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杨氏告你偏袒告的没错啊
秦云何到的时候,齐同跟顾知正在说话。
虽然两个人之间确实放了棋盘,但是显然两个人并没有下。
齐同见秦云何被下人带进来,道:“云何来啦,来,坐。”
秦云何走到近前施礼道:“属下见过齐大人、见过师兄。”
“别拘礼了,先坐下吧。”
下人搬了个椅子放一边,秦云何坐下。
“大人叫属下来是有什么吩咐吗?”
齐同跟顾知对视一眼,道:“你那最近是不是接了个告养子忤逆不孝的案子?”
“是。巽林县杨氏告养子,举人高重不顺母意忤逆不孝。”
“你怎么判的?”
“我问了巽林县知县、典史,高重的邻里,得知高重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孝的行为。但凡杨氏有什么事找他他都尽量去办了。倒是杨氏之前曾经企图霸占高重财产。这次告忤逆不孝她称不忍高重被责罚,其实是想让高重休妻,然后娶她自己的女儿……”
“那你怎么判的?”
“我初时劝动了杨氏,她同意不告高重,也不让他休妻了。说好了回去好好过日子了。只是后来她又来告,这次她不要高重休妻,却提出高重既然兼祧两家,那再娶一个妻子孝顺她。
高重称当初遗嘱说好的是他长子承继嗣父门庭,次子承继生父门庭,并没有说要娶妻的事。
况且他两个孩子都大了,他再娶个正妻也不庄重…”
齐同打断他,道:“不顺母命,当如何判?”
秦云何愣了一下,道:“理当杖责。”
“为人子者分家财断亲缘呢?”
“当绞杀……可是大人,那高重实在是冤啊,他根本就没想……”
齐同往后靠了靠,道:“那杨氏告你有意偏袒告的没错啊。”
“啊?”
对于杨氏可能会到府衙告状秦云何是有心理准备的。只是在他看来就算告到府衙杨氏也没理,知府大人也肯定不会相信杨氏的。
谁知道,知府大人竟然真的觉着他偏袒?
顾知见秦云何愣住,笑道:“大人别逗云何了,他要当真了。”
齐同没好气的道:“谁说我是逗他了,你听他说的话,任谁听了不是偏袒高重?”
“大人,我……”秦云何摸不着头脑,只能去看师兄。
顾知道:“她来告忤逆不孝,你就按忤逆不孝,该杖责杖责,该绞杀绞杀。她提其他要求,合理你就令高重照办,不合理你就驳回。你是推官,又不是和事佬,劝来劝去的做什么?尤其还都是偏向高重的劝,这不是自惹麻烦?”
“可是高重真的很冤很无辜啊。杨氏本来对他也没有几年养育之恩,当初还想霸占说好给高重的家产。这次更是荒谬的要让高重休妻另娶,我总不能不管吧。”
“高重一再不肯顺养母的意总有吧?你的职责是讲明律意,剖决事务。
忤逆不孝与别罪不同,杨氏若舍不得你就饶了高重,杨氏若舍得,该怎么判怎么判。即便判了,还要呈到刑部复核,陛下亲批,你只需写明案由经过即可。”
秦云何总觉哪里不对。
“可若是真的让高重因为这点事丢了功名甚至丢了性命,岂不是可惜?”
顾知叹道:“朝廷以孝治天下,忤逆不孝本就是这样的。是以才能震慑子女,也是让父母不敢轻告。”
最后秦云何还是跟齐同对弈了一局,然后就被齐同送走了。
秦母只知道秦云何被叫去跟知府大人下棋了,听说儿子回来,便问道:“下完了?赢了输了?”
“输了。”
秦母一听输了,欣慰的道:“输了就好,可不能赢上司。”
秦云何哭笑不得,他倒是想赢,也得赢的了啊。
第二天秦云何让人去知府衙门问了问,得知杨氏的案子两日后堂审。
两日后,秦云何提前处理好公务,决定去府衙听审。
齐同直接在大堂升堂,衙役喊过威武,齐同让杨氏陈述告诉。
杨氏依然还是那一套说辞,就是要告养子高重忤逆不孝,不肯再娶一个妻子,又特特加了高重说不要那一半家产,明显要跟她断绝母子关系的说辞。另外还提了推官衙门如何断事不公,反正就是对秦云何不满。
齐同听过之后问高重可有提过断绝母子关系的话。
高重自然否认。
“那你可提过不要遗嘱中所说的一半财产的话?”
高重沉默了一下,道:“大人,我气急之下确实说过这个话。但是心里绝对不是要断绝母子关系,就算是不给我那一半家财我也甘愿奉养养母。”
齐同却一拍惊堂木:“还敢对母发怒,还说没有忤逆?”
高重被这话惊出一身汗,顿时语无伦次:“大人……不是,我没有……”
虽说确实不该,但是真的以此定罪,高重也实在太冤了吧?
齐同继续道:“高重,你不顺母命,分家财断亲缘,忤逆不孝,合当绞杀,你可有话说?”
高重惊骇跪地:“大人……饶命……”
杨氏赶紧道:“大人,我不要高重死,我只要他再娶一个妻子即可。”
“高重已有妻室且育有二子。当初高然立下遗嘱,由高重次子承继门庭。既然门庭有继,无需再娶妻子。本府驳回。”
说着,齐同没再理杨氏,转头看向秦云何:“革除高重功名的书状发出几日了?”
根本就没发啊。
秦云何算了算,距离上次他升堂已经过去十日,于是道:“回大人,已经发出十日了。”
齐同点点头,道:“虽然尚未回函,但是想来学政已经收到书状革去了高重的功名。来人,即刻将高重关押,等待秋审。”
杨氏赶紧道:“大人,我不要高重死啊,只要让他娶我闺女就行了。”
齐同道:“荒唐!高重已有妻室,高然也有人承继门庭,怎么能再娶你女儿?你告高重忤逆,本官已经按律判了高重绞刑,你不要再无理取闹。来人,将高重收监。”
“大人,不要收监!民妇有话说。”堂外传来一道女声。
----
古代告忤逆不孝,基本告了都会罚的。毕竟一般父母也不会舍得去告子女不孝——这个罪在古代挺重的。
能气得父母送忤逆的多少是有什么事惹了父母不痛快了,一般送去就会罚,除非父母又舍不得了,自己来求情。
不光忤逆父母,忤逆兄长都有“捩兄一眼,杖责八十”的事例存在,何况父母。
也是因为这个,开始的时候,还没见到高重,秦云何先问杨氏“忤逆不孝,或杖责或绞杀,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