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五国会盟
嫔妃的封赏仪式就简单多了,就不一一叙述了,省的你们说我水文(●—●)
嫔妃共分为
正一品:皇贵妃;
从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正二品:夫人;
从二品:妃子;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从三品:贵嫔;
从四品:嫔;
正五品:小仪、小媛、良媛、良娣;
从五品:贵姬;
正六品:姬;
从六品:贵人;
正七品:才人、美人;
从七品:常在、娘子;
正八品:选侍;
从八品:采女;
正九品:答应;
从九品:更衣。
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并不常设,其人选多为皇太子生母或者圣眷深重的宠妃。
贵妃在明初并非单独的妃嫔等级,作为妃的第一位号,贵妃与贤妃、淑妃等同属于妃级序列;但随着历史发展,加之本身隐含“群妃之首”的寓意,贵妃地位逐渐上升。
除了皇后,皇贵妃之外,其余的封号都是加自己的姓,比如萧淑妃之类的。
其实对皇帝来说,婚姻更像是政治的延续,皇帝需要用嫔妃来加强和前朝的联系,虽然李旭现在并不需要,不过他也得遵守规则不是。
朱琳虽然是梁国公主,但是两国关系现在并不好,
现在不宜太高,会导致别人有看法,
以后不宜太低,这是联系后梁降将的纽带。
李旭封朱琳为正三品的妃子,并赐了封号“昭”以后就是朱昭妃,
闻人听雪是加深李旭和后唐旧臣的纽带,封了夫人,正二品。
马云禄是马超,赵云一系的人,也封了夫人,马夫人??怎么不对劲呢?(●—●)
两个高丽来的双胞胎也被李旭封了美人,正七品。
李旭还在为给朱琳封的低了而有点内疚时,后梁陪都长安已经发生了一件让他很窝火的事。
后梁华州首府长安城外二十里处,搭建起了五座高台,高台上笙旗招展,台下士兵林立,各国士兵都有。高台上的旗上分别是“梁” “魏” “汉” “楚” “晋”
此次会盟的人物有,后梁太祖朱温,魏孝文帝拓跋宏。
后梁太祖朱温
简介: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唐僖宗赐名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后梁开国皇帝。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朱温早年追随黄巢,征战岭南等地。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朱温先后任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与唐朝军队交战。中和二年(882年),朱温以同州防御使降唐,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被唐僖宗任命为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后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后在中原之地,与李克用、时溥等一起镇压黄巢,并招降黄巢余部。黄巢死后,朱温进一步以汴州为基地,扩张领土。此后,朱温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在关中地区,朱温与李克用、李茂贞等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朱温还取得了对河北三镇的控制。天佑元年(904年),朱温为控制朝政,取得对唐廷的完全掌握,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诛杀宦官及忠臣。天佑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废唐哀帝,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其子朱友珪弑杀朱温,终年61岁,葬于宣陵。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
朱温出身农家,故一定程度上能够奖励农耕,发展生产,从而也支持了梁朝的大规模战争。
北魏皇帝拓跋宏
历史简介: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鲜卑族,汉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冯太后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魏晋门阀制度,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废太子元恂。攻伐南齐,击败萧衍、陈显达、崔慧景、曹虎等名将,夺取沔北五郡。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史称“太和改制”,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拓跋宏于军中积劳成疾,临终仍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后驾崩于谷塘原行宫,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西晋开国皇帝李克用
历史简介: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3日),字翼圣,本姓朱邪,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沙陀族,神武川新城人。唐末至五代初年军阀,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
李克用生于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门北部),其父朱邪赤心(赐名李国昌)。骁勇善骑射,15岁即从军。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二次受敕勤王。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由于李克用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因此被命为河东节度使。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再自河东南下大败农民军。光启元年(885年),朝廷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李克用指责盘踞关中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朱温欲灭己,因此李克用进军关中击败二人,唐僖宗逃往凤翔。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败三帅,救出昭宗。因功被封为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代县。 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后汉开国皇帝石敬瑭
历史简介: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942年),沙陀族,太原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
石敬瑭以善射被李嗣源倚为心腹,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讨赵在礼,至魏州,石敬瑭统亲军拥李嗣源为主,迅速占领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是为明宗。石敬瑭因此先后被任命为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东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死,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加石敬瑭中书令,调任成德节度使,后又镇守太原。次年,李从珂反,闵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挟留在卫州。不久,闵帝为李从珂所杀,李从珂即位,是为末帝。末帝猜忌石敬瑭,于清泰三年(936年)命石敬瑭移镇天平军。石敬瑭遂与桑维翰、刘知远等谋反,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改元天福。后晋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每年献帛三十万匹。闰十一月,后晋和契丹合兵攻克洛阳,后唐灭亡。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迁都汴州。天福三年(938年),升汴州为东京,置开封府,改洛阳为西京。石敬瑭在位期间,连年发生兵乱,且依附契丹,使中原地区动荡不安。
天福七年(942年),吐谷浑(退浑)活动于河东,对契丹造成威胁,石敬瑭因此受到责问,忧郁成疾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