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医道存世录: 仁心仁术的岁月
医学传奇人物,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用他们的智慧和医术,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1900 年,八国联军悍然入侵北京。古老的京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灾难之中。太医院,这座承载着清朝宫廷医学智慧与珍贵典籍的神圣之地,也未能逃脱这场浩劫。
八国联军的士兵如洪水猛兽般冲进太医院。他们肆意践踏、掠夺,将珍贵的药材被哄抢一空,先进的医疗器具被损毁或掳走。那些堆积如山的医药典籍,更是他们抢夺的重点目标。他们毫不珍惜地将书籍随意丢弃、撕扯,有的甚至被当作燃料投入火堆中。太医院瞬间变成了一片狼藉的废墟。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宫廷太医弘德挺身而出。他看着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太医院,痛心疾首。从正在燃烧的火堆中奋力抢救出古代珍本《华佗神医秘传》等为数不多的几本典籍。
弘德怀揣着这些珍贵的书籍,随着逃难的人群一路南下。弘德来到了鹿邑定居。他凭借着从太医院抢救出来的《华佗神医秘传》中的医术,悬壶济世,为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他用自己的行动,延续着太医院的医学传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书写了一段不屈不挠的传奇故事。
徐灵胎,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江苏吴江人。
徐灵胎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自幼聪慧,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他在当地私塾及家中勤奋读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年时期,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开始深入钻研医学经典着作。
徐灵胎一生在民间行医,足迹遍布江苏、浙江等地。他常常身着一袭长袍,背着药箱,行走在乡间小道、城镇街巷。
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有一位病重的老人,已经被其他医生判定无药可救。徐灵胎仔细为老人诊脉,观察症状,沉思良久后,开出了一个独特的药方。村民们半信半疑,但徐灵胎耐心地向他们解释病情和用药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竟然奇迹般地好转起来,整个村子都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又一回,救治了位富商的家人,富商突发急病,四处求医无果。听闻徐灵胎的名声后,富商派人请他前来。徐灵胎迅速赶到,经过详细的诊断,发现病情十分复杂。他不惧挑战,日夜守在病人身边,调整药方,精心照料。最终,病人脱离了危险,富商对他感恩戴德,欲以重金相谢,徐灵胎却婉言谢绝,只说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
在医学方面,徐灵胎反对当时医界拘泥古方、不敢创新的风气。他深入研读医学经典,同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独特的治疗方法。其着作《医学源流论》《兰台规范》等为后世医学理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对临床医生极具指导价值。
徐灵胎曾奉诏进京为皇室治病,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准确的诊断,在皇室中赢得了声誉。但他始终心系民间百姓,在为皇室治病后,又回到民间继续为百姓服务。
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乾隆再次征召他进京效力。此时徐灵胎已 79 岁高龄,他深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为了忠义,还是决定北上。
他让儿子准备了棺木,扶棺前进。到京城后,徐灵胎让儿子将旧友唤来道别,并写了自己的墓前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当夜便去世了。
徐灵胎除了医学成就斐然外,在其他诸多领域也有突出表现,他的父亲是水利官员,江南巡抚编着《江南水利书》时,他的父亲是主编,将这个任务交给他,结果他写着写着成了水利专家。
他的母亲喜欢听戏曲,他便自学戏曲,并将学习总结整理成书,叫作《乐府传声》,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着名的音乐理论着作,填补了我国音乐历史的空白。
他曾花费 20 年为《道德经》写注释,该版本被收录到《四库全书》。并且他对儒家经典也有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将其中的思想观念融入到自己的立身处世和养生之道中。
徐灵胎博学多才,对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两度奉诏入京为皇室治病,在当时声名远扬。
民间流传着他治疗妇科疾病的神奇故事。傅青主行医不泥古,能洞察患者具体情况,凭深厚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开出独特有效药方,治愈诸多疑难杂症,被尊为“妇科圣手”。
