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江瑜勇上门
樊妈妈说:“这么热的天儿,一会儿吃点热的,一会儿吃点冷的,三奶奶年龄又小,又是爱动的年龄,出出汗,洗一洗,着凉发烧也是常事。”
杨氏有些担心的说:“你说的我都知道,就是怕她身体有点弱。”
樊妈妈其实隐隐知道杨氏担心的到底是什么?无非是怕未来的三奶奶身体不好,是个多病多灾的。
可是现在三爷喜欢,她就不能让主子在心里落了疙瘩。
笑着说:“不是听说前一阵还跟着舅爷和舅奶奶去了一趟乐山书院吗?天气又热,又是长途跋涉的,身体要是不好,可受不了那个罪。”
她这一番话让杨氏开了些怀。
樊妈妈继续说:“听说三奶奶还把她在乐山画的一幅画送给了三爷,三爷喜欢的不得了,挂在屋里,天天看呢。”
意思是走了那么远的路,还有精神画画,可见身体好着呢。
杨氏展开了眉,眼神又一暗,说:“就怕这孩子用过了劲儿,到时候受罪。”
樊妈妈暗暗叹了口气,夫人这是既盼着三爷和三奶奶能够举案齐眉,夫妻和睦。又怕三爷对三奶奶用情过深,到时候吃亏。真真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操不完的心。
樊妈妈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又劝:“三奶奶一回来就给三爷送了画,可见也是喜欢咱们三爷的。”
杨氏这才露出了笑意。
陶轻然养了几天,养好了病,又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状态。
以前她总是叫苦连连,生了场病,她倒是既不叫苦也不叫累了,乖乖巧巧的每天上午跟着杨如梅学习管家,把杨如梅高兴的不得了,直夸她长大了、懂事了。
只是有时候静下来,她会忍不住的想那个梦中的她,想知道她为什么会在那里生活?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又极力的忍着不去探寻,她不想让爹和娘为难。
她又怕那是个她不能接受的真相。
日子就在这平淡中慢慢的滑过。
中秋节过去没几天,陶轻然去给母亲请安,刚进正院,就听到母亲透露着喜悦的声音说:“去,去,把那两匹细白绢找出来,做两身小衣服,穿起来柔软舒服。”
陶轻然一进去,曹妈妈就笑着说:“恭喜三小姐,你要做姨母了。”
陶轻然微愣。
曹妈妈已经自顾自的说起来:“刚才大姑奶奶差人来报,大姑奶奶有身孕了。”
陶轻然一听非常喜欢,大姐已经出嫁一年了,一直没有消息,母亲很担心,现在终于有了好消息,难怪母亲这么高兴。
她笑着对陶太太说:“恭喜母亲,马上就要当外祖母了。”
陶太太高兴的眼泪丝丝的。
陶轻然又道:“娘,我给小外甥做件小衣服吧。”
陶太太想了想说:“你就做两件肚兜吧,表表你的心意就行了。有时间去白师傅那看看,多少绣几针,那可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你可别都扔给白师傅,不管不顾的。”
上个月,杨如梅看她的缝纫学的差不多了,就让唐师傅回去了,她只是跟着白师傅学习刺绣。
白师傅看她的乱针秀也学的差不多了,像模像样,多多练习就是了。又因为要给她绣嫁衣,还要帮她绣一些送给婆家人的鞋子,没多少时间教她,她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就连嫁衣和鞋子什么的也都扔给了白师傅。
母亲这是怕她嫁过去,婆家人知道这都是别人代做的,看轻了她,所以总是逮着机会就唠叨她,让她也多少做几件,给自己挣几分体面。
其实她现在还挺闲的,除了跟着杨如梅学管家,其他时间都是乱晃,所以她笑嘻嘻的就应了,又说:“我这两天下午都跟着白师傅做鞋子呢,眼睛都累得花了,看人都重影。”
陶太太一听她这么乖巧,又怕她累着了,说:“也不要太累了,做一做,也歇一歇。白师傅要是做不过来,你屋里的冬语,她的针线活不是很好吗?让她帮着也做一做。”
曹妈妈也在一旁笑嘻嘻地说:“三小姐可别累着了,要不然太太又该心疼了。”
陶轻然可不是一个会累着自己的主,乖巧地说:“娘,您就放心吧,我不会累着自己的。”
陶轻然正在看《史记》,看到伍子胥把楚平王从坟墓里拖出来,鞭打尸体这一段。
不是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
伍子胥逃了出去,后来带领吴国兵马攻打楚国,差点灭了楚国,还鞭尸楚平王。
为什么太史公还要说他抱负远大,是一个刚正、有气节的男子汉呢?
这不是悖论了吗?
她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谁说的才是对的?
冬蕊笑嘻嘻的走进来,说:“小姐,姑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