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种田:猎户家的小夫郎又乖又甜12
“我管你命好命坏,死活不赖,当初断亲书已经签下,如今你再要闹,我们就去衙门上好好唠一唠!”
虽说人骨子里都有几个看热闹的天分,但是王艳春这几次闹的,可谓是人尽皆知,大家也能看懂她那不可告人的心思,于是纷纷唾弃起来。
容华也态度坚决,青木颜把脸埋在容华怀里,不忍看。
众口铄金。
王艳春也逐渐抵挡不住众人的指指点点,最终落荒而逃。
王艳春跑过来时吵吵嚷嚷的,闹的这一大通,连容华他们村的村长都被惊扰的赶了过来。
村长赶过来时,王艳春已经灰溜溜的跑了。
村长一般都是村里面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他们村的村长已到古稀之年,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被他的小儿子扶着,赶了过来。
“容小子啊。”
容华见到村长,礼貌的抱拳打了声招呼,村长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的说。
“以前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靠着山,打猎也能过活。可现在你结了婚,也算是成家立业,有了牵挂。”
“这深山凶险,以后也少些去打猎,让家人牵肠挂肚的在家里守着。你看看,要不就安定下来,也置办些田地,安安分分的,跟青哥儿好好过日子。”
容华知道村长此话,是完全把他当做自家后辈来叮嘱的,于是连忙拱手行礼,礼貌的回道。
“有劳村长挂心,小子感激不尽,可置办田地是家中大事。我得回去,和家里人好好商量一下,才敢给村长答复。”
“好。”
村长点点头,拄着拐杖离开前,认真的拍了拍容华的肩。
“好好过啊,以后。”
关于未来的话题,其实容华也多次向青木颜说过。
他们注定在村子里待不久,毕竟如果容华不回京城,那估计剧情会按照原来的设定发展,晋王谋反成功,到时王朝覆灭,那身为摄政王的容华,必然也会受到株连。
容华是必然要回京城一趟的。
可是青木颜呢,他一辈子都在这里长大,他是否愿意跟容华一起,背井离乡,颠簸千里呢?
青木颜吃过晚饭,容华把碗筷收拾好。
青木颜躺在院子里,竹编的躺椅上。
这个躺椅也是他们结婚前容华带他去镇上采买的时候,青木颜看中的。
青木颜没有开口说什么,只是在木工店多看了几眼。结果第二天,这把躺椅就出现在了他们家院子里,一问容华才知道,是容华专门订了两把新的送过来。
青木颜吃过饭,躺在院子里,悠闲的吹着晚风,看着满天星斗。
容华走过来,躺在他旁边的躺椅上,郑重的开口。
“颜颜,虽说我一直说要回家一趟,但是以后的日子毕竟是我们两个人过,终归还是要我们两个人一起规划的,你以后想干什么?”
青木颜有些困惑的思考了一会后,摇摇头。
“其实我并不知道我有什么能干的,我小的时候,在母亲的厌恶父亲的打骂中,干着家务,那个时候最想要的,就是能好好休息。”
“长大后,其他人纷纷出嫁,那个时候想的是,以后一定要嫁到一个好人家。”
“现在,好像当年的愿望全都实现了,但是又觉得有哪里不对。”
他一边思考一边慢慢的说,说到最后,转头不好意思的朝容华笑笑。
“终于衣食不愁生活无忧,我却突然觉得心中烦闷。终于没有了那些干不完的活,吃饱穿暖,但是每天日复一日,却又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了。”
“我这样是不是很坏很矫情啊?”
“怎么会?”
容华认真听完他的碎碎念,笑着摇摇头,揉揉他的脑袋,给他解释。
“你现在年岁尚小。古人有云,三十而立,大部分的人都要到三十岁,才能逐渐认清自己人生的方向,前面的年岁不过是尝试和曲折罢了。”
“只有满足了生活必备的吃喝住行,人才会有时间去思考,其他才会去思考未来和前路,这不叫贪婪,这是正常的需求罢了。”
“现在,你可以认真的去想一下,自己未来到底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想去做什么样的事,如果一下子想不出来也没有关系,不用着急,很多事情都需要尝试。”
“那要是选错了呢?你会不会因为我的失败讨厌我,你会不会因为我浪费的东西而生气?”
青木颜有些不安。
“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啊,为什么要害怕,人生本来就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嘛。”
青木颜听到他温柔而轻缓的话语,不由得眼眶一热,忍不住站起身,主动扑到容华怀里。
他的声音从容华怀里传出来,闷闷的。
“你怎么懂得这么多啊?”
容华轻笑一声,胸口带动的震动让青木颜感觉整个人都麻麻的。
“这是时间的礼物啊,以后颜颜你也会得到的。”
容华感觉到胸口的湿润,没有说话,而是低下头,轻轻的吻了吻青木颜的头顶。
过了很久,青木颜终于把头抬起来的时候,他的眼泪已经差不多干了,但是眼眶还是红的。
他犹豫不决的想法,在容华平静包容的眼睛中逐渐坚定。
他说。
“我想去读书。”
……………………………………………………
要去读书,肯定不能在村子里继续待着了。
就好像现代人,一定要去大城市买学区房给小孩一样,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往往教育资源什么的都会更好。
容华认真的把这方面的事情掰碎了,讲给青木颜听。
哥儿要上学,在这个年代,遇到的困难肯定比男子多很多,大部分的学堂都不接受哥儿入学。
富贵人家的哥儿想要读书,大部分也是在自己闺中读书,然后请人去教导罢了。
这个时代的教育可不同于现在,现代虽然在社会观念上,依然存在很多性别的刻板印象,但是在学校里课本上,男女教授的内容大致相同。
这个时代,男人和女儿哥儿接受的教育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