王清任,清朝时期一位勇于开拓的医学家。在那个传统观念束缚、解剖学备受冷落的时代,他以无畏之姿踏上探索人体结构的艰难征程,开创了中国医学在人体结构研究方面的先河。
王清任曾言:“着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他对准确认识人体结构重要性的深刻认知
为了编着《医林改错》,能准确了解人体脏腑结构,王清任不畏艰难险阻。他多次前往刑场观察尸体,仔细记录人体内部的真实情况。
这种行为在当时是极为大胆和冒险的,因为社会传统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伤,解剖更是被视为禁忌。但王清任不顾世俗的偏见和压力,坚持自己的探索。
经过长期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王清任对人体的脏腑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将这些宝贵的发现汇聚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着作《医林改错》。
这一壮举,犹如在中医发展的长河中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他的努力为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理论更是影响深远。他所创制的血府逐瘀汤等方剂,犹如一把把神奇的钥匙,为中医临床治疗瘀血病症打开了新的大门。这些方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卓越的疗效得到了无数医者和患者的认可。
傅青主(1607 年 - 1684 年),山西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杰出的思想家、书法家,更是医术超凡的医者,尤其擅长妇科。
傅青主出身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少时博闻强记,读书过目成诵。15 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教于山西提学袁继咸,成为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袁继咸因为官清廉耿直,得罪权贵魏忠贤之流,被陷于京师狱中。傅青主等人积极奔走营救,最终使袁继咸得以昭雪,傅青主也因此名扬天下。
明朝灭亡后,傅青主悲痛万分,写下“哭国书难着,依亲命苟逃”的诗句。为表示对清廷剃发的反抗,他拜寿阳五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道号“真山”,从事秘密反清活动 20 余年。
49 岁的傅青主被捕下狱,期间一年有余,几经严讯,却始终不屈,抱必死的决心,绝食 9 日,经过不懈斗争得以获释。
傅青主决定学医济世。他广泛研读医学典籍,外出游历时还经常向医家和懂医的道士学习,收集药方。
傅青主擅长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等,尤以妇科为最。他曾搬到太原东山脚下的松庄居住,在临床中发现妇女患病就诊存在诸多困难,于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撰写出了妇科专着《傅青主女科》。
他足迹遍布山西等地。在民间传说中,他常常为贫苦百姓免费诊治。四处游历、边走边医。
傅青主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书法家。晚年成为在野思想文化界的领袖和代表之一。他的民族气节、医学成就和学术思想都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
赵学敏(约1719~1805),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着名医学家。
赵学敏的父亲晚年得二子,长子即赵学敏,次子赵学楷。出于济世利人的目的,赵父让学敏习儒,学楷学医。为了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父亲在养素园中收藏了许多医书,还专门开辟一块土地作为栽药圃,让弟兄俩终年吃住在园中,接受儒学和医学教育。
赵学敏虽被指定学儒,但兴趣集中在医药方面,博览群书,闲暇时,他与弟弟以默写“针灸铜人图”作为游戏。
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赵学敏患了眼疾。眼疾刚愈,他便凭借自身体会,写下眼科专着《囊露集》,可惜此书最后没有流传下来。
赵学敏和弟弟一起行医治病,医术高超,一般疾病药到病除,对疑难杂症也往往能收到奇效,成为当地名医。
中年以后,他走出书斋,深入民间学习,向民间草医、药农请教,收集到许多医书上没有记载但医治有效的奇方。
赵学敏收集民间走方医的经验和方法,着成《串雅内编》《串雅外编》,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有关民间走方医的专着,书中记录了走方医常用的多种治病手段,介绍了药物伪品、法制、食品、杂品等情况,揭示了走方医的简便治法和药物炮制、作伪的内幕,为研究走方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也为中医药学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乾隆三十(1765 年),赵学敏又写成《本草纲目拾遗》10 卷。辑录《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药物共 716 种,不仅纠正了李时珍书中的几十条错误,还为我国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在中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