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殿试
如今回想起来,这件事已经拖延了这么多年。
当初,赵琳面对老友的询问,他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
便将锅径直甩给了李固,当时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李家和林家之间竟有着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李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早知道就应该更早地提及此事,赵琳感到懊悔不已。
但此刻并非追悔莫及之时,当务之急乃是李承平即将面临的殿试。
先前认为谈这些事是为时尚早,可如今李承平已然接近十八岁,谈婚论嫁之事迟早要提上日程。
以当前形势来看,日后前来询问婚事之人必定与日俱增,因此还是需要提前做好规划才行。
思及此处,赵琳不禁开口问道:“我且问你,对于你的亲事,你究竟作何打算?”
亲事?
李承平闻言一怔,未曾料到师父会突然提及此话题。
他思索片刻,不经意间又想起在积水寺见到的那位姑娘。
看到李承平那副茫然无措的神情,赵琳便知这小子定然是心里藏着事。
不禁皱眉,可别心里有了佳人。
赵琳心里清楚现在不是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毕竟殿试马上就要到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分神,那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他摆了摆手说道:“今天提起这件事只是想让你心里有数,至于其他的,还是等考完殿试之后再说吧。”
说完李承平便被赵琳赶了出来,迷迷糊糊地从后院回到会馆二楼。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承平没有打算再出去了。
哪怕是他想出去,赵琳没点头的情况下,他也没机会。
不过有些事还是需要人去办的,牛蛋一个人肯定不行,刘孖然正好闲着,摆在那里的力工不用白不用。
殿试已经不远了,李承平必须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
永兴帝举办的殿试不止这么一次,任何事都有迹可循。
要不然李承平也不会泡在会馆里,毕竟,知识早就已经烂熟于心。
为了避免在殿试中因礼仪问题而出现失误。
在殿试开始前的两天,礼部官员特别将本次会试中的三百三十名贡士召集到礼部,专门教导他们面圣时的礼仪。
为此,还带他们逛了一圈谨身殿。
谨身殿正是举行殿试的场所,其作用类似于明清时期的三大殿。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学习礼仪,李承平认为这可能与前世的实地彩排类似。
只是彩排是所有人都要参与,可眼下关键人物皇帝却不在。
毕竟没人敢让皇帝配合演习,殿试当天人家来不来都是两可。
礼仪官的一番捣鼓下,一众贡士的站位、规矩都算是了熟于心。
李承平学得特别认真,圣驾面前可容不得有一丁点的马虎。
别到时就因为礼仪没做好,而被赶出宫去,那么岂不是荒废了自己十几载的寒窗苦读吗!
所有贡士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学着。
众人心里也和李承平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千万不能出错。
平生第一次来到皇宫内,大家心中的澎湃,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热烈,也头一次真正体会到了鱼跃龙门的一步之遥。
三月十一日,殿试将在谨身殿举行。
才卯时,李承平和宋盛就从会馆出发了。
柳安则是他老爹亲自护送,值此关键时刻,柳老爹自然不敢放下心来。
李承平今天身着一袭青色圆领长袍,腰间系着一条锦缎腰带。
这身行头是礼部为贡士们准备的贡士服,特为殿试准备。
从陕西会馆到皇宫大约需要半个多时辰的路程,当他们抵达宫门外时,已有众多贡士在排队等待。
清晨的阳光洒在午门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感觉。
李承平等人穿着整齐的贡士服,怀揣着紧张与期待的心走到午门前。
贡士们都安安静静的等在那里,期间没人发出声响,更没有交头接耳的说话声。
辰时一到,众贡士开始陆续进入皇宫。
沿着宽阔的道路前行,两侧是高大的宫殿和庄严的建筑。
宫廷中的气氛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他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路线,小心翼翼地走着,不敢有丝毫差错。
终于到达谨身殿外,贡士们按照顺序排好队,等待进入殿内。
对于宋盛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近御案。
当他看到门口站岗的一众侍卫时,内心不禁感到紧张。
相比之下,李承平则显得镇定自若。
毕竟,他不仅来过午门,还曾参观过皇后的寝宫。
等快到谨身殿时,众人便停下脚步,由礼部官员点名。
随后整齐有序地进了集英殿。
李承平是会试会元,自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而紧跟在他身后的,正是排名第二的程长捷。
程长捷看着身前的会元,心里有些失落,但也并没有表现出来。
毕竟,现在还不是最终的结果,一切皆有可能。
会元多半是掉落不到二甲的,不然会让朝廷颜面扫地。
但从会元到榜眼、探花又不是没有的事。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程长捷默默给自己打着气。
虽然他这次只得了第二名,但他相信,只要努力,还是有机会成为状元的。
所以,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默默地跟在李承平身后,等待着接下来的殿试。
众人目不斜视,很快都聚集到了谨身殿,待站定后,就听有鼓乐声响起。
随后是宦官的喊唱声。
贡士们纷纷跪地叩首,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兴帝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随后,众贡士缓缓站起身来,但依旧不敢抬头直视皇帝,生怕因冒犯圣颜而获罪。
参拜结束后,便开始分发试卷。
作为领头人,李承平排在队伍的最前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第一个领取试卷的人。
他恭敬地接过试卷,在殿门前他有多随意,此时就有多小心,完全不敢抬头。
紧接着,在一名宦官上前引导,将李承平带到了殿内的座位上。
此时,李承平才敢稍微抬起头来,但永兴帝偏着脑袋看不到全貌。
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罩在身上,老皇帝头发花白,瞧的不真切,但积威很足。
李承平匆匆一瞥,就低下头来,因为已经有宦官朝他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