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温馨一家人 永乐的残酷
“是,皇爷,时辰已晚,您今晚打算在哪里安歇?”朴不用恭敬地问道,他知道朱允炆每日忙碌,处理国家大事,身心疲惫。
“回乾清宫吧,顺便召皇后和两位皇子一同用晚膳。”朱允炆回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期待与家人团聚的温馨。
朴不用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言,他明白朱允炆的意思,便转身引着朱允炆向后宫走去。自朱允炆登基以来,从东宫搬到皇宫,坤宁宫一直由太后吕氏居住,而皇后马恩慧则带着孩子们居住在交泰宫。
随着他们越走越近,乾清宫的轮廓已经映入眼帘。远远地,就能听到从乾清宫传来的孩童的欢笑声和玩闹声,这让朱允炆的心情不禁轻松了许多。
“父皇,儿臣向您行礼!”刚走到大殿门口,朱文奎便看到了朱允炆,他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游戏,跑到朱允炆面前,恭敬地行礼。
朱允炆微笑着走上前,将朱文奎抱了起来,刮了刮他的小鼻子,问道:“哈哈,皇儿,最近功课学得如何?”
“回父皇,先生夸儿臣聪明,儿臣已经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今日皇祖母还说儿臣比父皇小时候还要聪明呢,嘻嘻。”朱文奎得意地回答道。
“哦?真的吗?我的皇儿如此厉害,看来父皇都要被你比下去了。”朱允炆大笑着说道,心中满是欣慰和自豪。
就在这时,朱允炆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衣袍被轻轻扯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只见朱文圭皱着小脸,眼泪鼻涕一大把,正抬着头眼泪汪汪地看着他。于是朱允炆放下朱文奎,将朱文圭也抱了起来。
“噗呵呵辅晃”朱文圭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用自己的小手又抹了一把脸,那模样甚是可爱。
“呦,文圭,会叫父皇了,真棒!”朱允炆惊喜地说道,他亲了亲朱文圭的小脸,又用胡子蹭了蹭他。
然而,朱文圭却突然大哭起来,小腿蹬来蹬去,想要从朱允炆的怀中下来。
“哈哈,文圭,羞羞。”朱文奎在旁边拍着手高兴地说道。
这时,皇后马恩慧也走了过来,她嗔怪地看了朱允炆一眼,然后接过了朱文圭。
“陛下,您就惯着他们吧!”马恩慧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对朱允炆的关心和爱意。
“父皇,抱我,抱我!我不怕疼。”朱文奎伸着双手,小短腿跳着,想要朱允炆再次抱起他。
“文奎,别胡闹。”马恩慧一边哄着朱文奎,一边语气严厉地对他说,“你父皇日理万机,一身疲惫,让他歇歇吧。”
“没事,没事。”朱允炆笑着说道,“看到他们,我这一身疲惫都烟消云散了。走,我们一起去用膳吧。”
朴不用在旁边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跟在朱允炆身边,两手伸着,护着朱允炆父子,迈着小碎步,一脸担忧地提醒道:“皇爷,慢点,慢点!”
此时,乾清宫里一幅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让朱允炆心中不禁感慨万分。然而,他心中也清楚,四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大殿里,将会发生一场悲剧——皇后马恩慧会点燃宫殿,带着朱文奎自焚而死。
朱文圭,这位朱允炆的次子,其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尤为坎坷。他的一生,仿佛是一部悲剧的缩影,凝聚了无尽的辛酸与无奈。
想当年,“靖难之役”的烽火连天,朱棣的铁骑踏破南京的宁静,朱文圭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被长期幽禁在中都凤阳的广安宫,与世隔绝,孤独无助。他被冠以“建庶人”的称号,这个称号不仅代表了他的身份地位的丧失,更是对他精神的一种折磨。他的生活仿佛被冻结在了那个阴暗的宫殿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尽的等待与期盼,却始终等不来命运的转机。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转机。明英宗复辟后,这位英明的君主对朱文圭的遭遇怀有深深的恻隐之心。他明白,朱文圭虽然身世尊贵,但命运多舛,他的遭遇是历史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沦丧。于是,明英宗下令在凤阳为朱文圭修建房屋,让他能够离开那个阴暗的宫殿,重新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不仅如此,明英宗还命人悉心照顾朱文圭的起居生活,让他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不再被束缚在宫殿之中,而是可以自由出入,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感受着人间的温暖。这样的转变,对于朱文圭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解脱和重生。
同时还有朱允炆的兄弟,朱允熥、朱允熞,可以说朱棣登基之后,对于朱标子嗣的防备和迫害手段是残忍的。
朱允熥被降封为广泽王,被迫离开繁华的京城,前往偏远的福建漳州。这一降封,不仅剥夺了他的政治地位,更是对他个人尊严的极大侮辱。然而,这仅仅是朱棣迫害的开始。
永乐元年,朱棣以“弗知省躬,自生疑怼”为借口,将朱允熥废为庶人,将他禁锢在凤阳,号为“吴庶人”。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朱允熥的彻底毁灭。他不仅失去了皇族的身份,更是被剥夺了自由,被囚禁在凤阳这个偏远之地,度过了余生。
朱允熥的遭遇,让人痛心疾首。他的子孙,也因为他的不幸命运,被称为“吴庶人”,承受着无尽的屈辱与苦难。这一切,都是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对朱允炆家族进行的残酷迫害。
朱允熞曾经身为皇室血脉的他,在靖难之役后被降为怀恩王,迁居江西建昌,这一变故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永乐二年,朱棣下令革去他的王爵,将他与三哥朱允熥一同禁锢在凤阳。
朱允熞在凤阳的日子必定是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曾经的荣耀与地位已经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囚禁与孤独。然而,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内心深处的坚韧与不屈让他在困境中坚持下来。
永乐十五年,朱允熞在凤阳离世,他的离世或许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解脱。然而,他的后人却因此被称为“徐庶人”,这一称呼无疑是对他们家族的一种贬低和羞辱。
想到这里,朱允炆心中一阵愧疚。他知道,作为皇帝,守护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如果连身边的人都守护不了的话,那也是窝囊至极。因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保护好家人和国家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