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毕业
六月,答辩结束,新一批毕业生即将告别学生身份,走入社会。在正式离校前的这段时间,他们被允许以一种更为缓慢和感性的节奏,去延长这份独特的时光。
宿舍楼道里堆积如山的打包袋,宣告一场盛大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每个袋子都沉甸甸的,里面不仅装满了个人物品,更承载着学生们在这里的点点滴滴。书本、衣物、小饰品,乃至那些不经意间拾得的小物件,每一样都承载着一段时光趣事。
如今,它们静静地躺在这个过渡的空间,等待着被送往新的归宿。
这些打包袋即将穿越城市的边界,去往不同的目的地。有的会跟随主人去往繁华的都市,开始快节奏的职场生活;有的则会被带到静谧的学府,继续在学术的海洋中遨游。它们不仅将见证一个个新故事的诞生,更将成为这些新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热闹而又伤感的氛围中,付乐园是其中的一员。她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省城,回到那个熟悉而宁静的家乡小县城任教。
这个决定并非轻易做出。省城有着无数机遇和挑战,对于年轻人来说充满吸引力。然而,付乐园内心深处始终牵挂着家乡,那里有她成长的足迹、亲切的家人和朋友。
室友们大多去往林州、佩京等大城市,对于付乐园好不容易回去的选择不太理解:付乐园从小县城考出来,大学期间的优秀表现有目共睹,去大城市完全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她竟然要回到小县城任教。
大家都很为她可惜,但选择怎样的环境、过怎样的生活都是个人权利,于是表示尊重。同时表示以后付乐园去她们工作的城市旅游的话,可以做她的免费导游。
付乐园坐在宿舍的镜子前,轻柔地为自己施上最后一笔妆容,准备和室友都去拍毕业照。正当她对着镜子确认妆容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她放下化妆刷起身,打开门。
门外站着的女生确认完她的身份后,递给她一束鲜花,绿白相间的配色显得异常清新,白玫瑰与紫罗兰的搭配刚好是她喜欢的。花束中夹带着一张卡片,字迹温柔而有力:“祝学姐在选择的路上越走越宽广,自由无拘束。”落款是侯林君。
侯林君是一个刚上大学的大一学弟,付乐园和朋友在操场上出售二手书籍和生活用品时遇到他来买折叠凳。闲聊时发现两人是同一所高中毕业的学生,并且付乐园毕业后马上要回高中任教,他深感缘分巧妙要加上微信——方便后续回母校时“不会被当作社会人员拒之门外”。
侯林君非常善于与人交流,他充满活力,脸上挂着笑容,用含笑的眼神看着你,让人不忍心拒绝他的交谈请求。
在两个人加上微信后,他表现出对母校的怀念,讲了许多高中校园里发生的趣事和回忆;同时他表现出对大学生活浓厚的兴趣,向付乐园询问了不少有关大学生活的问题。付乐园出于对直系学弟的照顾,认真回答他的问题。之后就没什么可说的,两人近期没有联系,所以收到花束还是有些意外。
付乐园意外之余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出于对送礼人的尊重,给怀里的花束拍了照发给侯林君,“谢谢你的花,很漂亮。”
“园园学姐客气啦~毕业愉快!”对方显然是正在玩手机,消息刚发出就收到了回复。并且没有多余的客套话。
付乐园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对方露出招牌可爱笑容,用他轻松的语调讲话,于是她笑着打字回复:“谢谢你的祝福,也希望你能在学校的每一天都过得开心。”
“等你暑假回老家可以出来一起玩,或者你想进学校可以给我发消息”她放下手机后又拿起来补充了一句。
室友提议抱着花束拍照,去教室或者湖边都可以作为背景或者也能当作不错的道具。于是,四个人带着花和其它道具来到教室里,魏子瑜还颇为讲究地拿了一个打光板过来。不得不说,这个打光板在拍照时确实非常有用,能让画面变亮、面部变平整。
四个人拍照的时候打扫卫生的阿姨走进来,看到她们就停止动作。付乐园上前询问是否打扰到她的工作,阿姨回复“没有,只是看你们漂亮得跟大明星似的。”
阿姨说话很直爽,付乐园咧嘴一笑,感谢她直白真心的夸赞。阿姨好奇地问:“这花儿好美,是假花道具么?”
“是鲜花,这几朵送给您吧。今天是个好天气,希望你心情不错。”付乐园边说边从花束中抽出紫罗兰、康乃馨和白玫瑰各一枝,又搭配一枝喷泉草,用丝带绑了作为小花束送给阿姨。
阿姨很惊喜,脸上露出笑容,“谢谢,祝愿你们毕业以后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学士服穿在身上,一眼就能看出是毕业的大四学生。阿姨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她们表示美好祝愿,和最近遇到的其他人一样。
临近毕业,学校里的一切都变得可爱起来,遇到的每个人都和颜悦色,温柔可亲。曾经走过的路、吃过的餐厅、用过的机器,都没有任何变化,却格外有温度起来。
付乐园在这种带着回忆的环境里,几乎忍不住想掉眼泪了。不过,如果她真的掉眼泪,她的室友们绝对会拿手机拍下照片,并且在日后经常发出来替她回忆。这种会被记一辈子的囧事,还是不要让它发生比较好。
由于不想面对离别,付乐园成了寝室第一个离开学校的人。寝室到校门口有段距离,行李也不少,魏子瑜帮她拿着东西,坐校车送到门口。俩人在公交站伸出胳膊又没好意思拥抱,对视着哈哈笑出声来。
但是以后再也不能和魏子瑜面对面大笑,也不能一起吃饭、上课、赶作业。没有下次开学,我们已经毕业了,付乐园在心底告诉自己,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