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胡宇伦啊 > 第16章 婚后生活

第16章 婚后生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胡宇伦和林婉儿的婚后生活充满了甜蜜和温馨。每天清晨,他们会一起准备早餐。胡宇伦熟练地煎着鸡蛋,林婉儿则细心地切着水果,两人不时地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了爱意。

    吃完早餐后,他们会手牵着手去散步。漫步在公园的小道上,他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边分享着彼此的心情和想法。胡宇伦会耐心地倾听林婉儿的诉说,不时地给出温暖的回应。

    晚上,他们会一起看电影。躺在沙发上,紧紧相拥着,分享着一桶爆米花。电影中的情节时而让他们欢笑,时而让他们感动落泪。

    周末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去超市采购。胡宇伦推着购物车,林婉儿仔细挑选着食材,还不时地商量着晚餐的菜单。

    有时候,他们也会一起参加朋友的聚会。在聚会上,胡宇伦总是紧紧地牵着林婉儿的手,让她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在假期里,他们会一起去旅行。探索陌生的城市,品尝当地的美食,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生活中,他们也会遇到一些小摩擦,但他们总是能够相互理解、包容,用爱去化解矛盾。

    他们的爱情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愈发深厚。

    厨房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息,胡宇伦和林婉儿身着宽松的围裙,笑容满面地准备着一顿丰盛的晚餐。

    胡宇伦轻轻地打开冰箱,仔细挑选着食材,他的眼神专注而温柔。林婉儿则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偶尔给出一些建议。

    胡宇伦拿起一颗新鲜的洋葱,熟练地剥开外皮。他的手指灵活地舞动着,仿佛在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林婉儿不禁被他的专注所吸引,眼中流露出欣赏的神色。

    切菜时,胡宇伦专注地盯着刀刃,小心翼翼地将蔬菜切成均匀的小块。林婉儿在一旁帮忙洗菜,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致,仿佛在呵护着最珍贵的宝贝。

    当炉灶上的火焰燃起,胡宇伦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食材,香味渐渐弥漫开来。林婉儿站在一旁,手中拿着调料瓶,仔细地按照胡宇伦的指示加入适量的调料。

    他们偶尔会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了对彼此的爱意和默契。胡宇伦会轻声叮嘱林婉儿注意安全,而林婉儿则会温柔地回应他的关心。

    在烹饪的过程中,他们不时地交流着彼此的喜好和口味,努力让这顿晚餐更加符合对方的心意。

    随着一道道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陆续出锅,整个厨房都被一股浓郁而诱人的香气所包围,那是一种独特的幸福味道。这种味道仿佛具有魔力一般,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和满足。

    胡宇伦站在炉灶前,手持锅铲,专注地烹饪着每一道菜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美食的热爱和执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娴熟和自信。而林婉儿则在一旁帮忙准备餐具,她的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眼中满是对胡宇伦的欣赏和爱意。

    当最后一道菜摆上餐桌时,胡宇伦和林婉儿相对而坐,彼此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充满了深情。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感激和珍惜,这份感情在这顿晚餐中变得更加深厚。

    晚饭后,胡宇伦轻轻拍了拍林婉儿的手,微笑着说道:“亲爱的,谢谢你陪我度过这样美好的时光。”林婉儿羞涩地笑了笑,回应道:“这都是应该的,只要我们能一直这样幸福下去就好。”

    随后,胡宇伦起身回到书房,继续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文件。尽管工作繁忙,但他知道,有林婉儿在身边,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而林婉儿也明白,胡宇伦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他们共同的未来。于是,她默默地收拾起碗筷,走进厨房,开始清洗起来。

    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胡宇伦和林婉儿用爱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细节,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他们的爱情如同那一道道美味佳肴,愈发动人,回味无穷。

    胡宇伦起身回到书房,继续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文件。文件内容大致如下:

    “回顾施剑翘追凶十年杀父仇人竟成寺庙高僧,和尚:请施主立地成佛

    1935年11月13日,天津南马路清修院的佛堂里,一群虔诚的信徒正在诵经礼佛。突然三声枪响,将原本清净的佛门圣地染成一片血色。

    第二天,天津《大公报》便以《血溅佛堂》一文报道了这起震惊大街小巷并且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

    军阀头子孙传芳被人刺杀了!

