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途霸业 > 第101章 全权负责

第101章 全权负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永历八年十一月十六日清晨,朝堂之上,户部尚书龚彝步出班列,向皇帝奏报:“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朱由榔虽感疲惫,身体微恙,仍勉力问道:“龚尚书,有何紧急之事?”

    龚彝面带忧虑,禀告道:“目前贵阳城内新涌入众多百姓,约有两万余人,亟需妥善安置,否则恐将引发不测之祸。”他所言之事,关乎民生与社稷,不容忽视。

    数月来,大明在湖广地区广招流民,计划迁往四川。成效斐然,短短三月,便招揽了六万余百姓。他们被分批送往贵州与广西,途中有部分人因种种原因选择返回。最终,抵达贵阳的人数缩减至两万。

    这些百姓,大多来自宝庆、沅州等地,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告别故土,汇聚于贵阳。他们目前被暂时安置在临时定居点。

    然而,新的挑战随之浮现:如何妥善安置这些百姓?春耕尚有两月之遥,云贵高原的严寒,远胜湖广。若继续前行,不知将有多少百姓在途中受冻;若留在贵阳,虽能暂时安顿,却也是对粮草的巨大消耗,且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必将对当地治安构成重大考验。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朱由榔一时难以决断,遂向龚彝询问:“龚尚书,你有何高见?”

    龚彝沉吟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需从长计议。我们应立即着手改善临时定居点的生活条件,确保百姓们能够抵御严寒,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朱由榔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龚尚书所言甚是,朕也认为百姓的生活安定最为重要。不过,这些只是权宜之计,我们还需考虑长远之策。”

    此时,兵部尚书程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以为,安置百姓固然重要,但更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百姓中可能潜藏的不稳定因素。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背景复杂,若不加以甄别和引导,恐怕会为朝廷带来隐患。”

    朱由榔仔细思索程源的话,这些人中不排除有鞑子派来的奸细,但人数众多,一一排查也不现实。况且,若是开展排查,势必会在这些百姓中引发混乱,若被有心人利用,恐怕真的会对贵阳造成不利影响。

    此时,工部尚书王应龙提议:“陛下,何不以工代赈?”

    王应龙的话让朱由榔眼前一亮,目前贵阳到处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自从有了蒸汽汽车,在运输方面实现了极大的提升,各种建设材料都能快速到达工地。

    朱由榔示意王应龙继续补充。

    王应龙上前一步,详细阐述:“陛下,我们可以组织百姓参与城池加固、道路修建等项目。这样既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又能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此外,通过劳动,百姓也能更快地融入,减少不安情绪。”

    礼部尚书扶纲也出列奏报:“陛下,这些百姓中,必有众多能工巧匠,识文断字之人。臣请陛下移驾,为国选材!”

    其他人都将这些百姓当做负担,扶纲却把他们当做资源,这让朱由榔不由得又对扶纲又高看几分。

    “很好!扶尚书的提议朕赞同,我大明现在百业待兴,急需各类人才。”朱由榔又看向孙可望:“秦王有何看法?”

    孙可望站起身,环顾一周,缓缓说道:“回陛下,臣赞同几位尚书的提议,然此事重大,需有一人居中调度。臣不才,愿担此重任!”

    朱由榔没想到孙可望会将这活揽到自己身上,自从从镇远回来后,孙可望秉持明哲保身的原则,在朝堂上基本上不会发表意见。

    既然他主动担责,朱由榔乐得轻松。

    “准奏!着秦王全权负责此事!”

    下朝后,朱由榔单独唤来孙可望。

    孙可望步入御书房,只见朱由榔端坐于案前,手中正握着一支炭笔,在纸上轻轻勾勒着。孙可望的到来似乎并未打扰到皇帝的思绪,但朱由榔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笔,目光如炬地望向孙可望,语气庄重而温和地说道:“秦王,朕深知你行事向来谨慎,今日却主动请缨,必有深意,不妨直言。”

    孙可望微微一笑,拱手作揖,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陛下洞察秋毫。臣确有私心,但也是出于对大明江山社稷的考虑。臣以为,此次安置百姓,非但能解燃眉之急,更是一个凝聚人心、稳固国本的难得良机。”

    朱由榔微微颔首,示意孙可望继续。

    孙可望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自五月之事后,臣心中一直难以释怀。臣自认谋略武功不输于人,却无端失去了贵阳;自认御下有方,赏赐丰厚,却失众将之忠诚;自认经营已久,根基深厚,却被百姓所遗弃。”

    朱由榔静静听着,心中波涛汹涌,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陛下征湖广、败洪贼,胆略超群;陛下治百官、放权柄,胸怀过人;陛下收降卒、纳流民,安邦定民;陛下结西夷、制利器,见识远博。此四者,臣不及陛下远矣!”

    此时的孙可望,似乎已经将心中的郁结一吐为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释然,仿佛是将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思绪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皇帝面前。

    朱由榔一时之间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是何盘算。

    难道孙可望真的被自己的王霸之气折服?还是说这仅仅是疑兵之计,他是想通过此事东山再起?

    但无论如何,朱由榔全不在乎,毕竟孙可望已经没有兵权!没有枪、没有炮,只有小猫三两只,还能蹦跶出什么花来么?

    朱由榔点点头,突然问道:“秦王世子孙承宗现已及冠了吧?”

    孙可望应道:“犬子现已二十有二。”

    “二十二,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华。天威军中尚有百户空缺,不若让秦王世子同晋王世子、蜀王世子作伴,共建功业!”朱由榔试探道。

    晋王李定国和蜀王刘文秀在上次到贵阳觐见时,便将晋王世子李嗣兴、蜀王世子刘震送至皇帝御前,听候调令。

    “犬子幸得陛下垂怜,臣不甚感激!”孙可望回道。

    朱由榔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缓缓开口:“秦王,汝之坦诚,令朕甚感欣慰。朕知你心中有志,如今愿意为百姓出力,正是大明之福。朕相信你能担此重任,将此事办得妥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