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她是否和你一样
想到侧妃叶裳的禁足之日到了,上朝的时候,楚洵一颗心总是悬着,连带着朝事都没有怎么听进去。
直到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宣布退朝,他干净利落转身,步伐急快向外走,忽然被皇帝出声叫住:“宁安王,你且留下。”
身边的大臣俱是脚步一顿,眼神向楚洵看了看,却又畏惧得不敢多看一会儿。
大家都知道会是要说什么事情,楚洵心中更加是如明镜似的。
他凤眸越过人群,看向正走在前面的太子楚泽,两人的视线隔着成群的大臣们交汇——
楚泽朝他温润一笑,而楚洵却在这分笑里看出几许挑衅,他并不害怕地勾了勾唇,转身朝皇帝走去。
百臣很快如潮水般退去,偌大的朝堂只剩下皇帝和楚洵二人,显得清冷落寞。
“听说你宫最近封了个教坊司的舞姬当贴身丫鬟?”一段静默后,皇帝终于开口说道。
楚洵点头。
“那姑娘貌美如花,身子巧约,但到底是贱籍出身,你玩玩便好,切不可闹出笑话来,丢了皇族颜面。”
“如何是丢皇家颜面?我朝早就放宽条例,没说贱良不可通婚。”
“你——”
皇帝见他顶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有些震怒,冠冕上的十二旒随着他的动作沙沙作响,好像是危险的前兆:
“确实是放宽了条例,可你是皇子,是朕的亲生儿子,你如何能和那些不懂规矩的一样?!”
“父皇此言差矣,楚泽哥哥也是您的亲生儿子,贵为太子,入住东宫,不也是娶了殷西外族的公主为妻?父皇不去管着他,反倒将矛头对到我头上,有些不太公平吧。”
面对皇帝的怒吼,楚洵始终不咸不淡,语气云淡风轻得似在唠家常一般。
这话可是彻底触了皇帝的霉头。
要知道作为皇帝,又作为楚泽和楚洵共同的父亲,他最讨厌的就是楚洵对待楚泽的态度。
两人作为嫡子,都是皇后所出,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兄弟。楚泽是嫡长子,性格温润不乖张,虽说在舞刀弄枪方面远远不如楚洵,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从来没有什么太子脾气,也从来不在楚洵面前摆长兄或者是太子架子。
在他将一半兵权交给楚洵,允许楚洵养自己的亲兵的时候,楚泽也没有跳出来说什么,反而是赞成他的做法,替楚洵感到高兴。
但是楚洵呢?
即便是战功赫赫,民心所向,但是色名在外,常常行走于街坊青楼之间,对待楚泽的态度也是非常不尊敬,以往念在楚洵武将出身,在那方面需求兴许要大一些,所以他也就不管楚洵,任由楚洵四处玩乐。
现在倒好,把这小子的胆子越养越肥,公然把教坊司三个头牌带回府不说,还把侍寝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变出个贴身丫鬟的位置来扰乱纲常。
真是岂有此理!
皇帝越想越气,也不废话了,在台阶上踱步了几个来回,指着楚洵道:“你到底知不知错?”
“儿臣不知自己哪里有错。”
“好啊!”
见他还和自己倔强,皇帝又来回踱步几次,最后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龙袍一挥,又坐回了龙椅之上:
“来人,把这个不听教诲的逆子给我拉下去赏廷杖,数量不论,打到他认错为止!”
这这这
大太监刚被传出去,想着父子俩应该只是普通的谈谈心,结果进来就是这个苦差,吓得脸都有些绿了。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上次打宁安王,可是把那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和太子爷都惊动了,前朝后宫几日不得安宁,民众更加是怨声连连,抗议说不能打他们的不败战神。
这次
算了,还是先劝劝看看吧。
大太监想到这里扑通一声跪下:
“皇上,宁安王向来脾气倔强,奴才恳请皇上手下留情。”
“赶紧!谁敢耽搁朕就连谁一起打!”
得,看来宁安王这个不省心的又把皇上惹得龙颜大怒了。
于是没有人再敢求情,楚洵就这么被按到了凳子上。
而在外等候的右统领王晏看着自己的主子被押着按倒,已经心急如焚,正想办法呢,皇帝已经冷眼瞧向了他:
“谁敢出去通风报信,朕定不轻饶。”
“还不动手?!”
皇帝心意已决,身边两个行刑的侍卫再不敢犹豫,对视一眼,估摸着力度拍了下去。
“啪!”
板子着肉的声音极为响亮,是让人听起来都会汗毛倒竖的程度。但是楚洵并不吭声,只是脸色稍稍白了些。
他这般不言不语的态度更加惹怒了皇帝:“继续,别像没吃饭似的,他楚洵武将出身,抗揍得很!”
两个侍卫见状不敢再放水,实打实开始用力。
眼看着板子越打越多,楚洵到底不是铁打的,额间豆大的汗珠开始滴滴落下,从凳子上掉落到地上,口中也忍不住发出闷哼。
“王爷,您就服个软吧,皇上也是一时气怒。”
大太监到底是个人精,见万岁爷那里油盐不进,就往楚洵这里来钻。
谁道楚洵是个更加听不进去的,闷哼了一声偏过了头去,根本不看大太监一眼,一副“有种今日你就打死我”的模样。
真打死他自然是不行的。
他楚洵可是震慑着漠北的常胜战神,若是被活活打死在朝堂之上,漠北怕是要笑掉大牙,他们楚国的颜面也无处安放。
可也不能任由他就这么目无尊卑,依仗放肆下去。
于是皇帝又从高台上下来,一个眼神睨向楚洵,楚洵不看他,他就蹲下来,用手指别着楚洵的脸,在他耳边说道:
“你是朕的亲生儿子,自然是硬气,料定了朕不敢打死你,怎么打也不过休养几天,还能回去多陪几日你那心尖上的贴身侍婢。”
“只是不知你那侍婢是否和你一样硬气”
皇帝说出这句话,果不其然见被按在凳子上的楚洵抬眼看他了,凤眸中没有半点对父亲的尊敬,满眼的恨意与杀机。
皇帝选择无视,继续威胁道:
“就算她和你一样倔强,她可未必有你抗打。”
楚洵脸色更加苍白下来,许是因为开始盘算事情了,这次落杖时他没忍住叫出了声,但也很快咬唇止住:
“儿臣知错。”
见人服软,皇帝也是于心不忍,抬手制止了行刑的侍卫,让王晏把楚洵从凳子上扶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