    这则消息差点惊掉一些人的下巴,大家议论纷纷,这股热潮甚至持续数月之久。

    在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里,各种奇闻异事繁出迭起,名人豪杰也层出不穷,而更让人无法忘却的,却是那些使老百姓深受苦难的军阀统治者。

    孙传芳,原本也是一个孤苦的人,从小便寄人篱下,受尽欺凌。长大后,因聪敏好学而被选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北洋陆军任职,并一路升迁至总司令。

    “人之初,性本善”,孙传芳也曾经善待农工、裁减赋税。也许是权富的腐蚀,抑或是战争的残酷,导致他最终变了心性,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1925年,中国军阀之间为了扩充势力,不断地发生混战。孙传芳为了与奉系军阀争夺安徽的地盘,联络了一些反对张作霖的势力,在江苏展开大战。

    奉系将领张宗昌指派部下施从滨南下抵抗孙传芳。一开始,施从滨是拒绝参战的,但张宗昌一再坚持,并许诺:只要拿下安徽,便任命施从滨为安徽督办!施从滨只好勉强答应。

    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孙传芳命令部队从三方面包围施从滨,使得施从滨的队伍变成了“瓮中之鳖”。施从滨意识到胜利无望,便决定撤退。

    他带领自己剩余的部下乘坐部队里配备的铁甲车撤离,却不想孙传芳早就预料到施从滨会有此举而先一步把铁轨给拆了。

    施从滨他们乘坐的铁甲车因为铁轨被拆而导致翻车,一众人等都被孙传芳给俘虏了。

    “两军交战,不杀俘虏”,这是部队作战的基本共识。孙传芳身边的人都劝告孙传芳不要杀了施从滨,把他收监就可以了。

    但残暴的孙传芳并没有信奉此道,甚至还标榜自己杀人是“替天行道”!在孙传芳的理念里,只要是和他作对的人,一律格杀勿论。

    如果孙传芳仅仅只是枪杀了施从滨的话,也许就没有后来施剑翘为父报仇的事情了,但他偏偏为自己铺就了一条不归路。

    孙传芳将施从滨的头颅斩下来,挂在蚌埠车站的门厅上,还在旁边的白布上用红笔写道:新任安徽督办施从滨之头,而后还曝尸三天三夜。

    孙传芳此举不仅仅是对施从滨生命的杀戮,更是对施从滨人格的侮辱与讥讽!这也是让施剑翘无法忍受、一定要手刃仇人的主要原因。

    图 | 施剑翘

    施从滨遇害的消息传来后,女儿施剑翘悲痛欲绝!战争中难免会有死伤,如果父亲是战死沙场的,施剑翘的心中或许只会有悲伤。

    但当她得知父亲是在被俘之后惨遭杀害并受尽凌辱以后,心中便充满了仇恨。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父亲报仇雪恨!

    “被俘牺牲无公理,曝尸悬首灭人伦。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这是施剑翘悲愤至极所写下的诗,手刃仇人便是她唯一的念想。

    然而时年才20岁的施剑翘,只是一个平时鲜少出门的柔弱女子,想要杀掉身边随时都有保镖的孙传芳,谈何容易!但这并没有打消她复仇的念头,她开始思考并策划怎样实施复仇行动。

