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弃子成皇楚嬴宋施施 > 第1965章 再思再议

第1965章 再思再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萧启年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穿透了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我已决定,成立抗灾指挥部,由丞相李慕白,担任总指挥,负责统筹全局;”

    “户部尚书赵文远负责物资调配,确保每一粒粮食、每一件衣物都能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工部侍郎张清负责道路抢修,打通生命线,让救援物资能够顺利送达灾区。”

    李慕白、赵文远、张清三人闻言,纷纷起身领命,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萧启年深知,这些人是北元的栋梁之才,他们的能力与忠诚将是这场抗灾斗争的关键。

    随后,萧启年又详细部署了各项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临时避难所、组织救援队伍、开展心理疏导等。

    他要求各级官员必须深入一线,亲自指挥,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

    安排好一切后,全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抗灾斗争,在北元大地上展开。

    然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北元境内的多个地方都开始告急,因为物资不足,萧启年的国库已经清空,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东西来支援灾区。

    正当萧启年心急如焚之际,楚国驻军统帅邹应将军带着一队人马,满载着粮草和器具、工具找到了他。

    这些物资都是军营中节省下来的,邹应将军表示,楚国与北元同气连枝,面对天灾,他们愿意伸出援手,共同抵抗。

    “陛下,天灾无情,人有情。楚国与北元乃是盟友,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邹应将军的话语中,充满了真诚与关怀,“这些物资虽不多,但愿能为北元的抗灾斗争尽一份绵薄之力。”

    萧启年闻言,惊喜不已,连忙上前握住邹应将军的手,连连感谢:“邹将军,您真是雪中送炭啊!北元上下感激不尽!请代我向楚赢陛下转达我的谢意和敬意!”

    两人一番寒暄后,邹应将军又谈起了红山一线的受灾情况。

    虽然当地也有楚国驻军,但由于驻军及时采取了措施,当地百姓暂时还算安稳。

    萧启年听后,心中稍感宽慰,同时也对楚国驻军的迅速反应和高效行动表示了高度赞扬。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萧启年邀请邹应将军在宫中用餐。

    然而,由于雪灾严重,宫中储备的食材也十分有限,最终只能以被冻死的牛羊,作为宴席上的佳肴。

    看着桌上的食物,萧启年感慨万千:“邹将军,这顿饭虽简陋,却是我北元的一片心意。请您务必赏光。”

    皇宫之中,灯火辉煌,却掩不住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气氛。萧启年为答谢楚国驻军的慷慨相助,特意在宫中设宴款待邹应将军。

    然而,当邹应步入宴厅,目光掠过桌上丰盛的牛羊肉时,脸色却骤然沉了下来。

    “陛下,这……”

    邹应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他环顾四周,只见宫女侍从们正忙碌地布置着宴席,一切显得那么奢华而不合时宜,“外面百姓正受天灾之苦,我们怎能在此大吃大喝?”

    萧启年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邹应面前,轻声解释道:“邹将军有所不知,这些牛羊肉,并非特意宰杀而来。”

    “它们或因严寒冻死,或因大雪压塌棚舍而亡,本是无奈之失。我本想将它们妥善处理,以作他用,但转念一想,若能以此款待将军,表达我北元对楚国援手的感激之情,或许更为合适。”

    邹应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歉疚之色。

    “陛下言之有理,是我太过冲动,未能细思。请陛下恕罪。”

    “无妨,将军心系百姓,此乃忠良之本。”

    萧启年微笑着拍了拍邹应的肩膀,两人重新落座,气氛逐渐回暖。

    宴席间,他们谈笑风生,不仅回顾了联军的战斗岁月,也展望了未来的和平愿景。

    然而,当邹应将军离去后,萧启年却陷入了沉思。

    他决定写一封奏疏,正式向楚国皇帝楚赢表达感激之情,并承诺北元将铭记这份恩情,未来必当加倍回报。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了朝臣们的耳中。

    一时间,大殿之上议论纷纷,反对之声四起。

    “陛下,此举不妥!”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脸色凝重,“楚国向来以我北元为附庸,屡屡压榨,致使国库空虚,民生凋敝。”

    “如今他们虽有所援助,不过是杯水车薪,何足挂齿?我等岂能因小恩小惠而忘大耻?”

    “正是!”另一位大臣附和道,“陛下若上此奏疏,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北元无能,只能仰人鼻息?”

    萧启年眉头紧锁,他深知这些大臣的顾虑与不满,但心中那份对盟友的尊重与感激,却让他无法沉默。

    “诸位爱卿,此言差矣!楚国虽强,但我北元亦非软弱可欺。两国之间,虽有强弱之分,却无尊卑之别。楚赢陛下与朕,乃是盟友亦是朋友,他们在我北元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此情此义,岂能忘怀?”

    “再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北元虽遭天灾,但民心未散,士气犹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度难关,何愁不能重建家园?又何须计较一时之得失?”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则依然面露不满。

    萧启年见状,语气更加坚定:“朕意已决,此奏疏必上。尔等若再有异议,便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朕绝不轻饶!”

    一番话掷地有声,大殿之上顿时一片寂静。

    大臣们虽心中不服,却也不敢再出言反对。

    最终,这场激烈的辩论,以萧启年的坚持而告终,众人不欢而散。

    萧启年独自留在大殿之上,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心中五味杂陈。

    萧启年其实心中也知道,大臣们所言不错。

    北元与楚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如同一根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可能断裂。

    他深知,今日的决定无疑是在这根弦上,又加了一重负担,使得他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