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十年股市回忆录:空头必须死 > 第 26章 熊的野望

第 26章 熊的野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俄乌战争是俄罗斯对未来前景的选择,要么继续衰落,要么奋力一搏。

    然而正如同一百多年前,英国与沙皇俄国的百年大博弈一样,陆权主义与海权主义,再一次爆发冲突。

    以前苏联能成为超级大国,不仅仅是武器装备,还有工业体系闭环,农业自给自足,资源优势独步全球。

    分裂之后的俄罗斯,失去了乌克兰大平原的矿产农业资源带,里海的油气能源带,可谓被打回彼得大帝时期的原型,三百年扩张毁于一旦。失去乌克兰大平原,自己被束缚于冻土地带,等到那些苏联的遗产,那些工厂与武器,逐渐老旧废弃,俄国也知道终将沦为二流国家。

    在失去波罗的海三国后,西面的波罗的海被封锁,北面的摩尔曼斯克港只能算半个不冻港,而且周围没有配套经济区,只有一座光秃秃的军事基地。东面的外东北比东北还冷,海参崴同样只能算半个不冻港。俄国唯一的不冻港就只剩下黑海的塞瓦斯托波尔,但是陆地交通不便,直到克里米亚独立公投以及刻赤大桥的出现。虽然黑海仍然受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卡脖子,但这已经是俄国海军最后的希望了,有了塞瓦斯托波尔,就能配合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对地中海施加影响力。至于乌克兰另一座不冻港,连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世界规划中都曾经无比中意的敖德萨不冻港,确实可以把乌克兰大平原的资源运往地中海,但远在乌克兰南部,俄罗斯暂时不惦记。

    不可能永远被困在高纬度的冻土区,那里除了传统重工业什么都不能发展。维持了三十年的开放,试图融入欧洲,结果除了人才流失,什么都没有得到。渴望低纬度的温暖地带发展工业,是俄国人新世纪的野望。

    但不同于美国人通过扶持一代又一代的世界工厂,向世界输出自己的工业体系,在亚非拉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为北美消费者制造源源不断的产品。

    俄国人的头脑太过简单,最早拥抱欧洲渴望建立一个西起西班牙里斯本,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强大欧洲。在加入欧盟被拒绝后,选择直接通过战争来获得生存空间。

    而恰好,身边的乌克兰有大量的俄族人,是最好的扩张方向。

    首先俄罗斯从乌克兰夺取克里米亚后尝到了甜头。

    那么,多年前的克里米亚危机中,俄国得到了什么呢?

    首先是克里米亚航天基地,然后是四十万人口的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基地、十五万人口城市刻赤的海湾造船厂以及其他几座城市,包括三十万人口的首都辛非拥有俄罗斯缺乏的食品与纺织轻工业,旅游城市叶帕与雅尔塔,由于塞瓦斯托波尔一直在俄罗斯控制,真正增加的港口只有刻赤海湾造船厂能建造大型商船货船,有大船坞,虽然只建造过护卫舰级别的战舰,但未来将承担建造两艘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的计划。

    拿回克里米亚后,俄国得到了一片可以发展新兴产业的温暖土地,并为此投入巨大,把克里米亚打造成黑海珍珠。

    彼时俄国因为制裁,居民收入低迷,但他们的人民仍然充满信心,他们认为自己省吃俭用,把钱都投入克里米亚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拿回克里米亚也使俄国国力有所起色,也渐起野心。俄国人开始幻想合并白俄与乌东,届时恢复苏联七成实力。

    而想要真正恢复建造航母能力,必须要拥有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与曙光机械厂,没有那些重要的机械设备,就没有制造航母的能力。

    说到底,俄罗斯解体后使用休克疗法,自己摧毁了苏联留下的工业,并引入了一些西方工业,造成自己不伦不类,而且西方藏私与排斥严重,引入都是淘汰工艺与油气工业。如果获得乌克兰相对纯正的苏联工业,恰恰可以弥补缺失。

