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 > 第三百七十章 朝堂激荡!

第三百七十章 朝堂激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于始皇帝的默然,李斯早有预料,这也是正常。

    毕竟他开口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不可能会有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

    此刻始皇帝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也是给李斯最好的回答。

    李斯身为大秦的左丞相,他的意见,始皇帝自然有必要听取。

    但意见,毕竟只能是意见,最终做决定的,只能是始皇帝自己。

    李斯默默退回了队列之中,他心中自然是清楚此事已经成了定局。

    他的开口,只能算是但尽人事,实际上,已经不能左右始皇帝的任何心思。

    见到李斯退回了队列之中,始皇帝也没有多说什么。

    直接开口再问,此事还有什么意见,让所有人,都可以此刻说出。

    满朝的文武百官,又岂能是不知之人。

    现在右丞相牵头提议,左丞相更是直接默默退了回来,那此事就是板上钉钉了。

    再不可能在任何转圜的余地,现在开口反对,那真是嫌弃自己的官时间当的太长了。

    三公九卿为首,满朝文武人人都是点头称是。

    始皇帝点头,此事既然已经先一步确定了下来,那接下来,就是下一步了。

    于是始皇帝直接开口询问,谁能当得大秦的储君。

    虽说此事已经所有人都知道了始皇帝心中的人选。

    但起码的形式,还是一定要走的,于是还是有王绾牵头开口。

    此事是他提出来的,再又他来周全后续,自然也是符合常理。

    于是王绾再次走出人群,开口提议赵彻是此刻大秦之中最好的人选。

    之后王绾再次详细说明自己如此提议的原因。

    赵彻一直以来在大秦的作为就相当出彩,他做出的那些东西,从根本上解决了大秦的很多问题。

    加上他和始皇帝一直都极为亲密,行事作风和始皇帝极为相似,这是大秦的福气。

    再说赵彻一路走来的那些功绩,没有一项是能够轻易做到的。

    最后王绾又说赵彻的年岁,如此年纪,就有了如此成就,假以时日,必然能够达到始皇帝那样的高度。

    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王绾此言,已经是相当保守了。

    因为很多人都是过来人,他们可是知道的,始皇帝在这个年纪,未必能有赵彻如今的成就。

    虽说始皇帝十二岁即位,一路走来,也不是常人能够比拟。

    当显然,始皇帝的这个孙子,赵彻,比当年的始皇帝,更加的有能力。

    现在这把年纪,已经把很多人几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完全做到了完美的地步。

    王绾收尾之时,又说了赵彻的身份,以往赵彻只是因为没有回归正统,所以他们才不是那么支持。

    如今的赵彻,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王绾一番阔论,已经把几乎能说的所有角度,都已经说了一遍,即便有人想要补充,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他身为三朝元老,这个事情,做的是最为顺手。

    王绾之言,已经隐隐有开始巴结,献媚赵彻的意思。

    但在场之人,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赵彻必然就是这一次要定下来的储君,必然就是未来的皇帝。

    身为臣子的王绾,对未来的皇帝献媚,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他们在场的所有人,不也都得给始皇帝献媚,这都是一个性质。

    王绾说完之后,始皇帝显然相当认同他的说辞。

    赵彻是储君,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但凡事,讲究的都是师出有名,要立赵彻为储君,同样需要给一些理由。

    这理由,也算是给天下百姓的一个交代,仅此而已。

    如果这是始皇帝的心思,那就算是实在找不到这样的理由,也要造一个出来。

    王绾说完之后,始皇帝再开口询问了一次三公九卿的意见。

    刚刚就已经没有人反对,到了此刻,更不可能会有不懂事的人。

    所有人都附议王绾之言,觉得赵彻就是最好的人选。

    始皇帝心情大好,此事极为顺利。

    原本之前,始皇帝还担心这一次要立赵彻为储君,最大的阻力会是王绾几人。

    虽说王绾只有这右丞相之名,手中并没有太多的实权可用。

    但毕竟这是一个硕果仅存的三朝元老,就是当吉祥物,那也是重量级的吉祥物。

    在很多时候,只要不是太过分的面子,还是需要给他一点的。

    可始皇帝也没想到的是,王绾竟然没有反对,反而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此事的人。

    始皇帝虽说马上释然知道他此举是要保住自己地位,但还是不禁暗喜。

    最后始皇帝一拍手,此事就此说定,把赵彻立为大秦的储君。

    始皇帝做出了决策之后,没有再看李斯,因为李斯也没有再开口的意思。

    他知道自己的分寸,知道做事的尺度,此刻要是再出来说话。

    那摆明就是要明着和始皇帝过不去了,这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

    于是之后始皇帝的命令再次下达,要求各部,马上着手准备仪式所需的所有一切。

    时日一到,就要正式诏告天下,把赵彻,立为大秦的储君

    今日上朝,赵彻同样在列,朝会的最后,始皇帝点赵彻出列。

    赵彻今日一言未发,因为他知道今日的他,不用说一句话,也不能说一句话。

    所有的一切,虽说都是始皇帝安排妥当的,但起码看起来,他要是众望所归。

    哪怕这众望所归,其中也蕴含了不少的算计和心思,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东西。

    始皇帝叫出了赵彻之后,圣旨直接下达。

    赵彻跪地领旨谢恩,态度不卑不亢,极有风范。

    眼看这这一切就在自己眼前发生了,胡亥此刻心中自然难受。

    只是如今的胡亥,已经没有多少表情出现在脸上。

    他的表现,也是被赵彻,悄悄的看在了眼中的。

    赵彻早就觉得胡亥有点不对劲,今日看到了胡亥的样子,这疑虑就更深了几分。

    赵彻可是还清楚的记得,当年自己被始皇帝告知要认祖归宗的时候,胡亥的表情。

    那绝对是把所有的心事都写在了脸上,而且不光是那一次,胡亥每次都是这样。

    这也是赵彻从来没有把胡亥当做自己对手的原因。

    而现在的胡亥,却根本不是那个样子,所以赵彻有理由怀疑,胡亥有问题了。

    只是他并没有把这怀疑表现出来,只是暗暗在心中记下了这个事情。

    之后就是一番该有的宣告,再就是退朝。

    满朝文武离开,始皇帝也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今日是一个真正的大朝会,定下了一个对于大秦来说,极为重要的事情。

    这个事情,同时也不光只是对于大秦来说重要。

    此事对于41始皇帝来说重要,对于赵彻来说极为重要,对于所有的文武百官来说,都很重要。

    甚至于,此事对于大秦天下所有的黎民百姓,都极为重要。

    因为储君,就是未来的皇帝,而未来的天下如何,更皇帝,有最大的关系。

    只要活在这一片天之下,那所有的生民,都跟此事,有极大的关系。

    无人可以轻视,无人可以不去认真考量此事对于自己未来而影响如何。

    平时退朝,所有人都有说有笑,或者是议论一些事情,而这一次,所有人只是默默离开,并未有任何交谈之声。

    因为他们所有人都在认真思考,之后将要如何行事,才能对自己的未来,最有好处。

    特别是还没有加入赵彻一脉势力的官员,他们现在是最头疼的。

    要说现在才想加入赵彻麾下,那就显的有点小人了。

    可要是不加入,往后可怎么混下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