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与士绅谈话,吕知县其人
秦云何将士绅们请到自己的行所坐下,再次表示感谢。
“诸位皆是县中德高望重的士绅,乡中表率,此次正是因为有诸位公评,才能顺利定案并服众。秦某不胜感激。”
士绅纷纷道:“巡按大人客气。大人决案英明,我们也不过是来做个见证。”
河生给众人奉上茶来。
秦云何与众人互相客套,待众人饮罢一盏,秦云何才引入正题。
“本官请诸位来,一个是感谢诸位此次相助,再一个就是想了解一下此地政令民情。”
众士绅自然知道轻重,听见秦云何如此直接问,互相看看才有潘举人先开口:“大人体察民情之心,在下等佩服。”
潘举人斟酌道:“我县一向民风淳朴,不敢说夜不闭户,但百姓也还算安居乐业。就是此次发生生员攻击冒考之事,也实在是个例。”
秦云何自然明白士绅们维护自己乡中的心情,于是又道:“不瞒诸位,离京前,陛下特嘱本官到了地方体察民情、清理积弊。下官此次奉命而来,不敢不用心。
诸位皆是乡中公义之士,百姓信服之人,想来定有卓见,还望知无不言。”
秦云何想着士绅们大概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于是又道:“我听百姓议论,吕知县学习别县推行了一些劝农桑的举措,但是却执行的马马虎虎,不知可有此事,又是何故?”
秦云何这么一说,士绅们就知道他想了解什么了,不由得互相笑笑,看起来比刚才轻松了不少。
还是潘举人先开口:“回大人,吕知县确实推行了一些政令。
有当义县知县劝农桑、清丈土地等举措效果很好,还受到巡抚等嘉奖。吕知县应是也确实想为乡中做些实事,所以也照搬了过来。
至于执行效果嘛……”
潘举人忍不住摇头笑,其他人也跟着笑。
“大人有所不知,吕知县这人处事确有些……”王举人斟酌用词,最终道:“糊涂。他想做出政绩的心固然是好的,只是没学明白,也不够用心……”
“王兄……”李士绅似是想提醒他此话不妥。
王举人却道:“李贤弟别拦我。巡按大人代陛下巡狩至此了解情况,这是陛下下察民情的举措。
你我作为士绅,若都顾惜自身不肯开口,谁来替百姓发声?日后若你我入仕,莫非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秦云何赞许的点点头:“王兄大义。”
谁知王举人慷慨陈完词,语气一转又玩笑道:“知县大人似乎也不太在意这些,想必不会怪罪。”
其他几人也都让逗笑。
然后是潘举人又开口,认真道:“大人,其实我们对知县大人政令是没什么意见的。无论是跟别人学来还是知县大人自己想出来的,毕竟是为民的好事。
最初知县大人宣布政令时,我们都是打定主意配合政令推行的。
然而知县大人似乎只知道宣布政令,却并不很在意推行过程和结果,以至于政令虽好,却并未给百姓带来太多实惠。”
“你们应该与知县也有些来往吧,可有劝谏提醒过?”
“唉,也不是没有劝谏提醒过。只是知县大人不知每日在忙些什么,听是听了,改是没改。我们总也不能天天给知县大人提意见吧。”
秦云何皱眉,再回想吕知县随意加印结等事,大概对他有了些了解。
“除此之外,知县断案如何,可有冤案糊涂案?”
“这个……”
“莫非吕知县是个收钱办事,看银子多寡断案的?”
“知县大人倒不是个会收钱偏袒的……”
秦云何心想,倒是还有点优点。
几个士绅又是互相看看,似是这方面也挺一言难尽。
“知县大人要说断案技巧,我们真是夸不出口。要说冤案、糊涂案,我也只想说,幸好县中民风尚可,事务也还算简单……”
秦云何示意他继续:“诸位不必有顾虑,但讲无妨。本官这几天对吕知县也有了大概了解,之后也自会再多方确证。”
王举人却叹口气,道:“知县大人断案的原则就是,若是一家长幼相争,无论事体,偏袒长者。若有穷富相争,无论事体,偏袒穷人。若有顽愚相争,无论事体,偏袒愚直。”
很好,倒是省心。
真是不肯多花一分心思。
可你要说他不对,他又怜贫恤老。
李士绅这会儿也终于开口道:“这点儿知县大人也是学的某地的知县。据说那位知县大人到任时上任贺金只取百两,断案也绝不肯收钱偏袒。
那位知县断案就是这套规矩。
后来那位知县还因政名被提拔为户部主事。”
一个知县未经行取直接提拔入京为主事,这对任何一个有仕途追求的地方官来说都是莫大诱惑。
只是,
“后来据在下细细了解才知道,那位知县大人之所以能被提拔为户部主事,是因为他在当地也推行了不少惠民政令,效果非常好。”
李士绅也叹一口气:“吕知县只知道那位知县大人不收钱偏袒和断案的那套规矩,政令却是并不怎么上心……”
秦云何对此也挺无语的。
几人正说着,河生进来报:“大人,吕知县到了。”
秦云何特意让河生守在门外,以免吕知县来了直入正厅。
几个士绅一听知县来了,自然也不肯再说,纷纷起身就要告辞。
秦云何知道今天的叙话恐怕只能就此结束了,只得起身送众士绅出门顺便迎吕知县进门。
到门前,几个士绅先跟秦云何拱手告退,又跟知县见过礼才告辞离开。
吕知县看着士绅们马车的背影,道:“大人这么快就跟士绅们谈完话了?”
秦云何脑子里还被刚刚了解到的吕知县的“伟绩”冲的发晕。
“吕知县,先进来,本官有话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