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网打尽
她先去找顾桓,说了自己的想法。
顾桓正气恼那些小气的权贵和富户,听了穆欢的提议,觉得不是不可以。
随即他找来周肃,与其商议半天,都觉得可行,就是谁去干这个事,意见不一致。
顾桓准备自己去,周肃反对。
见两人为这个争执,穆欢对顾桓道:“你是侯爷,还是我去,如果真的有什么后患,你还可以搭救我。你在,能把穆家护好。”
她这话刚出口,周肃马上赞同,认为这是最好的安排。
毕竟,侯爷身份尊贵,不宜轻易涉险。
他道:“穆大姑娘胆大心细非常适合。”
顾桓眉头紧皱,问道:“穆欢,你一个人能行吗?这可不是闹着玩。”
穆欢只道:“你派人将小颜保护好,我要用文久。”
顾桓点头道:“没问题,穆颜的安全你不用操心。此外,我还可以再给你派一些人协助你。”
穆欢却拒绝了,她不想用顾桓的人,也是以防万一。
周肃见状,松了一口气。
如果用侯爷的人,如果东窗事发,还不是一样要牵连侯爷。
穆大姑娘就不一样了,只是姻亲关系,到时候可以找理由推脱。
穆欢回去就开始安排。
她先带领着孟煊、文墨和文久一同出城,一起去看那些灾民。
文墨和文久自是不必说,他们就是因为水患才被裴母收养的。
如今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重现,心里的酸楚简直难以言说。
穆欢指了指那些流民问孟煊:“马上就要到冬日了,你认为他们能不能挨过寒冷的冬天。”
孟煊望了望天空,摇摇头道:“如果没有食物,很多人恐怕就等不到来年的春天了。”
穆欢接着问道:“那你想不想救这些人?”
孟煊这段时间以来,见到过流民为了一块饼而与人拼命。
也目睹过灾民衣不蔽体、饿得奄奄一息的惨状。
甚至还看到有人为了活下去而卖掉自己的儿女。
他点头道:“我想救他们,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穆欢紧接着又问:“如果救他们,就有可能会失去自己的性命,你是否还愿意?”
孟煊思忖片刻后,缓缓道:“如果用我一人可以换这么多人活,我愿意的。”
听到他这样说,穆欢笑道:“也未必会丢命!”
回家后,穆欢将自己关在书房研究了一个晚上。
她手里有顾桓给的淮安城里所有达官贵人的名单,还有前段时间她和小青调查到所有粮商的名单。
第二天清晨,她将文久、文墨、文砚、小青、苏阳和孟煊等人召集起来,并逐一打量他们。
文墨莫名的觉得有些冷,心道:少夫人这个样子,肯定又要搞事,而且是大事。
果不其然,她竟然是要绑人,还是达官贵人家的嫡子嫡孙,用来换取粮食。
穆欢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最后问孟煊:“你觉得这样做是否可行?”
孟煊毫不犹豫道:“赞同。”不伤人命,只是要粮食,他觉得没有问题。
于是,几个人开始着手制定详细的计划。
几天之后,那些权贵人家的嫡子嫡孙就像凭空消失一般,神不知鬼不觉地失踪了。
这些权贵人家丢了孩子惊慌失措,一窝蜂地涌向府衙,向魏知府施压。
魏知府后背的冷汗直流,这是哪里来的胆大包天的贼人啊?敢如此猖獗。
就在他忙着安抚众人不要慌的时候,瞥见自己的夫人红着眼睛、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
魏知府急忙上前把自己夫人迎进里面,悄声问:“夫人,出什么事了?”
魏夫人泪流满面,哽咽道:“大人,我们女儿不见了!”
她这话让魏知府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顾桓怒气冲冲地闯进了府衙。
其他的人看到顾桓来了,立刻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向他告状。
顾桓虎眼圆瞪,怒吼道:“你们急什么!本侯的儿子也不见了!”
众人皆惊,现场顿时一片死寂。
魏知府更是傻眼了,淮安府有这样的匪徒?连总督家的公子都敢劫?哪里来的?
紧接着,裴父也匆匆赶来。
他见到顾桓后赶忙行礼,然后焦急地对魏知府说道:“大人,犬子也不见了。”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都意识到,这显然是同一伙人所为,他们妄图将淮安的富贵人家一网打尽。
就在这时,穆颜挺着大肚子,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走进来。
顾桓见状急忙迎上前去,略带责备地说:“怎么不好好在府里待着。”
穆颜扬了扬手中的纸道:“侯爷,辰儿有消息了。”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她手中的纸,希望从上面找到蛛丝马迹,好找回自家的孩子。
顾桓迫不及待接过来一看,短短两行字:若想你儿子活命,就立刻拿出粮食来赈灾。不然……
他看完立马暴怒,咬牙切齿道:“究竟是何方恶贼?敢劫本侯的儿子,简直是不想活了。”
穆颜眼泪婆娑地说:“侯爷,您赶紧想办法筹集粮食救辰儿啊!”
顾桓一脸无奈道:“之前我已经将能够筹集到的所有粮食都捐了,现在哪里还有粮食啊!”
穆颜心急如焚,激动道:“我不管,无论如何我都要救辰儿,我自己去想办法筹集!”
说完,她急忙转身离去,脚步匆忙而焦急。
顾桓担心她的安全,也紧随其后。
其他人留在原地,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裴父低声嘟囔着:“劫匪只想要粮食,那就必须尽快筹集才行,我可只剩下这一个孩子了。”然后,他也转身走了。
知府夫人不敢声张自己女儿失踪的事情,只能悄悄地返回府中筹集粮食。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赶回自己府里询问是否有孩子的消息。
不知道穆颜从何处弄到了一百石粮食,并亲自送到府衙。
当日总督家的公子就回到了府里。
那些丢了孩子的人家见状,态度变得积极起来。
有存粮的人家纷纷从自家仓库取出储存的粮食送往府衙。
没存粮的人家忙用银子去买,五两银子一石的高价也不在乎。
毕竟,买五百石粮食也才两千五百两银子,救孩子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