    她首先想到了哥哥施中诚。因为施从滨遇害的缘故,张宗昌委任施中诚为团长,算是自己对施从滨的一点补偿。

    施剑翘找到施中诚,并且告诉他自己想要为父亲报仇的想法,希望哥哥可以帮助她,施中诚听完也一口答应了。

    但是随着施中诚仕途的不断升迁,在被任命为烟台警备司令之后的施中诚,对报仇之事却闭口不谈了。

    不仅如此,他还因为害怕施剑翘的想法会连累到自己,反而劝说妹妹也放弃复仇的念头。

    施剑翘对于哥哥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失望透顶,更是心寒意冷!她毅然决然地与施中诚断绝了兄妹关系。

    施中诚这个希望断了,施剑翘便又把希望寄托于丈夫施国宪的身上。

    施国宪原先是施从滨的手下,战败时与施从滨一起被俘。但因为官职小,被孙传芳放了回来。

    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施剑翘,并被她深深地吸引。施国宪向施剑翘求婚,施剑翘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施国宪能帮助她报杀父之仇。

    施国宪随即赌咒发誓,将来若有机会一定会帮她报仇,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施剑翘被感动了,就答应了施国宪。

    但是结婚以后,施剑翘多次跟施国宪提起报仇的事情,施国宪却都是以各种理由推脱。

    他先是以自己官职小、权势低为由,劝说施剑翘不要着急,等待他掌握大权的时候再说。

    但是一直等到施国宪从中校提升到大校,他还是一直对报仇的事情绝口不提。施剑翘渐渐对丈夫也失望了,于是带着孩子离开了施国宪。

    现在的施剑翘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报仇,只能靠自己!

    施剑翘和孩子回到天津以后,苦苦练习枪法。小的时候,因为封建习俗她还裹过小脚。现在为了行动方便,她还特意去做了脚趾拉伸手术。

    偶然间,施剑翘听说兵败下野的孙传芳现在也居住在天津租界内。她暗暗感叹:老天爷是在给她复仇的机会。

    然而,新的难题又出现了!想在诺大一个城市寻找一个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她连孙传芳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在一日逛街的时候,施剑翘看到有人将一些名人的照片贴在镜子上售卖。她在里面找到了孙传芳的照片,欣喜之余马上把它买了下来。

    回到家以后,施剑翘把孙传芳的照片挂在墙上,日日端详,牢记心间,并且更加苦练枪法。

    一天夜晚,施剑翘在一家电影院的门口看到了孙传芳的专车。她在旁边等待,不一会儿看到孙传芳在一些人的簇拥下从电影院里走了出来。

    施剑翘看到仇人分外眼红,想立即掏枪手刃孙传芳。但考虑到此时人群密集,怕伤及无辜,便只能眼瞅着孙传芳乘车离去。就这样,她错过了一次刺杀孙传芳的机会。

    转眼十年过去了,在父亲逝世10周年之际,施剑翘去寺庙内祭祀父亲。一想到这么多年都没能给父亲报仇,施剑翘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庙内的一个和尚见状连忙上前去劝慰施剑翘,并且对她说:女施主既然如此悲伤,何不脱离尘世、皈依佛门!

    施剑翘哭着回答:“我大仇未报,如何能脱离尘世?”

    和尚说:“放下仇恨,即可脱离苦海。你看,如今连靳云鹏、孙传芳这样的人,都皈依我佛了。”

    施剑翘听和尚说孙传芳也皈依佛门了,便连忙打听是怎么回事。

    原来,“九一八”事变之后,孙传芳回到天津居住。日本人想拉拢孙传芳为自己办事,国民政府又派人监视这些旧军阀,以防止他们被日本人利用。

    在这种双面夹击的情况下,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靳云鹏便建议孙传芳皈依佛门,不问世事。

    也许是孙传芳也自觉罪孽深重吧,便决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他不仅步入佛门,还担任了居士林的副林长,法号智圆。

    但是,世事沧桑、因果有报。孙传芳以为自己皈依了佛门,曾经犯下的滔天罪孽就可以一笔勾销了。大错特错也!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施剑翘听和尚说完事情的原委,还打听到孙传芳每逢周三、周六,都必到居士林听经,心中甚为欢喜,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啊!”

