汉族在这里,是一个少数民族。
州境总体地势是北、西、南三面高而东部低。中部雷公山区和南部月亮山为中山地带,西部和西北部为丘陵状低中山区,东部和东南部为低中山、低山、丘陵、盆地。
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500~1000米。最高点为雷公山主峰黄羊山,海拔21788米。
江山耐心地听着。
领导说话,你要倾听!表示你很认真。
不能东张西望,目光飘逸。
千万不能做: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敬酒你不喝;领导开门你上车;领导走路你坐车;领导k歌你切歌;领导打牌你自摸;领导隐私你乱说;领导讲话你唠嗑;领导年轻你当哥……
一直到黄海介绍完了。江山才举杯,敬了黄海一杯酒。
之后,就是说江山的事了。
嫂子说,“去雷山当县委副书记不错,但是,兼一个西江镇镇委书记是什么回事? ”
黄海说,“西江是省里的一个心病。那是苗族有影响的地方,改革开放后,省里派了几个干部去西江镇,想将那里发展起来。提高苗民的生活水平。可每一次都没有起色。这一回,是胡书记点将,让你来西江的。 ”
江山说,“我一定努力,将工作做好。 ”
“你也不用有心里压力。在你之前,那几个人,都努力过,结果是,没改变。每一年,省里下发的资金不少。救助了不少钱物,到了第二年,又是那个穷样。大家都说,那是扶不起的烂泥。所以,你尽心就行!只要尽力了,做不好不会影响你的前程。 ”
“只要你支持我,我就会拼命去做! ”
“行!”
临走的时候,黄海给江山拿了一些资料。
都是雷山的资料,还有西江的资料。
回到了招待所,没看到那两个司机。
可能是上街去了。
江山去了自己的房间,拿出了资料看了起来。
雷山县辖4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
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望丰乡、大塘乡、桃江乡、达地水族乡、方祥乡。
雷山的现有干部,基本上是满员。
江山过来,就是增设了一个副书记。
过去,每一次省里派一个干部来,都是县委常委兼西江镇镇委书记。
这一回,江山是副书记。
毕竟江山任职是西江的书记,所以,他关注的是西江镇的情况。
西江镇于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时,由原来的黄里乡、白莲乡、大沟乡和西江镇三乡一镇合并而成,辖24个行政村,58个自然寨,222个村民小组及1个居委会。
全镇共有5759户,总人口24147人,其中农业人口23583人,占总人口的9766,非农业人口564人,占总人口的234;男12711人,占总人口的52,女11436人,占人口总数的473,男女比例接近1:1。
全镇共有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21585人,占总人口的894,侗族53人,水族2人,彝族5人,壮族2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
在这个镇上,不用考虑工业。主要是资源与环境的问题。
象江村那种依靠十万大山,砍伐杂木的事,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而且,国家对少数民族有关照,那种污染环境的工业,是不能在此设立的。
资料上显示,曾经有人带来了资金,招来了工厂,要在这里建厂,结果,苗民告到了京城,最后,工厂办不成了,那一任的书记也灰溜溜地离开了。
苗民爱护自己的家园,他们是不允许有人破坏西江的自然环境。
不去考虑工业,那农业如何?
结果江山发现,农业经济也不切实际。
这里的农业,处于自给自足的状况。
农田的稀少,限制了农民的发展。
大家也没有想通过农业发展去发家致富。
这一切,也是上千年来农民依然处于贫困的原因。
工农业都不行!
还有什么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