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暖姻 > 第14章 风轻云淡

第14章 风轻云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福满多饭店回到家,刘巧红的怒气都还没有平息。

    她把装有咸菜的胶袋扔到了沙发上,歇斯底里地吼道:“她郭千雪凭什么在我面前,装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她在生气的时候,不要去招惹她,不然受苦受罪的可就是自己了。

    这是马老板在刘家生活了三十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他静静地提起沙发上的胶袋,把里面的咸菜取了出来,放进冰箱里。

    这咸菜,是刘巧红的最爱。

    有这咸菜下饭,她可以多吃半碗饭。

    每次咸菜吃完了,她总念叨,“冯哥还不回他老家去,好想吃他带来的咸菜。”

    “马宏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问你话呢?”

    “怎么了,巧红?”

    马宏年关好冰箱门,匆匆忙忙从厨房跑了出来。

    “你说,郭千雪为什么就那么淡定,无论我说什么话,都不能把她激怒?”

    一脸懵的马宏年,这才明白,刘巧红还在吃冯景庭妻子郭千雪的醋。

    他妻子刘巧红喜欢冯景庭,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不光他们厂里的人知道,冯景庭他们厂里的人也知道。

    当然,马宏年自己也知道。

    可又能把她怎样呢?

    她是他的妻子。

    她的任性,也是他宠出来的。

    从小,刘巧红说东,马宏年不敢往西;刘巧红说南,马宏年不敢往北。

    马宏年在没有成为刘巧红丈夫之前,是刘巧红父母的养子。

    刘巧红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广城最出名的医院工作。

    父亲是骨科医生,母亲是儿科医生。

    他们两个是自由恋爱,结婚后更是恩爱有加。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嫉妒他们太恩爱了,结婚十年,刘母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该跑的医院都跑了,该看的医生都看了,还是没有一丝转机。

    最后,他们商议,去孤儿院领养一个孩子。

    他们去孤儿院考察的时候,刚好是马宏年送去孤儿院的第二天。

    一群孩子开心地吃着刘父刘母带去的零食,只有马宏年一个人站在角落,眼泪汪汪地望着刘父刘母。

    刘母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她走过去,蹲下身,轻轻把他抱在怀里。

    马宏年不哭也不闹。

    那一刻,刘母就认定了,这就是她的孩子。

    当天,刘父刘母就把他带回了家。

    那一年,马宏年刚好五岁。

    后来,在办理领养手续的时候,才知道马宏年的亲生父母,是被一场洪水夺去了生命。

    马宏年到了刘家,改名为刘宏年。

    也许刘父刘母领养刘宏年的善心,感动了上天。

    马宏年到刘家不到半年,刘母奇迹般地怀孕了。

    这可把刘父刘母高兴坏了。

    他们更加疼爱马宏年,说他是他们家的福星,给他们带来了福运。

    九个月后,刘母产下一女,取名刘巧红。

    “巧”是巧遇,“红”与“宏”同音。

    意喻巧遇宏年。

    在给刘巧红上户口的时候,刘父刘母决定把刘宏年的名字又改回了马宏年。

    他们说,是老马家的马宏年给他们带来了女儿,不能让老马家断后。

    刘宏年虽然改回了马宏年,但他不只是马家的儿子,也是刘家的儿子。

    儿子叫马宏年,女儿叫刘巧红。

    儿女双全。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刘父工作突出,晋升成科室主任。

    他爱工作,爱家,爱妻子,爱儿女,是人人夸赞的好男人。

    刘母生下女儿后,为了照顾好家庭,辞去了医院的工作。

    空闲时间,她跟着别人学理财,几年下来,竟在广城买下了两套房,同时在他们的老家亿群村,建了一栋六层高的楼房。

    广城的两套房子,都是两百米的大户型。一套租出去了,一套自住。

    刘巧红比马宏年小六岁,是在马宏年的呵护下长大。

    刘父刘母经常开玩笑说,生下刘巧红的是他们,带大刘巧红的却是她哥哥马宏年。

    马宏年从小就听话懂事,没有让刘父刘母操什么心,大学毕业后,在广城一所中学教书。

    刘巧红就没那么听话了,从小就不爱学习,初中毕业后再也不想去读书了,偷偷找厂上班了。

    她说,她不读书,也照样能当老板。

    刚开始,刘父刘母对刘巧红去打工这事耿耿于怀,时间长了,见她每天上班乐不思蜀,也就不再纠结了。

    两个孩子,唯一让刘父刘母操心的,就是他们的婚事。

    刘父刘母不提还好,一提起,兄妹俩的说辞就来了。

    马宏年说,等妹妹结了婚,我就结婚。

    刘巧红说,等哥哥结了婚,我就结婚。

    刘父刘母被兄妹俩的话,气得哭笑不得。

    时间久了,也就懒得管了。

    姻缘这事,讲究的是缘分,强求是求不来。

    除夕夜,一家人高高兴兴坐在客厅守夜。

    刘巧红突然宣布,过了春节,她不再去打工了,要办厂。

    刘父刘母坚决不同意,说女孩子用不着去折腾,以后总归是要回归家庭。

    马宏年却说:“哥支持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可千万别客气。”

    “对你,我是那种客气的人吗?”

    刘巧红伸手拍了拍马宏年的肩膀。

    大年初一,一家人回到亿群村祭祖。

    刘巧红请求父母,把亿群村的房子,借给她办厂。

    刘父刘母权衡后,答应了她的请求。

    她一个初中生,想有所建树,办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午,马宏年和刘巧红没有跟随父母回广城,留在了亿群村。

    他们要规划厂房。

    在申请办厂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错把他们俩当成了夫妻。

    没有想到,刘巧红却当真了,“哥,你愿意娶我吗?”

    “愿意。”

    马宏年等这句话,等了太多年。

    第二天,两兄妹回到广城,把他们的决定告诉了父母。

    刘父刘母听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是最完美的结果。

    儿子还是他们的儿子,女儿也还是他们的女儿。

    刘父刘母为他们俩举办了婚礼。

    那一年,三十六岁的马宏年,迎娶了三十岁的刘巧红。

    他们由兄妹转变成了夫妻。

    婚姻倒是很顺,可刘巧红的事业却没有那么顺了。

    她打工的时候,进的是电子厂,而她办的厂却是做手袋。

    对她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领域。

    单单就是货源这块,就让她操碎了心,更何况还有厂里大大小小的事。

    马宏年每次从学校回到亿群村,看见刘巧红不是愁眉苦脸,就是唉声叹气。

    办厂当老板,是刘巧红从小的愿望,马宏年想助她实现。

    于是,向学校提交了辞职报告,回到亿群村,全身心投在厂里。

    每天早出晚归找货源。

    亿群村以及亿群村附近的手袋厂,有一半的厂,他都去谈过合作。

    不是嫌他们厂规模小,就是嫌他们厂设备不齐。

    就在刘巧红和马宏年感到绝望的时候,他们遇见了冯景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