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移民预备役
与金州关一河之隔的临洮府府城金州。
短短半个月时间,又聚集了十几万难民。
因为前不久有数万难民涌入了浊河对岸,并把怀庆府所有物资买空了。
此事引发了赵总兵的惊觉,当即八百里传信给了临洮府和金州关的负责人。
希望他们短时间内,不要放人渡河过来。
得了消息的金州关守将,只能下令再次拆了连接南北两岸的那座浮桥。
现在浊河两岸的百姓,全靠着羊皮筏子往返。
夏季的浊河,水势很湍急。
对于从来没有乘坐过皮筏子的难民们来说,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
他们不敢用这般简易的交通工具渡河。
当然,他们也不愿意走回头路。
金州城不收留他们。
而且这些州府离关内太近,那些乱军迟早会打来。
不安全!
难民们最想去的还是浊河对岸东边的怀庆府,或者是边城附近的几个县。
在日日对面架浮桥的日子里,难民们每日就靠着在浊河里结网捕鱼,或是在龙尾山挖野菜度日。
浊河南岸的山脚下和渡口边,搭起了一个个临时住所来。
就在今日傍晚,住南岸渡口的难民们,就看到了河对岸从边城方向打马而来的先锋营。
万马奔腾的情景,很令难民们震撼。
眼尖的已经议论开来:
“是边军,是边军的军服!他们这是要干嘛去?”
“会不会要过河入关,跑去商都救那个小皇帝啊?”
“嘿呀,他们带着那么多人马,想要过河肯定要把浮桥给架起来!”
难民们听到浮桥两个字,个个都打起了精神来。
巴巴的望着河对面。
不想,才过了一顿饭的功夫。
进了金州关的兵马,竟然径直打马西去!
难民们心态炸了:
“让老头子我空欢喜一场,他们居然不过河!”
“跑得可真快!看他们的样子,难道是西边的和平关有战事要发生?”
“可这西去的骑兵也不多啊!我看好些马背上都是空的呢,人数估计都没有超过六千人。”
“不是说兵贵精不贵多么?说不定那都是打头阵的!我可听金州城的人说,去年年底西边的喀什噶尔汗国从和平关一路杀到了金州关,还在金州关放了一把火烧了半个城。”
“这是金州关和边城缓过劲儿,要报复回去啊!”
“少说那些没用的,就问我们还能不能过河往边城去?”
“你是不是傻?打仗可是要人填命的!这个时候我们冲到边城不就是妥妥的炮灰吗?人家都不用费力都能抓到大把的壮丁。”
“不着急,不着急!反正这河上的浮桥也没架起了,趁这个时间看看战况如何”
逃难出来的人最是懂得趋利避害,能活到现在全靠一生谨慎珍惜小命。
明知对面可能要打仗,他们是决计不敢过去的。
已经过了河的怀庆府难民们,可就没有观望的选择了。
负责移民相关事务的千户长,在西征大军出发后就告知了他们:
“再过一些时日,我们将拿回属于我们的故土,并在关西七卫重新驻军!到时候,你们就跟着西征大军的军属队伍,往关西七卫而去!”
数万难民傻眼:“”
他们就是从混乱的战场中逃出来的。
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千夫长哪里看不出他们苍白的脸色对此事有多抵触。
紧接着又补充道:
“安全问题,是最不需要担心的!打了胜仗对周围的小国和部落自然会形成震慑!军属都敢去,你们有啥不敢的?驻军会帮着你们在关西七卫安居乐业的!”
众难民:长官你最好是具体展开说一说?要如何帮忙我们安居乐业!
被选出来做移民事务的千夫长,显然是看了不少地方志的。
他清了清喉咙,为还没拿下来的关西七卫做宣传:
“你们莫要以为关西七卫全是大漠戈壁?其实早在汉武帝‘设四郡、据两关’之前,疏河附近就有绿洲。
汉武帝当年也是今日这般移民去那里戍边、屯田,东汉朝廷继续推行屯垦制,还在绿洲之地修了不少的水渠。
就拿最早屯田的瓜州来说,有史记载在东汉时期,麦谷是连年丰收。
可惜瓜州从西凉开始战乱不断,先后被北凉、北魏、柔然等政权大肆屠杀,瓜州的汉人只能放弃此地往中原回迁。
瓜州之所以叫瓜州,除了麦谷长得好也是出了名的产美瓜。
只要昂们的西征大军拿下关西七卫,你们过去惯常侍弄庄稼的人可就有福了!
除了粮食瓜果,西域的羊和草原羊都是出了名的味美!到时候,家家户户有吃不完的米面和羊肉,日子不晓得比你们在关内要美多少倍!
还有,朝廷现在不允许西域的胡商入关,但我们总兵大人决定拿下关西七卫后,择一卫做互市地。你们就想想,那是多大的市场和买卖?”
历史背景都给摆出来了,总不能有假吧!
难民里也是有文化人的。
很快就问起了,除瓜州以外的其它六卫是个什么情景。
此外,他们对移民的相关政策也很关心。
就比如,如果不愿意入军籍的,移民过去的百姓家庭每户能给多少亩耕地或荒地。
这些地种出来的粮食,需要给驻军纳粮多少成?
又比如,商户想在市场上与胡人做交易,哪些商品是他们可以做买卖的?就比如,受朝廷管制的茶叶和铁锅能不能上货?
还有,要是与当地非汉族人起了冲突,驻军会不会向着他们
一大堆的问题砸下去,差点没把负责人给问懵圈。
能回答的自然是说得清清楚楚。
不能回答的,一切解释权交予未来关西七卫的驻军负责人。
反正,边城总兵是把他们这些难民放在心上的。
对他们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
总结起来就是,驻军会对他们这些移民的生命和生存问题负责!
如此一来,怀庆府的数万难民们,对即将移民去关西七卫的接受度还算良好。
其中就有不少商人,眼巴巴的期盼着西征大军快快把那故土都给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