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羊之战
整个边城及周围的村子都找不出一头羊来。
进入边城之后,城里大街小巷的孩子们见到这一群羊,眼睛发直,羡慕得流口水。
今年之前,他们谁家不养个百八十头羊的?
结果被去年那一场雪灾搞得,小羊倌们如今都失业了。
自家没有,看看别人家的也能过过眼瘾。
这群孩子跟在甘家父子俩后面,直到父子俩将羊群赶回五十号院,还在院门口转悠着,迟迟不肯离去。
此时此景,把个甘明寿得意坏了。
即将成为边城唯一的羊倌是也!
不想,甘母在得知这群羊的价格后,情绪激动得差点吼得劈了叉:
“孩子他爹,你说甚?六个月大的羊羔子一只就要三两银?”
院子门口的孩子们听得真真的,一个个的面面相觑。
昂滴嘞个乖乖,三两银子一头的半大羊羔子!
一家子的冤大头哦!
甘父看到老妻那动作和语气就知道要遭,赶紧解释道:
“一个地界儿一个价,本来湖盐县的滩羊平日就要比其它州府的价格贵上三四成的!”
甘母捂着胸口喃喃,恨恨道:
“太贵了,实在是太贵了!咱们乐元县的生猪,两百多斤重的也才这个价!这个什么湖盐县的羊是喝仙露长大的吗?咱家馆子回头煮成羊肉汤,得卖多少钱一碗才能回本啊?”
跟着出了一趟门长了见识的甘明寿,赶紧上前给他娘顺毛:
“娘,去年冬腊月西北下了两个月的雪,说是冻死了好多牛和羊,现在整个怀庆府都找不出一千头羊来。
六个月大的羊羔子,人家还舍不得卖呢,我和爹软磨硬泡了几天,才从三家凑到了这个数。
您放心,我们在湖盐县吃过这羊肉,确实滋味很不一般!鲜鲜甜甜还带着一股子奶香,那骨头熬出来的汤就就白得很!到时候加上咱家提鲜的药草根,那滋味还不得美上天?
一只羊把那羊杂、羊肉、羊蹄子什么的一起炖出来,煮个百来碗绝对没问题!到时候,咱一碗卖上个百八十文的,您给算算能得多少钱?”
甘明掰着指头算了算:
“一碗八十文,十碗八百,一百碗就是八两银!这,这,能赚这么多?”
甘母看了看那被拴在院子里的羊心中一片火热,但目光触及到羊的个头时,又泄了气。
“你个臭小子,就在你娘跟前胡诌吧!这羊就这么点大,你还想煮个百八十碗的,那汤里还能捞到几块肉?食客又不是傻子!”
甘父见老婆子没之前那般激动了,连忙安慰道:
“咱也不是现在就宰杀呀!还得再养上两个月呢,到时候两个院子的狗米草的根根也都长出来。
卖羊的说八个月以上的羊,差不多能长到四十来斤。
小老二和人家羊倌学了好几天养羊,说是取到了真经。咱家这六十头羊就交给小老二放了!”
甘母听到这里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之前是自己想岔了,总算对父子俩有了几分好脸色。
甘明寿看到母上大人脸色阴转多云,喜滋滋道:
“爹、娘,青山书院的山长都说以我哥现在的学识,下场必定能中举。
咱家现在也没有甚后顾之忧了,就让我哥去怀庆府的府学接着读书呗。
我打小就文不成武不就的,就喜欢跟着爹在肉铺上做买卖,今后我就不念了,和爹娘一块把咱家的羊肉馆子给支起来。
嘿嘿嘿,到时候咱们老甘家,文有我哥,武有我姐,我就负责给咱家挣银钱!爹娘觉得我这安排咋样?”
甘父甘母齐齐笑骂:“你倒是会安排!尽挑轻松的活儿干!”
站在院门外的甘明福听到家里人的对话,挑了挑眉。
寒窗苦读十二年,怎会没有为官做宰的梦想?
但现在朝廷的科举考试已经停了两届。
今后就是继续开恩科,也得回祖籍地去考。
他们全家好不容易如逃难一般走了好几个月才到了边城,他可不想再一个人回去。
是继续念书还是弃笔从戎?
他得再思量思量。
眼下嘛,全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院子里这群羊身上。
“小老二,你可得把这六十只羊给拴好了!老娘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狗米草可不能让它们可叼咯。”
新上任的羊倌:“娘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明儿我就把它们带出城去,一准儿让它们在外头吃得饱饱的再回来”
五十二号院的冤大头一家,用三两银子每头的价格买了六十只半大羊的消息,随着孩子们的归家传遍了整个边城。
肥仔晌午饭刚吃完,撒开腿就冲到了外族父家。
“外祖父,外祖母,羊在哪儿鸭?”
“哇!好多,好多羊!”
“哇!它们长得好好看!”
毛茸茸的小动物,对五岁孩子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黑脸蛋、白皮毛、大尾巴的湖盐滩羊,不止肥仔喜欢,邻居街坊家的孩子也爱得不行。
一波又一波来看热闹的。
整个下午。
五十二号院就是,此起彼伏的“哇”声一片
不仅是整个怀庆府羊羔子的价格,比去年翻了数倍。
就是在大草原上,羊羔的价格也震惊了整个草原各大牧区。
漠北草原上的积雪终于开始融化。
牧民们走出了雪屋。
各大部落首领接连收到部落里牧民们的哭诉。
一头活着的羊都找不到。
比女人还金贵的马匹,损失也不小。
羊和马就好比是牧民们的钱庄,大羊生小羊,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可如今倒好,钱庄的本金都快亏没了!
于是乎,成群结队的漠北牧民就跑到了漠南草原来进货。
好嘛!
漠南的羊羔崽子,一头也要一两银。
漠北牧民大怒!
他们就是集整个部落之财力,都买不到一万头羊。
买不起?
那就抢!
这也是草原上的规矩。
漠北蒙古在武力上更甚一筹,他们以压倒性的优势追着漠南各部落打。
打着打着,就打到了城墙附近。
这时候。
关于邶国国内流民起义,九边重镇边的精兵都派去镇压流民的消息,就传到了他们的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