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陌生环境
六点五十分,冯景庭手机设置的闹钟响了。
他翻身坐了起来,看了看躺在身旁的郭千雪,“你也醒了。”
“我根本就没有睡着。”
郭千雪苦笑了一下。
冯景庭下了床,嘴里嘀咕道:“我都困死了,你竟然还睡不着。”
“不是我不想睡,而是我真的睡不着。”
郭千雪翻身坐了起来。
“出租屋的床肯定没有家里的床,睡起来那么舒服。”冯景庭盯了一眼她。
“不是这样的”
没等郭千雪把话说完,冯景庭就把话接了过去,“不是这样,是哪样?”
郭千雪想告诉他,她从小就认床。
即使在自己家里,换了一张床睡,她也是会睡不着。
见冯景庭的语气不对,郭千雪就收住了想说的话。
冯景庭洗漱好,把出租屋房间的钥匙扔在了被子上,“我去上班了,你睡醒了,去外面饭店吃饭。”
“好。”
虽然不知道他说的外面饭店到底在哪里?郭千雪还是愉快地答应了。
等他出了门,她下床把门反锁了。
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
在保险公司待了近二十年,她的安全意识很强。
对于这里的一切,她都不熟悉。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她不得不做好防范措施,保护好自己。
出租屋是带阳台的单间。
阳台的两头隔出了煮饭台和卫生间。
阳台除了煮饭台和卫生间,剩余的空间,两个人打转身就很难。
煮饭台在阳台的左边,卫生间在阳台的右边。
摆放床的房间,只有八个平方左右,摆放了一张一米五宽的铁床,就没有剩下多少空间了。
床头边摆放了一张学生坐在床上做作业的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烧水壶,以及冯景庭的小物件。
床尾那头,有一个两米多高、八十厘米宽的衣柜。
郭千雪把房间钥匙放在了她的小挎包里,然后又回到床上躺下了。
这一次,她竟然睡着了。
直到下午两点,她才醒来。
头点晕,时不时地还伴随着咳嗽。
有种不祥的预感,感冒光临了她。
起床的时候,身上没有力气,还有酸痛感。
郭千雪安慰自己,可能是饿了的原因。
还是昨天中午在家吃了碗面条,飞机上的饭团,她的那份给了冯景庭吃。
洗漱好,背起她的小挎包,锁好门,下了楼。
读书的时候,就是因为地理太差,才与高考失之交臂。
直到现在,还是分不清东西南北。
只能按照凌晨来时的模糊记忆,走到了出租屋前的巷子。
巷子里有个超市,她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过去。
收银台里坐着一个胖胖的男孩,爆炸式卷发,戴着眼镜,低着头玩手机,听手机里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游戏。
一时半会,郭千雪猜不出他的年龄,按照老家的习惯,她叫了一声,“弟弟,打扰你一下。”
男孩抬头看了看她,一脸茫然。
郭千雪这才想起,来到这里要说普通话。
刚刚,她说的是她的家乡话。
普通话,她还是会说。
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她给业务员讲课,就是用的普通话。
只是她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多多少少掺杂有家乡话口音。
“弟弟,打扰你一下。”
这次,男孩听懂了她的话。
“怎么啦?”
男孩子的普通话也不标准,但郭千雪能听懂。
“这附近有没有吃饭的地方?”
“顺着这条巷子出去,左转,到红绿灯的时候,你再问别人吧。”
“谢谢你!”
郭千雪向他道了谢,按照他说的路线,很快就找到了红绿灯。
红绿灯旁有家包子店,她走了过去。
干脆吃包子算了,简单方便。
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该将就点就将就点。
老板娘在擦桌子,摆正凳子。
“老板娘,来两个菜包,一碗稀饭。”
她从不吃包子店的肉包,怕里面的馅是劣质肉。
老板娘抬头看了看她,歉意地说道:“对不起,包子已经买完了。”
她的歉意,让郭千雪更不好意思了。
这是早餐店。
下午两点多,包子卖完了很正常。
郭千雪尴尬地笑了笑,厚着脸问道:“在哪里能找到吃饭的地方?”
老板娘把抹布放在桌子上,从里面走了出来,来到路边,指向红绿灯对面,“你走过红绿灯,直接往里走,就能看见很多可以吃饭的店了。”
郭千雪还没来得及说感谢她的话,老板娘又继续说道:“红绿灯走完,右手边的第一家店,千万别去,那家店消费高得很。”
“谢谢老板娘!”
郭千雪深深地向她点头致谢。
不光是嘴里的感激,还有发自内心的感激。
不管她的提醒是不是善意,郭千雪都心存感激。
绿灯亮起。
郭千雪随着等候的人群和车辆,左顾右望地走了过去。
过了红绿灯,一眼就看见了,包子店老板娘说的那家店。
不知道是出于好奇心,还是想印证什么?
郭千雪竟然走了进去。
也不知道是过了饭点,还是别的原因。
店里一个客人也没有,桌子和凳子摆放得整整齐齐。
地面干干净净,照得出人影。
“好高大上啊!”
郭千雪不得不感叹。
收银台在店门的左边,里面没人。
“欢迎光临,靓女,您需要吃点什么?”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走了过来,说话的声音温温柔柔,但口齿清晰。
她身着深蓝色套裙,围着深蓝色短围裙,围裙周围镶着深红色的边。
盘着头发,戴着发花。
专业,正规,还很养眼。
郭千雪冲她笑了笑,“您忙您的,我先看看。”
“那好吧。”
女孩子没有过多地打扰,礼貌地走开了,在离郭千雪两米外候着。
郭千雪抬起头看了看,收银台上方显示屏上的菜单。
正如包子店老板娘所说,确实有点贵。
最便宜的就是素面,十五元一份。
最贵的米线,五十元一份。
在家乡,素面才六元一份,最贵的面条一份才十二元。
“有您喜欢的口味吗?”
见郭千雪盯着显示屏,女孩又走了过来。
“我再看看。”
郭千雪不慌不忙的样子,让女孩捉摸不透。
不知道她是真的要点餐,还是只是看看?
她既不敢靠得太近,又不敢离得太远。
只好又退回到两米之外。
郭千雪本想尝尝这家店的味道,可显示屏上的价格,直接把她劝退了。
见女孩走开,她不动声色地走出了这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