    而乌克兰只是俄罗斯重回超级大国地位的第一步,下一步应该是重回大高加索地区,染指里海资源带,与伊朗联手扼住世界的咽喉,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角逐中亚,夺回那些太空基地与核基地,开发新能源矿场与核电厂,把中亚变成新世界的电池。进而恢复超级大国地位。

    俄罗斯想要的是乌克兰最核心的区块,包括第聂伯河中下游平原,类似于我国的长江,优势是第聂伯河的淡水、航运以及广袤的黑土地提供原材料与粮食。可能在未来形成一系列大城市,适合发展新兴产业,包括医疗、信息技术、软件与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赫尔松。另一个是铁路与航运连通的环亚速海城市群,优势是亚速海的内海海运能力,核心产业是顿巴斯重工业与克里米亚科技产业,包括塔曼半岛与顿河畔罗斯托夫和索契。这个区域的未来前景类似韩国的产业,在顿巴斯工业区廉价的煤炭以及发达的冶金、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的带动下,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与电子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发展家电、汽车零部件、机电等制造业,为梦想中的超级大国提供轻制造加工与电子产品制造。

    梦想是美好的,但是俄国人忘了乌克兰人也是苏军的一部分,这些人的祖辈都是二战中最无畏的战士。

    如果说在这场战争中坚持抵抗,意味着三分之一人口的伤亡,乌克兰人不知道吗?他们当然知道,乌克兰人清楚,不付出牺牲,不可能维护独立,而一旦拥有了独立性就意味着欧盟的入场券。一旦加入欧盟,乌克兰将意味着获得欧元的绿卡以及欧洲海量的投资。到那时凭借乌克兰平原的沃野千里,欧洲的福利与用工标准,可以瞬间把乌鸦变凤凰,乌克兰人直接从最贫穷的国家变成欧洲的富有国家。可一旦失败自己将沦为缓冲区,不仅会失去东部工业区,还会沦为没有军事力量的农业国,任人宰割。

    所有一些美好未来的前提,是必须要顶住这一场战争,欧洲人给的前景,可比俄国大得多。

    对于东部乌克兰人呢,他们是俄族人坚持另一种想法,加入俄国,回归故乡,回到俄罗斯同样有诸多好处,与俄罗斯工业的重新配套,使海量的资源与工厂可以重新恢复利用,顿巴斯矿区将重现辉煌,来自乌拉尔的廉价油气与氮肥可以重振乌东的工农业。环亚速海作为全俄唯一可以发展新兴工业的土地,将成为大俄的心脏,也会获得俄国最多的投入。俄国人的回报虽然中短期不如欧盟,但骨子里第三罗马的傲气,使得俄族人更认同自身的独立性。未来有一天,北极冻土解冻,北极航线开通,俄罗斯会崛起,届时作为经济核心的环亚速海城市群的生活可能不会比欧洲差太多。当时乌东百姓最渴望的是在这场战争过后成为加盟国,获得自治地位,那可比在乌克兰作为一个省地位高得多,甚至他们连徽章与旗帜都做好了。当时的俄罗斯军事专家甚至认为,应该在乌东建立六个加盟国,分别是顿涅茨克加盟国、卢甘茨克加盟国、克里米亚加盟国、赫尔松加盟国、扎波罗热加盟国、哈尔科夫加盟国。而立下赫赫,付出巨大牺牲的车臣与瓦格纳也会在战后获得一片土地,在边境地带建立自己的加盟国与自治区,也就是西车臣加盟国与瓦格纳自治区,成为未来大俄罗斯的第一道防线缓冲区。

    想象是美好的,可随着俄罗斯攻打基辅与哈尔科夫相继失败,损失惨重,丢弃大量车辆撤退,丧失了进攻基辅与哈尔科夫的可能性,战局开始转向乌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