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冷枪,平静的会面
在其他人七嘴八舌的问候着孟恩远的时候,传文冷静的查看着子弹过来的方向,简单说了一句,保护好大帅,就向着子弹射来的方向跑去。
身形如离弦的箭一般,爆射而去,消失在不远处的丛林。
“这是嘛,什么玩意,连我都敢刺杀!”
“舅舅,你没事吧!”
“没事,士傧、佳伟,带两个兄弟跟上去,看看是那个王八蛋。”
“佳伟,你留下保护大帅,我带几个兄弟追过去。”高士傧说道,说完就带着肖大宝和几个士兵沿着传文刚才的方向追去。
“他妈了个巴子的,真他娘的王八蛋,没完了啊,还来!”
“孙烈臣!再带一队人去找杨宇霆他们,我非得活刮了他们。”
“是,大帅!”
身材高大的孙烈臣,又带着一队人追了过去,只不过,追的方向不是高士傧的西北方向,而是西南方向,显然是存了夹击的方向。
看着两队人马消失在树林,劫后余生的两个人坐在地上说起话来。
“老孟,你这个卫兵不一般啊,什么来路。”
“这个啊,我的一个团长。不说这个了,看刚才这个情况,应该是冲着咱们俩来的。”
“不会段祺瑞这个老小子要对咱们关外下手吧?”
“这也不好说,说不定是东洋鬼子和老毛子。”
“也不用猜了,就先等会儿吧,你那个团长应该能抓住几个。”
两人聊着聊着就沉默下来,自顾自的思索着,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全盘。
而另一边,十几个老毛子在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人指挥下,向着树林的另一边快速移动。
传文进入树林之后,在树梢上闪转腾挪,犹如猿猴一般,向着飞鸟飞起的方向快速奔去。
传文的耳朵如同雷达一样,子弹的破空声传来,身影一晃就躲过了,把不远处开枪的老毛子惊的眼睛都瞪大了几分。
差点儿被子弹打到的传文,心里怒火中烧,身形又加快了r分。
在传文之前就进入搜索的杨宇霆和追过来的肖大宝以及孙烈臣两队人马,在听到枪声之后,也赶忙靠了过去。
两个老毛子没有拦传文,同时惊呼出声,逃跑的几个老毛子在他俩的惊呼声下,也停了下来,纷纷端起枪瞄准起来。
追过来的传文看着几个拿着枪的老毛子正在瞄准,身形暴射,欺身上前,也就十几秒的功夫,十几个人高马大的老毛子就倒在地上,只剩一个领头的女人,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传文,嘴里哆哆嗦嗦的说着传文听不懂的话。
“Чept вo3ьmn, гдe mor дюжnha nлn okoлo toгo выcoknx myжчnh
Чto cлyчnлocь Пoчemy ohn вce yпaлn!
kak oh cюдa пoпaл, o 6oжe mon”
这个女人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卧槽,我那十几个人高马大的手下呢?”
“发生了什么,怎么突然都倒了!”
“他是怎么过来的,我的上帝啊。”
传文看着这个女人叽里呱啦的说着他听不懂的话,一巴掌拍晕她,扯下枪的背带,把还有气的八个人给绑了起来。
他刚才怒火中烧,闪转腾挪间,手上力道不自觉的就大了不少,几个老毛子扛不住就直接挂了。
他心里还吐槽,没想到这老毛子看着人高马大的,这么不禁揍,一拳就无了。
等了一会儿,高士傧和肖大宝出现在眼前,传文说道。
“过来的有点慢了啊。”
“师傅,你没事吧?”
“没事,就这几个小废柴,根本威胁不到我。”
“厉害啊!”
“呦,都是老毛子啊,我还当是段祺瑞呢。”高士傧有些意外的说道。
“都死了?”
“没有,死了一半吧,还有个女的,活的我都捆好了。”
在佳伟和肖大宝打扫战场的时候,杨宇霆和孙烈臣也循声追了过来,寒暄一番,就压着几个还活着的俘虏,往回走去。
外面的孟恩远和张作霖两人还在聊着天,看着被押过来的几个老毛子,纷纷骂了起来。
“他娘的,老子就知道段祺瑞不会这个时候对咱们出手,还真让老孟你说对了。”
“人也抓到了,就这么着吧,我先走了,你慢慢收拾吧!”
等传文他们过来之后,就招呼着佳伟和高士傧他们上车,虽不明白是什么情况,几人还是听话的把俘虏都给了杨宇霆他们。
孟恩远的车队在张作霖的目送下,继续南下,待车队走远后,孟恩远才和传文他们几个,说起来原因。
原来在传文几人进树林的时候,他和张作霖已经做好了君子协定。
若是老毛子的刺杀,则交给张作霖收拾,另一方赶忙进京,不得插手。
若是东洋鬼子的刺杀,则交给孟恩远收拾,张作霖不得插手。
究其原因,是张作霖如今跟小本子走的比较近,而孟恩远跟老毛子关系虽然不是多好,但他的一些武器装备却是从北边过来的不少。
这样处理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这个时候的武器还主要是从外面进口,国内的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目前由于还依赖蒸汽机做动力,产能不足,根本不能供应全国。
再加上这次老毛子的刺杀,主要是针对张作霖的,孟恩远猜测应该是老毛子看着关外地区这段时间太过平静,而平静的关外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关外地区混乱,他们这些入侵者,才能从中斡旋,得到好处。
现在的关外地区主要有四股势力,沙俄主要是在哈尔滨地区,中间是吉林王孟恩远,南边是张作霖和旅顺地区的小鬼子。
目前日俄暂时休战,北洋政府强压和平,若是张作霖和孟恩远发生意外,只怕关外地区的混乱,就连北洋政府也无法快速压下来,毕竟现在的北洋政府也不是铁板一块。
辛亥革命起义成功后,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职务。
两月之后,袁世凯逼迫溥仪逊位,把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正式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之后并未按照民国政府临时约法去治理百姓,而是以自身军队为基础,联合大地主阶级和资产买办阶级,建立了军事专权的北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