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婆婆的脸色
梅花听后,心中有些无奈,“怕是要被说一顿。”她轻声嘀咕。
“怕什么。”陈庆生笑,“我是他儿子,店铺赚了钱他也有份,我找个时间跟他拿就是。”
眼下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这样了,于是梅花点了点头,“好吧。”
然而,借钱进货的事情拖延了好几天都没有去办,陈庆生做事总是慢悠悠,梅花催过,他总是说,“好的。”
这几天店铺的缺货已经影响到生意,好几个顾客因为买不到要的东西失望地离开了。
梅花不得不再催促陈庆生,语气中已然带着几分责备:“你还没跟你爸拿钱进货吗?这样下去店铺可以关门了。”
陈庆生依然保持着不急不躁的态度,解释道:“还没呢,我这几天过去吃饭都没碰到他。”
听到这样的回答,梅花的眉头紧锁,“这几天因为缺货我们已经失去了好几个生意了,再这样下去,老顾客都不会来的。你没遇到他,不能和妈说一下吗?不能主动找一找吗?”
她的语气已经有些冲,陈庆生也不恼,他轻轻说:“你别急,晚上我过去说。”
当天晚上,他总算顺利地从父亲那里拿到了钱,并在隔天立刻进货补充了店铺的存货。
梅花马上将新到的货摆列到货架上,看着满满当当的小店,开心不已。
但她没能开心多久,当天去吃午饭时,婆婆在旁边嘀咕:“结婚以来一分钱都没攒下,一分钱没拿到父母面前,现在又来伸手。”
说完后,竟然还重重地把碗砸在她面前,仿佛是她一直在伸手要钱,仿佛这些钱都是被她挥霍掉的。
梅花感到十分委屈,她深吸一口气,“妈,最近店里好多东西都过期了,没办法只能扔掉,我们借这钱是为了进货,想让店铺的生意更好。我们会尽快还上的。”
&34;开店需要用心经营,不是往那里一坐,客人就会一个接一个来的。&34;话里话外都在说是因为他们没用心才导致生意那么差。
梅花无奈,她确实不是做生意的料,&34;妈,我确实不懂怎么开店,这里还有没有其他更适合我的工作?&34;
婆婆听到这里,脸色依旧难看,&34;年轻人啊,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去摸索。我和你爸也年岁渐长,能帮你们的日子不多了。&34;
梅花没回话。
婆婆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抱怨起来,&34;自从我嫁来,就没过几天清闲日子,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独自拉扯着孩子长大……&34;
说了一大串,边说还边怒视着梅花,仿佛是她这个儿媳妇导致她过得不好的。
梅花真想说:“你过不好找自己丈夫说去啊。”
但这样的回应可能会导致家庭矛盾,她回想起婆婆之前对自己的好,默默忍了。
她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婆婆只是在寻找一个倾诉的出口。她肯定是跟公公抱怨过的,抱怨没有用,得不到解决,所以怨气一直在。
唉,都是女人,互相理解吧,于是梅花继续默默听着婆婆的倾诉,没有打断,也没有开口。
如此,倒成了婆婆的习惯,此后梅花过去吃饭,就总是得看婆婆的脸色,听婆婆没完没了的抱怨。
有时候婆婆还因为她多吃一碗嘀咕,“活不见干,吃倒是很会吃。”
梅花把这话转述给丈夫听,陈庆生说:“你别管她,刀子嘴豆腐心,她爱说什么由她去。”
梅花没法由她去,心里堵得慌。
夫妻俩坐在床边,梅花的心情沉重异常。这几天生意不好,算下来每天赚的都不多。
陈庆生完全不放心上,他甚至还有心情亲热。
梅花轻轻推开了他,内心的焦虑终于无法再隐藏,“庆生,我真的觉得我们需要认真考虑一下要不要继续开这个店。”
她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每天从我们这里经过的人少得可怜,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陈庆生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总会好起来的,我们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
“太难了。”
“要是简单,大家都发财了。你别着急,着急成不了大事的,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就是着急要发大财,还没起步就急倒闭了,要沉得住气。”
“可是……唉,我感觉好烦,每天都好烦,我倒宁愿种地去。”
“傻的,你要种一辈子地吗?你现在种地是能自给自足,可是你就一辈子种地了,将来你的孩子也是一辈子种地,我们如果能把生意做好,将来孩子也能轻松,接手我们的生意,日子好过。”
梅花被说服了,“好吧,明天看看把货架再整理一下,再把价格写出来,看看能不能好一些。”
“嗯,只要努力,就会好的。”
陈庆生口头上说着要努力,实际行动上却并没有太多改变,他依旧每天安静坐在店铺中,沉浸于书本的世界里,偶尔还会灵感迸发,兴致高昂地挥毫泼墨,写下几首诗句。
梅花看着那一沓沓写满诗文的纸张,过去她很欣赏,但现在她觉得烦不胜烦:诗虽美,却不能当饭吃,写多了还浪费纸张……
丈夫不上心,梅花只能自己想办法。
这天,清晨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落在小店前。
看似与往常无异,但对于梅花来说,却有些特别。因为那位在她看店时第一个来关顾的顾客——王大婶,再次光临了。
当时,陈庆生恰巧因为肚子不适,急匆匆地去了厕所。
梅花热情地迎了上去,“婶子,这次买什么?”
王大婶笑着回:“买个罐头,鱼肉的。”
梅花麻利拿给她,王大婶接过,也不急着走,两人就闲聊了起来。
王大婶是个健谈的人,和梅花聊起了家常。两人从彼此的家乡聊起,谈到孩子,再到这里的各种趣闻轶事。
聊着聊着,距离就拉近了许多。
随着话题的深入,王大婶渐渐流露出了对她的关切,她直言不讳地说:“梅花啊,你这家店要想生意好,怕是得改卖点别的才行。”
梅花认真点头,“婶子,您觉得卖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