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讨厌他?
苏承裕昨天跟父母聊完、又思考了一个晚上该怎么循序渐进地追求李酥酥。
结果今天早上他到了李家却被告知李酥酥和李佳嘉去了县里的‘小姨’家,准备住两天再回来。
李扬把地上散乱的柴往柴火垛上堆。
自从李谨言走了,劈柴的活都是他们两个在做。
他嘴里嘟囔着:“也没听说过她在县里还有别的亲戚啊。”
郭彩霞娘家倒是在县里,但是传言说她当初和家里闹掰了、从此不再来往,这么多年那边没有来人、郭彩霞也没有回去过,李酥酥怎么会去?
而且郭彩霞家里只有两姐妹,她是老幺,哪里来的‘小姨’?沈清如一直住在李家,更不可能是李佳嘉的‘小姨’了,
苏承裕拿着斧头劈柴,一言不发。
看他哥这样、李扬也不接着分析了,明摆着李家是不愿意告诉他们李酥酥去了哪里。
“没事的哥,刚婶子不都说了吗?就是去住两天、过两天就回来了。”
苏承裕听到他话、停下手里的动作,冷静下来只觉得心里堵的慌。
他知道李酥酥肯定会回来,但他就是想不明白、她突然去县里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吗?
因为他的喜欢让她觉得不适,所以让她迫切地想要离开这个生活过十几年的地方……
她就那么讨厌他吗?
苏承裕越想越觉得委屈,气得眼尾都有些发红。
也不知道她这两天住在哪,能不能吃饱睡好,李佳嘉能不能照顾好她。
(李佳嘉:怪不得我讨厌你!放心吧,马上就有人替你照顾了!)
李扬抬头看见他这样也懵了。
不至于吧,李酥酥就是和李佳嘉一起出去住几天而已,又不是举家搬迁再也见不到了,他哥这是搞哪样啊?
……
李酥酥进院子先和闻声出来的陈金山打了个照面,两人认识、也省去了介绍的时间,互相打过招呼后几人就进了堂屋。
这个小院和隔壁放货物的大院子都是以李家的名义买的,用来交易和住宿。李峰和李恒两人算是‘东家’,其他人则是‘帮工’,按劳分钱。
陈金山和张远跟李谨言是好兄弟,两人轮流在这里看着小院,以防有生意找上门、人却不在。
偶尔李煦也会来,但多是在大院子那边帮忙算帐。
“酥酥,你大哥早上打了个电话过来,说是让中午或晚上给他回个电话,要不你打?”陈金山提起了早上李止那一通电话。
“行啊。”
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现在刚刚九点、十二点再打也不迟。
“姐,要不先去院子里转转?先把包放房间里。”
李佳嘉来过这里、对这里还算熟悉。不过以前只以为这是为了‘做些小生意’,临时租的房子,前不久才知道这个和隔壁的大院都是他们家的。
“那走吧。”
李佳嘉就带着李酥酥在小院里溜达起来。
因为她们初、高中是住宿、只有周末才需要回家,所以这个院子已经买了好几年了她们也不知道。
李佳嘉是去年毕业后偶然发现他们家在县里‘租’了个房子,为此还埋怨过他们不早点说、还让她姐上下学风吹日晒的。
小院大约有三百多平,除去堂屋还有六个房间,刚好够他们一家人住。进门右侧是厨房,左侧隔着一个大院子建了厕所和洗浴间,大门正对面的就是堂屋。
因为没人住、有的房间已经当做仓库堆满了货物。
李佳嘉把李酥酥领到最后一个房间门口,“这个就是咱俩的房间啦。”
她推开门。
房间有一片照进来的阳光,显得整个房间暖洋洋的。
即使现在房间里除了床没有家具、有些空旷,但相比于前面五间、这无疑是最好的一间了。
“真好呀,窗户这么大,在房间里就可以晒日光浴了。”李酥酥是真心喜欢这个被阳光和爱包裹着的房间。
李佳嘉知道李酥酥喜欢阴天、不喜欢房间里有太强烈的光线,怕她多想还特意解释了一下。
“太阳照着冬天也可以很暖和,到时候我们再做一个厚实点的窗帘挡住光线,等到晒太阳的时候再拉开。”
“我很喜欢。”
“嘿嘿。”
听到她喜欢李佳嘉才是真的放心了,这个房间当初还是她选的呢,只是可惜她们一直没有机会住。
以后倒是可以常来这边看看,屋里有煤炉、冬天住在这里既暖和又方便。
屋里屋外转了一圈、两人又回到了堂屋,准备把包放回李谨言的房间。
他的房间常年在住、不用她们再费劲打扫卫生。
陈金山盯着她们手里的竹包挪不开眼,刚刚进来的时候他就发现、这竹包的样式比申城那边来的还要好看,“嘉嘉,你俩这包是哪买的?”
要是能买些卖到外地岂不是赚大了?那些有钱人就喜欢这样手工制作的东西,说是什么……艺术品?
李佳嘉提了提手上的竹包语气自豪道,“我爷爷亲手编的,不过样式是我姐想出来的。”
一听这话,陈金山就打消了心里的念头,李家爷爷编东西的手艺可没几个人比得上,“酥酥画的图?蛮漂亮的。”
他和李酥酥没见过几次面,记忆中她一直是有些内向的,没成想倒是深藏不露的。
李酥酥想糊弄过去,“哪有那么好看啊,随手弄着玩的。”
开玩笑,这可是按照二十一世纪的包包样式改良的、当然好看。
但再说下去就要暴露老底了,还是闭嘴吧,她可不想被当成‘奇怪物种’抓走。
她不愿意多说,陈金山便也不再问,“隔壁仓房的货里也有些包,我瞧着样式都不如你这个漂亮,你下午可以去瞧瞧。”
这话倒是给李酥酥提供了新思路,或许她可以画些包的样式卖出去?
小说年代文的女主都能画衣服的图纸、卖糕点、做香皂,别的她不行,但画个包的样式还是绰绰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