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盘点:开局十大忠臣 > 第26章 各朝的反应(二)

第26章 各朝的反应(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武周。

    武则天的寝宫深处,气氛凝重。

    武则天的目光如刀,直射面前的狄仁杰,她的语气中充满了不满和愤怒:“国老,你可知罪?朕告诉你了,现在是武周,不是大唐!你口口声声提及大唐,难道是想造反吗?”

    狄仁杰低垂着头,沉默不语。

    他知道自己的话触怒了这位权势滔天的女皇,但他心中的坚持让他无法退缩。

    然而,就在他准备回应之际,光幕突然亮起,映出大唐皇宫中倭国下毒的场景。

    狄仁杰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熟悉感。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亲身经历的那场危机,那场由倭国引发的风波几乎让整个大唐陷入混乱。

    光幕中,大唐皇宫内一片混乱,倭国使者暗中下毒,企图通过毒茶控制大唐皇帝。这熟悉的一幕让武则天想起了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倭国下毒事件。

    武则天也被光幕中的景象所吸引,她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情,然后转向狄仁杰,语气中多了一丝冷静和无奈:“国老,就算你有功于朝廷,也不可如此放肆。大唐已逝,现在是武周的时代。”

    狄仁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陛下,臣知罪。但臣只是心系天下,看到光幕中的景象,让臣不禁想起当年那场危机。臣只是想问,若是倭国再次图谋不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她知道,狄仁杰是一个忠诚于国家和百姓的忠臣,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于是,她缓缓开口:“狄卿,你的担忧朕能理解。但朕希望你能明白,武周和大唐不同,我们有着自己的治理方式和手段。至于如何应对倭国的威胁,朕会亲自处理。”

    狄仁杰听后,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他知道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他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退出了寝宫。

    从光幕开始播放到现在,在他心中一直在想,那光幕会展现他的未来吗?他会不会做出那件事?

    回到住处,狄仁杰坐在桌前,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光幕中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好奇和不安。他知道,那个决定将会影响他的命运,甚至可能改变整个武周的命运。

    然而,现在的他还没有下定决心,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去做那件事。

    他闭上眼睛,试图平复心中的波澜。然而,那光幕中的画面却像烙印一般刻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感到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大宋。

    王安石站在书房的窗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窗外朦胧的夜色。

    他的手中紧握着一块温润的玉玦,仿佛在借助这冷硬的玉质来平复内心的波澜。光

    幕上的影像已经消失,但大唐被倭国下毒,企图通过毒茶控制整个帝国的画面,仍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可是前朝的盛世,都有如此外敌。”王安石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大唐的辉煌,那个曾经引领世界的帝国,竟然也遭受了外敌的侵扰。

    他轻轻叹息,那是前朝的盛世,曾经的辉煌与荣光,却也难逃外敌的觊觎与内忧的困扰。

    对于倭国,那个后世被称为日本的地方,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愤怒。

    他想起历史上那些关于倭国的记载,那些贪婪而狡猾的倭人,如今竟然敢对大唐下手,真是岂有此理!

    然而,当他的思绪回到光幕中那位智勇双全的狄仁杰身上时,心中的愤怒又化为了敬佩。

    他深知狄仁杰的才智与胆识,也明白前朝之所以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国之栋梁。

    王安石收回目光,转身走向书桌。他坐下后,铺开一张宣纸,开始用毛笔蘸着浓墨,在纸上勾勒着心中的蓝图。

    他明白,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同样面临着来自辽国和西夏的军事压力,财政困难、农民无地、官僚腐败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在内心中分析当下的环境。他想象着自己站在朝廷的殿堂之上,面对着文武百官,慷慨陈词,提出自己的主张。

    他想象着那些被压迫的农民在得到土地后欣喜若狂的情景,想象着国家的财政在改革后逐渐充裕起来的景象,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然而,他也清楚,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他需要面对来自保守势力的阻挠和攻击,需要承受来自皇帝和朝臣们的质疑和压力。

    他站在书桌前,手中紧握着毛笔,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窗外,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却无法平息他内心的热情与抱负。

    王安石深吸一口气,目光在宣纸上徘徊,似乎在寻找着最佳的落笔之处。

    他轻轻斟酌着每一个字句,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期许与渴望。

    他想起自己多年来的政治抱负,渴望能够为国家带来繁荣富强,让百姓安居乐业。然而,现实的困境却让他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这让他不禁心生感慨。

    笔尖轻轻落下,墨汁在宣纸上流淌,形成了一道道有力的字迹。

    他写道:“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这是他对伊尹和吕尚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多年来在政治道路上的经历的回顾。

    他感叹自己虽然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接着,他继续写道:“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他想象着如果自己生不逢时,没有遇到这个改革的机遇,那么自己这个英雄恐怕也只能在岁月的长河中老去,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坚信,只要有机会,自己一定能够为国家带来改变。

    他写道:“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他想象着自己与英明的君主相遇,共同谋划国家的未来,谈笑间便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最后,他写道:“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他深知,自己的改革之路将会充满艰辛和困难,但他也坚信,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定能成就一番伟业,为后世留下不朽的功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