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放地笼!乌头鱼!(求推荐票!求追读!)
“你在家看好儿子,等我回来!”
林耀东感受着手中铝饭盒传来的温热,心中一暖,看着沈幼楚,轻声说道。
要不是旁边有林父这个电灯泡,不远处,林大哥他们也起来了,正在洗漱的话,林耀东肯定不只是这么干巴巴的跟沈幼楚说一句话这么简单!
人多,老婆会害羞的!
“嗯!”
见林耀东还知道分寸,没有胡来,沈幼楚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走吧!”
林父瞥了一眼林耀东手里的铝饭盒,大步走出了厨房。
见状,
林耀东连忙把铝饭盒放到布包里,拿起这几天做的两排地笼,这才跟上林父,一起朝码头走去。
“爸,要等一下大哥他们吗?”
林耀东回头看了一眼,开口问道。
“他们几个又不是小孩子,又不是不知道我平时在哪里作业,想继续一起作业的话,后面跟过来就行了,等他们干嘛!”
林父拿着手电筒走在前面带路,头也不回的说道。
这也是之前林父带着林耀东第一次出海,跟林大哥他们分开,林父没有等他们,更没有试图去找他们的原因。
大海茫茫,没有设备,没有准确的位置,想要找到一条船,简直不要太难!
况且,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他们三兄弟一般都是凑一块作业的,这样互相也有个照应。
所以,与其担心他们,还不如担心一下自己,人家三个人三条船,自己这边可是只有一条船两个人!
……
林父、林耀东两父子走在前往码头的村路上,能依稀听见路边的房子里传出动静。
越靠近码头,动静越大。
这场连绵下了几天的雨,让整個村大部分的人都没办法出海。
现在,雨停了,终于可以出海了,大家都一窝蜂的赶到码头,检查船只,准备出海。
等林耀东、林父来到码头,已经有不少船打着手电筒、点着灯,出海了。
与此同时,林耀东也看到了站在码头边上,正在对自己不停挥手的赵建军、李超美、王赶英。
也不知道他们三个不想当自己孙子,几点就爬起来,赶来码头了。
由于大家都还要跟着家里人一起出海,所以,林耀东只是跟三位死党聊了两句,就跟着林父上了自家的小木船。
等林父简单检查了一遍小木船,确定没啥问题后,林耀东就解开绑在码头柱子上的船绳,熟练的摇着船撸,逐渐远离码头。
……
两个小时后,
林父看着手里的指南针,指引小儿子摇橹来到了平日作业的海域,把绑着渔网的浮标扔到海里,开始下网。
等到林父下完网,林耀东摇橹,让小木船远离下好渔网那片海域,给两排地笼绑好绳子、浮标之后,这才开始放地笼。
免得地笼跟之前放好的渔网缠上,也免得地笼放下去之后,就沉到了海里,捞不起来。
“你就折腾吧!”
林父卷了根卷烟,一边抽着,一边看着小儿子放地笼。
“爸,我要是不折腾,而是在家里躺着,或者,继续跟阿军他们几个去玩,而不是一起约着出海,你可就要着急上火咯!”
“我——”
听见小儿子这话,林父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毕竟,谁让小儿子说的,还真他娘的有点道理呢!!!
认真的放完两排地笼,林耀东熟练的拿过一顶草帽盖到自己脸上,依靠在船边,闭上双眼,开始补觉。
这一觉,林耀东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直到感受到小腿被踹了两下,这才醒过来。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林耀东不需要林父开口,就知道这是到时间收网了。
于是,林耀东也不说话,摘下脸上的草帽戴到头上,起身,摇橹,让小木船靠近远处绑着渔网的浮标。
林父一把抓住浮标,将浮标拉回到船上,拉动绳子,开始收网。
凌晨三、四点这段时间,表层海水温度适宜,海鱼跑到表层海水活动或者觅食的可能性也更大。
一般这个时间段下网的收获,基本就是出海一天大多数的收获。
正是因为这样,之前林父带着林耀东第一次出海,拉第一网时,看到收获那么差,才会心里着急。
而林大哥他们,也是因为这样,当时才着急着找地方赶紧下网。
“有货!有货!”
林父刚拉动绳子,就看到水面在动,连忙加快了收网的速度。
很快,林父就看到了制造动静的家伙,
“乌头!乌头!而且还是两条,个头还不小,今天运气不错啊!”
“爸,现在乌头多少钱一斤?”
林耀东瞅了一眼被林父拉到船上的两条乌头鱼,放下手里的船撸,靠了过去,一边小心翼翼的帮林父把一条估计得有个十斤左右的乌头鱼从渔网上解下来,免得弄坏林母、沈幼楚这几天刚帮忙补好的渔网,一边好奇的开口问道。
乌头鱼又叫剂鱼,乌鱼、鲻鱼,与鮻、鲈(中国花鲈)、鮰(长吻鮠)合称长江口海域作业的四台柱,是常年都可以捕捞的四个主要对象。
另外,乌头鱼可以在海水、咸淡水、甚至是在淡水中生活,所以,后世的时候,被沿海大量养殖。
再加上,乌头鱼的口感一般,鱼味没有马鲛鱼、黄脚立那么重,比较淡。
甚至,养殖的乌头鱼,还会跟淡水的河鱼一样有土腥味,所以,导致乌头鱼在后世价格一般。
只不过,腌制加工过后的乌鱼子,也就是乌头鱼的鱼子,却是个好东西,被日本人誉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
上品的乌鱼子,更是被誉为“乌金”,乃是对岸宝岛省的名贵特产。
所以,林耀东见抓到两条个头不小的乌头鱼后,林父居然会说今天运气还不错,就忍不住好奇起了乌头鱼现在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