    如果仅仅是有胆识的话,施剑翘的刺杀行动也许未必能够完成。她不光有勇,还很有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曾数次来到居士林佛堂查看。

    施剑翘化名“董惠”,找人想办法混进了居士林。每次听经的时候,她一边观察孙传芳所坐的位置、以及方便射击的角度,一边制定周密的计划。

    1935年11月13日,又到了听经的日子,隐忍了十年的施剑翘终于决定复仇了。

    不知道是天公不作美,还是施从滨的冤魂在呜咽,这一天的天气非常不好,淅淅沥沥的雨一直到中午都没有停。

    施剑翘心情很糟糕,她担心孙传芳今天不会去居士林听经了,那么她就又得再等复仇的机会了。

    下午的时候,施剑翘来到居士林查看,果然没有看到孙传芳的身影。并且,其他来听经的人也不多。

    心情失落的施剑翘在佛堂里逗留了一会儿便准备离开,而正当她要离开的时候,她忽然看见有人在给孙传芳的座位擦灰,她马上明白过来:孙传芳要来了!

    原来孙传芳早上起来的时候就感觉精神不佳,夫人劝他今天不要去佛堂了。但是孙传芳觉得自己是居士林的副林长,听经之日理应到场,尽管有些晚了,还是勉强去了。

    因为之前猜测这么坏的天气,孙传芳不一定会来,所以施剑翘来佛堂的时候,并没有带枪。

    现在,眼见孙传芳马上就要来了,施剑翘急忙拦了一辆车赶回家中去取手枪。

    施剑翘不仅取了手枪,还穿上事先特意为刺杀行动而准备的大衣、以及一些照片和传单。

    等她再次回到佛堂的时候,讲经已经开始了,她便在后面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她看到孙传芳坐在前排固定的位置上,而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并不利于她射杀孙传芳。

    她想了想便大声喊道:“后面的炉子烤的太热了!”旁边有人说:“那你不会到前面去坐吗?”施剑翘便借机挪到了孙传芳后面靠右的位置。

    稳了稳心神之后,施剑翘趁着大家都在闭目诵经的时候,快速从大衣口袋里掏出手枪,并迅速打开保险,朝着孙传芳的后脑就开了一枪!

    孙传芳应声倒地,施剑翘又连续补了两枪,孙传芳随即毙命。突如其来的枪声使得原本安静的佛堂霎时间乱作一团。

    施剑翘站起来大声喊道:“我叫施剑翘,今日为父报仇,绝不伤及无辜!”接着,她从大衣口袋里又掏出照片和传单散发给混乱的人们。

    照片是施从滨的,传单大致的意思是:“我今为父报仇,惊扰各位,谨以致歉!我会去自首。”

    发完传单以后的施剑翘,卸下了心中的重担感到无比的轻松,她甚至是面带笑容、镇定从容地走向警察局自首去的。

    孙传芳的家人在得知孙传芳被刺以后,四处活动找关系,希望可以重判施剑翘,但民众的呼声却都倒向了施剑翘这边。

    他们敬佩施剑翘敢作敢为的侠女精神,同时更痛恨孙传芳恶贯满盈的暴行。他们纷纷请愿,要求政府赦免施剑翘。

    法院一审判决施剑翘有期徒刑10年,后因施剑翘上诉,二审改为七年。但仅服刑了一年,国民政府便在舆论的压力下,特赦了施剑翘。

    也许施剑翘从打算复仇之日起就抱着必死的决心的,但她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群众为她发声,尤其是冯玉祥更是联合了数十位党政要员为她请愿,最终让她重获自由!

    十年的时间,很多事情都会有所变化,但施剑翘复仇的决心却始终如一!可见她与父亲的情义之深、以及她做人的准则之严。

    刺杀军机要员,一般训练有素的刺客都未必能够成功,而这么一个弱小女子却能如此沉着冷静,足见她的心智是有多么的强大!

    正所谓因果报应有轮回,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真正的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