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初入军营
这些不是什么发霉的大米,一看就是新米。
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但这一长串的粮食,他们吃半年都不成问题!
宋随舟清楚边关缺粮,但看关远山的表情,明显就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宋随舟皱了皱眉头:“粮食快吃完了?十月初的时候陛下送了粮草过来,应该能维持两个月左右吧?”
关远山眼神通红:“若是如此便好了,可王爷不知,从京城到边关整整上千里路,这期间要经过多少官员,多少郡县,最后到将士的手里,能有多少?”
宋随舟立马明白了。
一旁的宋东风更是气愤不已:“太过分了,边关儿郎吃不饱,他们如何能守国!”
关远山点头:“是啊,这两日御寒的物资也没到,也不知今年有多少将士撑不过去。”
昭昭听后猛然想起棉花这件事。
如今大夏通常都是用芦絮填充衣物,穿在身上并没有毛衣保暖。
但现在找到棉花也太迟了,先不说大夏如今还没有引进棉花,就算如今有了棉花也赶不上做御寒的衣服。
可接下来的三年都是大雪天,没有御寒衣物这些人怎么活?
【必须要找到棉花才行。】
就算今年来不及,但明年给边关的将士也是极好的。
宋随舟听到昭昭的心声愣了两秒,随即道:“如今国库空虚,这些粮食是本王和王妃一块儿要的,其中大半是沿路购买而得。”
关远山没明白王爷是什么意思。
宋随舟也没打算瞒着对方:“今年的大雪不对劲儿,所以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关远山瞳孔一缩,哪怕其实内心早就猜测过了,但当宋随舟说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有一丝惊慌。
他们在外头站了好一会儿时间,关远山看宋随舟的眼神便知道有事要说,当即还是先把人带了进去。
昭昭原本想跟着一块儿去的打,但娘亲和爹爹有要事,自然不可能带她。
正好一路舟车劳顿,她自己也累的不行,打了个哈欠就趴在四哥的身上睡着了。
——
主帅营帐内
宋随舟和温染秋坐在最上面,其余将领依次排开坐着。
这里大多数都是二人以前的部下,这也是为什么嘉帝想要瓦解权力的原因。
“今日让诸位来,一来是让你们跟底下的将士说清楚,如今边关不缺粮,虽没有新的御寒衣物,但有足够的炭火取暖,二来则是给大伙儿看一样东西。”
宋随舟说完,就有人递上来一盆满是干泥巴的土豆。
众人没见过,眼中满是疑惑。
“王爷,这是何物?”
“这是在漳县一位商人手中发现的土豆。”
宋随舟其实觉得闺女说的土豆虽然听起来不怎么文雅,但又应景的很。
“王爷,属下颇为不明白,这东西是吃的?”
军营里大多数人都是些大老粗,毫不客气的拿起土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观看,结果看了半天愣是没看出个名堂来。
宋随舟嘴角一抽,说道:“此物是从外商手中得来,可适量当主食吃。”
一路上他们也尝过了,菜是白绪做的,随便加上一些调味便好吃的不行,并且饱腹感的确很足。
众人一听宋随舟的,立马站起身:“王爷当真?那还有多少,咱们都快断粮了,这些日子底下的将士们都在闹了,若有其他饱腹的东西,那岂不是饿不死了?”
说话的人大约四十来岁,满脸络腮胡,一站起来起码有两米。
孟玄一说话,好像跟雷电一样在他们耳边炸开。
关远山翻了个白眼:“孟玄,怎么还是这般急躁,没听王爷说此次的粮食够吗,这……土豆定有其他用处才是。”
宋随舟点头,接着关远山的话说:“关将军说的不错,因为这土豆亩产一千斤。”
……
营帐里面鸦雀无声。
砰——
孟玄一屁股将板凳给坐坏了,营帐里顿时间发出刺耳的声音。
但孟玄顾不得疼痛,连忙从地上爬起来:“王爷你说啥?一千斤!”
说着,孟玄一巴掌扇向自己,脸都被扇红了。
但孟玄顾不上,甚至还上前几步:“莫不是今日起的太早,属下听错了?!!”
宋随舟微笑着点头:“没骗诸位,次土豆几乎可以全部实用,几乎不挑气候都可以种植。”
昭昭最开始说的其实是四千斤,但白绪私底下却告诉他,四千斤是未来几十年的产量,所以粗略估算应该一亩地能产一千五到一千八左右。
哪怕是这个数字,宋随舟还是惊讶。
为了让这些将军们降低期待,宋随舟还是决定给出一千斤这个数。
可即便是这样,底下的将领们仍旧张大了嘴巴,显然是被一千斤这个数字给震撼到了。
孟玄双眼无神,嘴巴却无意识地喃喃道:“奶奶的,这哪里是土豆啊,干脆叫金疙瘩算了。”
一千斤啊!
王爷说土豆几乎全部都可以食用,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实打实的。
要是这土豆能给边关的将士们吃,他们害怕草原鞑子个屁啊!
“王爷,咱们有多少土豆,边关什么不多,就荒地特别多!咱们全部摘土豆!”
孟玄大手一挥,恨不得立马去将土豆种田里。
温染秋有些好笑,但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孟将军,我们带过来的土豆大约只有千斤左右,打算作为种子,王爷也会叫人去找种子,这东西不仅仅要用在边关将士的身上,还得让大夏的百姓都吃得上。”
孟玄一听有些失望:“只有一千斤啊……”
他还打算边关全部种土豆来着。
好似看出了孟玄的想法,宋随舟又说:“土豆虽然作为主食,但有些胃不好的人吃了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就不要全部种土豆了。”
孟玄一听,脸色顿时爆红。
最终目光直愣愣的看向那一盆土豆,吞了吞口水,问:“王爷,王妃,既然土豆如此美味,您看下官能不能……”
最终,将领们一人拿着俩土豆回家了。
不是宋随舟舍不得给,主要是土豆就这么点,昭昭说三月和八月都是栽种土豆的时候,还是多留一些作为种子。
而且等云净的身体好了以后,他不仅让云净去买土豆,还要让对方留意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